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吹牛?

2025年04月08日02:10:08 科学 8665

如果只是把牛吹凉,那可能得从正面吹。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2001年,科学家在《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发表了这个研究[1]

研究的第一步是造一头牛——当然不是真牛,是电脑里的数字牛。

身材数据很标准:长2.15米,从鼻子到屁股;宽0.75米,肚子最宽的地方;高1.3米,从地面到背部,或者1.5米到头顶。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不过为了省事,他们把牛尾巴、牛毛这些小零件都忽略了,身体表面弄得光滑。毕竟,牛毛对气流影响不大,建模时可以先忽略。

然后,他们用“三维贴体坐标系”,英文是body-fitted coordinate system,简称bfc,给牛建了个模。

有了牛,接下来得搭个“风场”让它吹。

他们在电脑里建了个封闭空间,长5米,宽2.5米,高1.8米,把牛放中间。盒子入口的风速定在2米每秒,大概就是微风吹脸上的感觉。后面他们还试不同风速。

接下来,他们用上了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简称rans。用来算出风的速度、压力和乱流,但直接解太难,所以他们加了个k-ε模型,专门对付乱七八糟的风。k是湍动能,ε是湍流耗散率(公式太长,略,可以看参考文献)。

风准备好了,他们开始吹牛,试了三种姿势:

  • 正面吹:风直冲牛头,0度。
  • 侧面吹:风从牛侧面来,90度。
  • 背面吹:风对着牛屁股,180度。

还画了速度矢量图,看看风咋跑的。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图6:侧面吹,图7:牛头迎风,图8:背对风

风速每秒2米时,正面吹,牛头前面风速高,侧面和背面有涡流;侧面吹,风速在牛身两侧差不多,后方涡流大;背对风,后面涡流更大。

他们还算了热量损失,假设环境温度30°c,牛体温38.7°c,毛密度54根每平方毫米,毛长10毫米。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对于每种朝向,随着风速从1 m/s增加到4 m/s,对流热损失逐渐增加。热损失的增幅随风速增加而减小。

算下来,牛头迎风时散热最多,侧面吹次之,背对风最少。

风速当然越大越好了……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如果要把牛吹上天呢?

robin bornoff写过一篇博客使用 floefd 模拟一头牛在风洞里被吹,看看能不能飞起来[2]

模拟过程省略,选择了从正面吹和背面吹两种: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结论就是,正面吹的情况下,风速超过每小时1000公里,那牛就会被吹飞。

如何科学吹牛? - 天天要闻

当然,如果一头牛以每小时1000公里的速度奔跑的话,它也将起飞(bushi。

参考

  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6456500000516
  2. ^https://blogs.sw.siemens.com/simulating-the-real-world/2015/09/21/can-cows-fly-floefd-investigates-part-2-aerocownamic-lift-and-drag/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