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2025年04月13日21:00:26 科学 7414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统的“生命线”,校正场线圈内馈线则是这一系统中尺寸最大的部件,共有9套,由直径16米、高度3米的半环结构组成。

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统的“生命线”,校正场线圈内馈线则是这一系统中尺寸最大的部件,共有9套,由直径16米、高度3米的半环结构组成。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陆坤介绍,馈线系统是iter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聚变堆磁体传输能量和冷却介质,以及提供控制信号的反馈,同时作为磁体储能的泄放通道,确保磁体能量的及时安全泄放。这一系统由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制造及测试,也是国内承接的工程复杂程度最高的iter采购包,共计31套,总重约1600吨。

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重要单位之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超导导体、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电源、诊断等众多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大部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2006年至今,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超过140家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助力众多探索核聚变的新兴国家建设相关学科和装置。

(9728968)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 天天要闻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5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4月29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中国突破了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最近,《南华早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西方拼命“卡脖子”的光刻机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当地时间5月5日,一场名为“为了科学 选择欧洲”的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与欧盟委员会在会上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科研领域的资助之际,欧盟将设立一项总值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前来工作。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 天天要闻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木星北极的气旋群像一群诡异的舞者,以超过160公里的时速相互碰撞;木卫一的熔岩湖在冰冷外壳下暗流涌动,炽热岩浆随时可能喷薄而出——这些堪比科幻大片的场景,正是NASA朱诺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太阳系真相。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 天天要闻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来源:【冰城+】5月5日,以“清除鸟网 密织法网 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北方森林动物园百鸟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林业和草原局、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北方森林动物园等单位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