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总能听到一些朋友说,“哎呀,我就是个’水桶’,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我手里要是不拿一个水杯,总觉得少点儿啥,多喝水,我已经习惯了。”还有的朋友却相反,一天到晚也没见喝了几口水,但是也从来不觉得渴。但你要一问,喝水吗?他马上会说:“喝点也可以啊,人不常说,一天至少得喝七杯水才健康,你看,我又给忘了,哎!”
大家知道,我们的人体就像我们所在的地球一样,70%是由水分组成的。那么,水对于我们生命是如此的重要,我们真正需要喝的水是多少呢,真的有一个标准吗?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平均是1500ml,那么为了维持良好的体液平衡,补充水分就必不可少。然而,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是我们正常人的一日三餐包括零食里面含有的水分。
重要的,食物中的水分是人体中水份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人的后天之本脾胃说起。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的生化根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特性是喜燥恶湿,脾气主升;胃的特性喜润恶燥,胃气主降。饮水过多,由润变湿,伤了胃气,伤了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湿滞。湿热、寒湿由此而成,为日后埋下祸患。
渴,是身体给我们的一个信号,要正确看待。
比如:大渴不止,可以考虑阳明经病实热;
渴不欲饮,可以考虑脾气不升或湿热内蕴;
渴而喜热,可以考虑真寒假热;
渴而喜凉,可以考虑阳明病或温病。
……
关于取水的事实
• 食物和液体(包括水)是人体中水份的主要来源。
• 每天喝几杯水的建议并非基于证据。
• 我们需要的水量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环境,包括活动和气候。
• 健康的身体自然会保持良好的体液平衡。
小结一下:喝水此事虽小,但也要注意个体差异及生活环境变化,按需要适量即可。通过喝水能够反应出人体内的问题,也可以多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