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阳不足、中焦虚寒不仅表现为脾胃本身的升降失常,还可表现为其他脏腑功能的紊乱、营卫运行的失调。理中汤通过温复中阳,燮理中焦,复其升降,从而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和营卫的运行。
【方组】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一、治疗脾胃病本证
凡由脾胃虚寒,中焦阳虚而致脾胃升降失常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升降太过、升降不及和升降反作等方面。如中焦气机阻滞则胃痛、脘痞、腹满、腹胀、便秘;胃气上逆则呕吐、嗳气、呃逆、反胃;脾气下陷则腹泻、便溏、下利、内脏下坠、崩漏、便血等。
二、治疗他脏病证
1、肾火上冲之口疮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云:“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应用理中汤健脾温中,中州健运,谷气上升,元气充沛,脾胃得暖,肾中虚火浮阳得以潜藏,收补土伏火之功,口疮乃愈。
2、肺气上逆之咳嗽
《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脾肺为母子之脏,肺中津气有赖于脾气的充养,肺气肃降及通调水道有赖于中焦脾胃的枢运。若脾阳不足,清气不升则肺失所养,水湿失于温化,上逆于肺,则致咳嗽。以理中汤温脾土,化寒湿,复气机升降,咳嗽止矣。
3、肝气上逆之眩晕头痛
《黄帝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高血压之眩晕头痛多责之于肝阳、肝风。临床多见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等病证,但亦有因中焦脾胃虚寒而致的。盖肝气之升降有赖于脾胃之斡旋,若中气虚寒,则木火易浮越而亢于上。理中汤温补中气,运轴行轮,以降肝火、息肝风。
4、心脉痹阻之胸痹
脾升胃降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有序,气机通畅,人即安康。若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阻碍胸中肺之宣发与肃降,进而影响到心,即可诱发或加重胸痹。正如《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曰:“中气强则痞气能散,胸满能消,胁气能下。人参、白术所以益脾,甘草、干姜所以温胃,脾胃得其和,则上焦之气开发,而胸痹亦愈。”
【临证加减】
顽固性呃逆者,加吴茱萸、乌药、沉香、旋覆花、代赭石以助于理气降逆;便秘者,加肉苁蓉、当归以温润大肠;崩漏者,加当归、阿胶、艾叶炭温经养血止血,加煅龙骨、煅牡蛎以收涩固脱;咳嗽者,加陈皮、半夏等理气化痰,加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眩晕头痛者,加磁石、珍珠母重镇潜阳;失眠者,加珍珠母、合欢皮、夜交藤等安神;脾病及肾,阴火上冲则加肉桂以引火归原,或命火亦微,则加肉桂、附子以温振脾肾之阳。
-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