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2022年09月17日16:15:15 科学 1067

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三号,再到神舟十四号,中国航天员们是能出舱就出舱。哪怕出舱只是做一些简单的、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工作,比如抬升全景相机、给线缆安装保护罩等等。

有朋友说像抬升全景相机这种活儿在空间站设计时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省掉的,比如说给舱外全景相机基座加个伸缩机构,或者做一个类似自拍杆的装置。线缆保护罩也可以在地面总装时就装好,没必要让航天员出舱去打螺钉装这么一块盖板。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 天天要闻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

为什么要劳师动众让航天员出舱干这种简单的活儿?

一个字:练。

空间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套全新的设备,是一个极为精密且复杂的空间实验室,它的设计使用寿命超过10年,以后有可能全像国际空间站那样不停地加模块,越拼越大,越用越久。

空间站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太空之家,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他们免不了要出舱做一些维护保养、设备更换和维修工作。它目前还处在一个初始的、相对简单的状态,便于航天员练手。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 天天要闻

神舟七号翟志刚从舱外取回设备

我们在地面打一颗螺钉、拔一个插头、更换一枚灯泡似乎觉得很简单,这是因为我们适应了地球的重力环境,由重力产生的摩擦力给我们做动作带来许多方便——你不需要考虑拔插头的反作用力会给你的身体姿态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在太空不一样,空间站整体,包括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都处于“失重”环境,即便是拧螺钉,你的身体也会因反作用力而向相反方向旋转,所以航天员需要时刻考虑怎么固定自己,然后才能做下一个动作。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 天天要闻

航天员在机械臂上操作

舱外航天服就像是一台小型的载人飞船,它很笨重,不是很灵活,穿上它在太空工作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做哪些优化和改进?在太空行走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人与机械之间的配合?航天员之间的配合?天地之间的配合?遇到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置?所有这些东西没有教科书,在地面无法模拟,外国人更不可能教你,你只能通过多次出舱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在飞上太空之前,航天员会在一个巨大的水池里进行长时间艰苦的训练,试图利用水的浮力抵消重力,模拟太空中的失重状态。但水池训练与真实太空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所以航天员需要穿上航天服,进入到太空去体会,去摸索,从拧螺钉、安装插头这些简单的动作做起,为自己也为后续的航天员训练积累经验。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 天天要闻

航天员在地面训练

所以神舟十二、十三、十四,包括未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的出舱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练习,同时也检验我们舱外航天服以及整个出舱工作系统与流程的可靠性安全性。

预计到了神舟十五号后期,或者神舟十六号进入空间站之后会有一个“大动作”——剪太阳能帆板(开玩笑哈)。也就是航天员出舱,在机械臂的配合下将天和核心舱上的两个太阳翼取下来,挪到实验舱顶端。

在那以后的空间站运行中,航天员会压减出舱次数,做到尽量少出舱,能不出舱就不出舱。毕竟航天服的寿命是按次计算的,每使用一次它的可靠性就会下降一点,最后不得不更换。制作一套舱外航天服需耗资几千万人民币,把它们发射上天也是天价。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 天天要闻

航天员调试舱外航天服

当然这并不影响天宫空间站的运作,我们的梦天实验舱专门设计了货物气闸舱,航天员只需要把装置放进气闸舱里,再用小机械臂把它放置到舱外暴露平台上。这就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风险,也压缩了成本。一举多得。

神舟十四号预计有三次太空行走任务,神舟十五号可能更多。但在两三年后,随着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行,航天员出舱任务将会减少,非必要不出舱,一个乘组也许只有一次出舱机会了。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密集出舱,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会越来越多? - 天天要闻

天和核心舱太阳能帆板将移到实验舱

这不是退步,而是大进步。

#神十四乘组今日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