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前“监察院长”、岛内知名统派王建煊发文表示,未来两岸和平统一已无可能,剩下仅有一种方式,即大陆使用武力手段实现统一。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点在于,民进党通过几次执政,已经推动台湾朝着“事实独立”的方向不断发展,尽管现在迫于大陆的军事压力下,民进党当局一直不敢宣布“独立”,维持一种“不统不独”的现状。
即便是民进党当局认为“不统不独”是保持台海不会出现兵凶战危的关键所在,但对我们而言,“不统不独”本身就是“事实独立”的一种具体体现。
王建煊
再加上民进党当局如今再度在地区选举中获胜,岛内不少人依旧支持“台独”政策,这意味着和平统一正在朝着越来越不可能的方向发展。
因此王建煊就认为,大陆在反对“台独”的同时,不断强调不放弃“武力手段解决问题”,就是明确地警告包括美日在内的域外势力,武力解决问题已经势在必行。在过去岛内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大陆并不拥有武力统一的能力,但随着两岸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观点已经逐渐消失。并且在岛内“绿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武力手段可能会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选择。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岛内现在3个政党,国民党、民进党和民众党在两岸问题上的政治论述上虽各有差异,但没有任何一个主流政党提出要和平统一。事实上这三个党派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已经开始同流,不管他们关于两岸问题的政治论述如何变化,总结下来其实就只有6个字:“不统不独不武”。
事实上这种政治论述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岛内主流民意所催生出来的政治论述。
在过去,岛内主流观点在对待两岸统一的问题上是存在投机主义的。曾有民调数据显示,如果大陆承诺在台湾问题上不使用武力,岛内民意将以压倒性优势支持“独立”。但如果大陆使用武力,而美国又不敢介入的情况下,岛内民意又会以压倒性优势不支持“台独”,如果大陆和美国同时介入台湾问题,双方的支持者就变成了一半对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民调都显示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即便是在大陆进行武力统一的情况下,岛内民意也仅仅是不支持台湾“独立”,而不是希望推动和平统一。这说明岛内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大陆就不会进行动武,最终演变下来,就成了“不统不独不武”维持现状。
这一社会背景给了民进党巨大的可操作空间。因为只要名义上不宣布“独立”,岛内民众就认为大陆不会动武。所以民进党也借此作为政治操纵的手段,在不宣布“独立”的大框架下,拒绝承认“九二共识”,随意修改课纲培养年轻一代的中国认同感,甚至是提出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的论调。这种论调背后的含义,就是推动台湾的“事实独立”。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岛内已经缺少了支持和平统一的共识,之所以民进党当局还有所顾虑不敢宣布“独立”,只是因为解放军强大的实力威慑,且担忧岛内民众在武力震慑下倒戈。
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印证了王建煊的两岸和平统一已无可能的论调。
目前,我们在做动武的准备之外,同时仍在坚持和平统一,并为此持续努力。比如岛内当前的共识是只要台湾“不统不独”,大陆就不会动武。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培养一种岛内新共识,“不统不独”就是“台独”,就是在将两岸推向兵凶战危。让岛内相信,两岸必须统一,统一的方式就只有2种,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如果继续维持“不统不独”,就意味着未来必然是武力统一,只有和平统一,两岸才不会兵凶战危。当在岛内重新塑造出这样一种共识,和平统一就有了继续推进的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有2个前提条件,一是确保让岛内政治势力相信,大陆对台湾的军事优势,是可以压倒性优势拿下台湾,另一个是要确保让岛内民众相信,只要大陆决定动武,美国不可能也没能力介入。只有做到这2点,岛内才会重新反思究竟要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
总而言之,以现在岛内共识来看,通过和平谈判、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已经缺乏基础,“打独促统”、“以武促统”反而更具可能性,而武力手段既是统一的最强后盾,同时也是最后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