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材料叫做石棉,经常在建筑外层、实验室的地方能够看见它。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一旦破碎,就会有数不清玻璃纤维进入我们的身体,就像有千万根针扎进身体一样,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
那么,这么危险的材料,为什么我国还在使用呢?
石棉是什么?
石棉的历史相当悠久,有考证的最早的石棉,来自今天的芬兰,4500年前的人们用它来制造厨具。埃及人用作法老裹尸布,周朝人用它做衣服。
而到了现代,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造船等行业。
那么,为什么是石棉呢?
石棉属于一种硅酸盐矿物质,名字叫纤维水镁石,也是唯一的一种天然矿物纤维。
石棉呈纤维状细丝,矿石颜色为绿黄或者是白色,分裂后的纤维细丝又都呈白色,还有一定的光泽 ,并且纤维丝还富有弹性。
由于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在1000度高温下其性状也不会改变。
在很久以前,欧洲的查理曼大帝就利用石棉的这种性质制造了一场魔法,令强大的对手不战而退,保卫了国家。
而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得它成为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
它被用于航空航天、大飞机、发动机等领域,在这些高端制造上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优秀的材料,却被几十个国家禁止使用,还是一级致癌物。
只说一级致癌物,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概念,但这些名字大家一定知道:乙醇、尼古丁、砒霜、槟榔。
当与这些名字并列,它的危险就可以预见了。
那么,石棉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石棉到底有何危害?
与其他致癌物不同的是,石棉本身没有毒性。
但由于它是自然形成的纤维,总会有一些不可控的细小尘埃弥散在空气中,被人呼吸进入人体。
这些玻璃纤维随着呼吸进入人的肺部,潜伏在肺里。它们长时间停留,直至几十年后。
在此期间,不断的破坏肺部,然后自我修复,破坏,修复。释放细胞中的毒性,诱发种种疾病。
石棉的危害还不止于此。直接破坏细胞,乃至DNA,提升癌症的风险。这些伤害都是不可逆转的。
这些疾病包括:肺癌、间皮瘤、胃肠癌,肾癌,咽喉癌、石棉肺、肺部纤维化、胸腔积液等。
除了对人体的伤害,还会对环境产生破坏。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废物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据一项数据表明,二战期间,美国有约430万名造船工人,其中有1.4%的工人死于石棉的粉尘,因为当时船舶中的管道、蒸汽机、锅炉的防火隔热都用的是石棉。
而在欧洲,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因石棉公害引发的肺癌而致死的患者将达到50万人。而在日本,到2040年将有10万人因此死亡。
正是因为这些危害,它才会在几十个国家禁止使用。
那为什么国内还坚持使用石棉呢?
目前在我们国内,石棉因优良的耐火性、隔热性和电绝缘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使得我国现在难以完全禁止石棉的使用。
但也不是说我国就完全放开使用的。
在国内,石棉主要有蛇纹石石棉(温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种。
其中,角闪石石棉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已经在2002年被禁止使用。
而蛇纹石石棉(温石棉),因为致癌性较低,没有被禁止使用。
除此之外,在卫健委发布的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严格的规定了石棉的职业接触限值。
这意味着在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石棉产业相关劳动者的健康,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另一方面,住建委也在计划逐步淘汰石棉这种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使用。
用其他更为安全的材料,例如岩棉、高强高模PVA纤维、陶瓷纤维、玻璃棉、渣棉等材料替代石棉。
这些替代品在性能上与石棉相似,但具有更低的生物活性和致病力,因此在环保和健康方面更为优越。
相较于危险伤人的石棉更加安全。
目前,在一些国家,这些材料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那么,当我们面临石棉的时候,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如何在石棉面前保护自己呢?
对于不在相关行业工作的普通人来说,远离石棉危害并不难。
第一,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刚装修好的房子
第二,然后就经常打扫卫生,用吸尘器吸吸灰尘,再用抹布擦擦。
第三,最后,尽量远离建筑工地,如果有需要的话,戴好口罩。
另外,用一些清肺的食疗方子也会有一定作用。
例如双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瓜蒌等中草药,都有清肺的功效;把梨切成片和川贝一块泡水,或者把罗汉果直接泡水喝,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结语
尽管,石棉有着种种危害,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石棉的优秀依旧让它难以真正的被替代。
不过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替代它。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成都科协《石头里的毛毛居然每年杀死十万人?浅谈石棉的危害》
[2].官方媒体浙江在线《解读:石棉是咋危害普通人健康的》
[2].官方媒体闽南网《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石棉的危害》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