江蘇獨角獸企業全景分析
江蘇獨角獸企業全景分析
——基於《2025全球獨角獸榜》的深度洞察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5全球獨角獸榜》,列出了全球成立於2000年之後、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1523家,其中中國343家位居第二。江蘇上榜30餘家。
全國來看,頭部城市依次是:北京(75家,全球第三),上海(64家),深圳(37家),廣州(24家),杭州(22家)。蘇州排名在杭州之後位居全國第六,總數12家。
全省來看,江蘇城市論壇分析發現,江蘇獨角獸版圖展現出區域經濟轉型的硬科技和產業集群特質。江陰的爆發撕掉了縣域經濟“低端製造”標籤,蘇州的AI矩陣透視出工業大市的AI前景。
一、整體格局
據胡潤研究院最新數據,江蘇省以30餘家企業入圍《2025全球獨角獸榜》,佔全國總量近10%,覆蓋9個設區城市,依次是:蘇州(12家)、南京(9家)、常州(4家)、無錫(4家)、揚州(2家)、徐州(2家)、鎮江(1家)、南通(1家)、宿遷(1家)。
核心亮點在江陰。
縣級市逆襲地級市——江陰市(無錫代管)以4家企業、總估值2300億元登頂全省,超過蘇州12家的總估值(1524億元),展現“小城大業”的爆發力。
估值增速領跑——遠景能源(江陰)估值年增250億至1100億元,全球排名上升4位。此外,常州的蜂巢能源、揚州的航天鋰電等新能源企業估值均超百億。
二、城市競賽
(1) 蘇州:數量之王,AI產業集聚
蘇州入選12家繼續位列全國第六、全省第一,覆蓋自動駕駛(九識智能)、生物醫藥(艾博生物)、固態電池(清陶能源)等賽道。。其中,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共8家,佔總數的66.7%。
園區孵化效應顯著,蘇州國際科技園(SISPARK)獨佔5家,依託政策、資本、技術“三位一體”培育體系構建創新雨林。
(2) 南京:科技服務與半導體雙核驅動
T3出行(網約車平台)、芯馳科技(車規芯片)領銜,9家企業中6家涉及“軟件+硬件”協同創新,呼應南京高校資源與產業基礎。
(3) 常州:新能源絕對主導
4家企業中3家錨定新能源:蜂巢能源(動力電池)、星星充電(充電樁)、天合富家(光伏),新能源濃度達75%,折射“新能源之都”戰略成效。
(4) 縣域經濟“核爆點”:江陰模式
遠景系三家企業(能源、動力、智能)估值合計2095億元,佔全市91%,形成“風電+儲能+物聯網”閉環生態。
遠景能源:全球海上風電龍頭,智能風機市佔中國第二;遠景動力:為寶馬、奔馳等提供動力電池,覆蓋全球60國;遠景智能:打造能源管理AIoT操作系統,估值265億。
盛合晶微:由中芯國際和長電科技聯合創立,是中國大陸首家致力於12英寸晶圓中段製造及三維芯片封裝的企業。其客戶涵蓋華為、特斯拉等知名企業,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代表。
(5) 揚州:新材料亮點
納力科技(江都區):2025年新晉企業,以複合集流體技術填補國際空白,專利超1300件,解決鋰電池安全痛點,估值90億元。研製的新型複合集流體產品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填補國際國內空白。
航天鋰電(高郵市):連續兩年上榜,估值125億。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9月,主導產品為全極耳快充快放磷酸鐵鋰大圓柱動力電池,國內市場佔有率18%,填補了車規級大圓柱電芯技術空白。與徐工、東風商用車等企業合作。
三、行業圖譜
江蘇獨角獸呈現鮮明技術密集型特徵:
(1) 新能源(佔比超40%)
風電領域遠景能源全球領先,光伏領域天合富家戶用光伏解決方案,儲能/電池領域蜂巢能源、遠景動力、航天鋰電形成產業鏈梯隊。
技術突破方面,納力科技複合集流體降低電池起火風險,遠景智能AIoT系統提升風電場效率、降低風電度電成本。
(2) 半導體(本土化攻堅主力)
盛合晶微:三維集成芯片技術;芯馳科技(南京):國產車規芯片替代;長江存儲(雖總部武漢,在江蘇設廠)估值1600億。
行業佔比:中國半導體獨角獸佔全球90%,江蘇企業貢獻關鍵增量。
(3) 人工智能(蘇州為主陣地)
九識智能(無人配送車)、知行機器人等企業推動AI工業化落地,但暫未誕生全國頭部大模型企業。
四、生態解碼
(1) 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樣本
江陰依託傳統製造業基礎(如海瀾集團、陽光集團),通過“傳統產業+前沿技術”孵化遠景系,證明縣域可突破高端產業壁壘。
(2) “強鏈補鏈”政策精準性
常州龍虎塘街道培育2家全球獨角獸、3家潛在獨角獸、8家瞪羚企業,通過“瞪羚-獨角獸”梯隊政策(如資源導入等)壯大創新型企業集群。
(3) 長三角協同創新網絡
蘇州生物醫藥企業借力上海研發資源(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蘇州設有分支機構)。
五、未來展望
1. 區域平衡:蘇北僅徐州、宿遷各1家,需強化跨區域產業鏈協同;
2. 下一個風口:常州核聚變和合成生物、蘇州量子企業顯露潛力,江蘇有望在顛覆性技術中佔位。
作者:專註產業研究的 來源:江蘇城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