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3年07月17日22:30:07 健康 1021

文|康医生

编辑|石屋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医学对心悸的认识由来已久,追溯其病名虽最早见于《伤寒论》中,但《黄帝内经》中对本证的病因病机、证候、脉象及预后已有记载。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大量针对心悸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论述,包含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

故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入手梳理历代文献中心悸的学术脉络和规律,为当代中医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一、病名

古代文献中心悸的别名众多,但多数医家是以“惊悸”和“怔忡”来命名,其他的还有“心悸”“悸”“惊”“怔松”“心松”“心忡”“松悸”“心怔”“心跳”等。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心悸”一病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均对其有所阐述,至金元之后,其病名趋于规范,医家们也常将惊悸、怔忡二者纳入同一门进行论述。

考虑到“惊悸”易使人理解为因惊致悸,而不包含非惊而悸,“怔忡”又仅为悸之重证,因而逐渐形成了采用心悸为病名的统一趋势。

二、病因病机

关于心悸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其病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不外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

虚证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而成。

实证多因感受邪毒、情志不畅、饮食劳倦损伤心神而诱发或因湿浊、痰饮阻于局部,造成心脉不畅,引心中悸动而生。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素问》认为其原理是“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下文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整理研究。

  1. 感受外邪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已认识到心悸的发病与外感有关。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正如《素问》所言“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可见风寒湿邪侵袭血脉,内犯于心,加重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进而诱发心悸。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曰“风邪搏于心脉,则悸动不定”,进一步认为风邪侵袭心脉可导致心悸的发生。

宋太医院《圣济总录》中强调“若心气虚怯,则风邪乘之,风主躁动,所以神志不宁,故令惊而悸动不定也”,指明心悸发病是由风邪乘虚侵袭心经而成。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有“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之说。

后世医家朱橚普济方》在总结其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详细阐述言“忪悸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忽忽若有所失,恐恐如人将捕,此乃外邪”。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四时不正之邪侵袭人体,导致经脉运行不畅是引发心悸的重要病因。

  1. 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神无所归常能导致心悸的发生。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济生方》提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是也”,指出怔忡则常由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成。

明代《普济方》指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认为心藏神,主神志,故心血不足,神无所依之时,是导致心悸发病的重要病因。

清代唐宗海血证论》亦承其说“血不养心,则神气浮越而悸”。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则有言“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以上论述非常明确地阐述了心血不足,心脉失养,神不守舍,是最终导致心中悸动不安的主要原因。

  1. 瘀血阻络

心主血脉,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故心悸不安。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早在《素问·痹论》中即提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指出心脉痹阻,营卫气血运行不畅,亦可导致心悸。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对于心悸的认识列有“心跳心忙”。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认为用血府逐瘀汤行气活血化瘀,可以治疗心悸,进一步说明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心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热扰心神

各种原因导致的火热之邪扰及心神,皆可出现心悸,但对于火热之邪出现的原因,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刘完素认为心悸的病机多为“心火热甚”,曰“惊,心卒动而不宁也。火主于动,故心热甚也”。

在此基础上,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进一步发挥,其言“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正动,而为火邪者也”。

并根据包络之火的特性,结合五脏之气化火,提出“五脏有五疾,皆能与包络之火合动而作悸的观点。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曰“又有胃火强梁,上攻于心,而跳跃者”。可见火热之邪,上扰心神亦可导致心悸。

三、治疗

仲景之《伤寒论》首开心悸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后,历代医家对心悸的认识日趋全面,经过对古代医籍文献的整理,现执简驭繁,将治法概括为以下几类。

  1. 辨证论治

1.1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气血虚损,心神失养,是心悸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调和心脉,恢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能达到悸止神安目的。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诸病源候论》曰“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其明确指出因心之气血虚弱而出现悸动时可用补益气血之法来治疗。

皇甫中在《名医指掌·惊悸怔忡健忘证》中将惊悸分为血虚惊悸和气血两虚。

“血虚惊悸者,治以四物汤贝母橘红黄连、山栀;气血两虚者治以益荣汤、天王补心丹”,详细阐述心悸有气血两虚和血虚之分,临床上应加以辨证以准确用药。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清代汪启贤在《济世全书》中亦对气血虚弱所发之心悸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曰“元气虚惫,精神恍惚,心思昏愦气不足,健忘怔忡者,治以加味宁志丸。

心气不足,恍惚怔忡,惊悸健忘者,治以定志丸。

心脾两虚惊悸,怔忡,无寐,自汗盗汗,饮食不甘,怠惰嗜卧者,治以归脾汤”。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多认为在治疗心悸虚证应补益气血,恢复心脉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到达心神得养,悸止神安目的。

1.2 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此法用于治疗痰浊阻滞心气,上焦气机不得宣畅所生之心悸。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论治对由痰浊诱发的惊悸有曰“痰迷心膈者,痰药皆可,定志丸加琥珀、郁金”,认为若痰浊阻于心窍时,应当在宁心安神之上佐以化痰之药,使机得以宣通,加强宁心安神之功,方中菖蒲、琥珀、茯苓皆重在化痰清心开窍。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对此法总结前人经验加以完善,总结言道痰迷心窍而惊者,温胆汤或茯苓饮子,甚者朱砂消痰饮。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风热生痰,上乘心膈而惊悸者,简要济众方”,对心悸兼痰的各种症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所用之方剂根据其兼症不同进行了辨证用药,但都不离理气化痰之法,以达到痰消悸止之功。

1.3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此法用于治疗心阳虚衰,心失温养或水饮痰浊停聚于心,火不制火,上凌于心所引发的心悸。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张仲景对于治疗阳虚水饮内停之心悸有其独到得见解,如在《伤寒论》中曰“发汗太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用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振奋心阳而止悸,又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真武汤主之”以温阳化水而定悸。

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对此心悸有言“怔忡者,水气凌心,轻则用小半夏汤,倍加茯苓以泄之;重则用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以安之。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再重则用真武汤以镇之”,明确说明心悸之水气凌心有轻重缓急之不同,用药亦有不同,不可盲目使用,要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1.4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此法用于心气不足,胆气怯弱,善惊易恐所致的心神动摇,神浮不敛而成之惊悸,法当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济生方》中有言“夫惊悸者,心虚胆怯所致也,治之法,宁其心以壮胆气,无不瘥者矣”,认为惊悸因心虚胆怯之人则多患,所理应当以强心安神,定志镇惊为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

清代何梦瑶《医碥·杂症·惊》曰“惊则气上,以重坠之药镇其浮越,丹砂龙骨之类”。

认为因惊吓所致气机逆乱,神魂不藏而成心悸者,用重镇安神,以定其志之药疗效最好。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清代以前,历代医家对于治疗因瘀血阻络,心脉不畅所致心悸,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至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心悸的产生多与瘀血有关,曰“大凡用归脾、安神之方药无效者,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此方是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桔梗牛膝而成,王清任用此多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可见活血化瘀法亦是治疗心悸的重要举措。

  1.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心悸病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对其取穴及手法运用亦多有论述。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在《普济方·针灸门·心惊悸》中详细列举出治疗心悸的穴位,极大地发展了应用针灸治疗心悸的方法,其曰“少冲治心风惊悸,穴少府治惊悸少气,穴阴、间使、二间、厉兑疗惊悸。

穴间使治惊恐。穴京骨大钟、大陵治惊悸,穴风府疗心惊悸。心松少力。穴大横。灸五十壮”。

清代雷少逸《灸法秘传·惊悸怔忡》言“医家虽有辨别,总灸上脘穴为宜”,指出心悸发病病因虽有不同,但在治疗可总以灸上脘穴,以宁心安神为主。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针灸亦是治疗心悸行之有效的一种举措。

食疗基于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食疗成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尤其对于慢性疾病,由于其口感较之一般中药较易为患者所接受,在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心悸治疗亦是如此。

早在宋代《太平圣惠方·治虚劳惊悸诸方》中就有以紫石英、煎汤煮粥治疗虚劳惊悸的记载。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紫石英本有镇心安神之功效,又因为紫赤色,为心经所主,可以治疗因心血虚弱,心神失养所致之惊悸。

明代龚廷贤在《种杏仙方》中曰“治被惊骇,心神不安,心跳不宁。用猪心,劈开,入朱砂末于内,纸包火煨熟食之”。

又在《鲁府禁方·怔忡惊悸》中提出,以人参、当归、猪腰子煎汤,治疗心气怔忡。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可见食疗法的应用对于治疗心悸也是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经验,且疗效显著,因此考察心悸之源流对指导临床十分必要,遂考镜源流,整理如上,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用AI还原《海贼王》角色!加林圣好评,四皇大妈恐怖,黑胡子绝了 - 天天要闻

用AI还原《海贼王》角色!加林圣好评,四皇大妈恐怖,黑胡子绝了

随着《海贼王》这部作品的火爆,让不少动漫迷无语的海贼王真人版电视剧也是登场了,第一季在海外的反响似乎不错,但在国内是一塌糊涂的。当然,官方赚到了钱,自然会开启第二季的拍摄,正式上映等到今年下半年,因为拍摄都完成了,就看后期的制作,其故事线是进入伟大航道开始的,
斗破苍穹:魂殿魔雨天尊登场,全身黏液诱惑杀向星陨阁!萧炎复活药老又魔改 - 天天要闻

斗破苍穹:魂殿魔雨天尊登场,全身黏液诱惑杀向星陨阁!萧炎复活药老又魔改

魂殿美女天尊魔雨霸气登场,全身包裹黏液杀向星陨阁。与此同时萧炎正式开始复活药老,只是没想到动画剧情魔改之后,药老还未复活风尊者就知道药老的实力一定会暴涨。画面回到萧炎治疗青鳞小妹这一幕,果然和很多小伙伴预料的一样,萧炎看光青鳞玉体这一幕又被砍掉。不过也没关系,
斗罗大陆:乾坤问情谷考核开启,浩冬秋三角恋关系曝光!戴华斌想脚踏两只船 - 天天要闻

斗罗大陆:乾坤问情谷考核开启,浩冬秋三角恋关系曝光!戴华斌想脚踏两只船

乾坤问情谷爱神考核正式开启,霍雨浩王冬儿王秋儿三角恋关系曝光!万万没想到戴华斌妄想脚踏两只船,爱神的考核非常恐怖,一旦闯关失败就会遭受死亡惩罚。日月帝国发生惊天大爆炸,对于徐天然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只要可以安抚好国内民众情绪,他就是顺利登基夺取皇位宝座。原因很简
海贼王:洛克斯果然旧世界第一!洛基回忆实锤暗示,难怪百兽凯多会加入 - 天天要闻

海贼王:洛克斯果然旧世界第一!洛基回忆实锤暗示,难怪百兽凯多会加入

海贼王最新1145话情报炸裂更新,没想到洛克斯竟然在剧中出现。洛基回忆了自己的过去,曾经的他竟然想加入洛克斯海贼团。曾经有小伙伴认为,洛克斯的实力并不强悍,或许只是尾田有意刻画的人物。毕竟神之谷那一战并没有详细描述,可能这家伙仅仅只是一个神话,可万万没想到,洛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 天天要闻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最近,90后李力(化名)总觉得眼睛不对劲,时常感到干涩,看东西也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看东西偶尔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告知他,他的眼睛问题与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密切相关。国家喊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