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6日,美国司法部和FBI公布了爱泼斯坦死亡当天监狱部分区域的监控视频,证明没有人去过爱波斯坦所在监狱室,并称爱泼斯坦的确是自杀而亡。
这让人感觉怪怪的,爱泼斯坦案牢房视频拖延近6年才公开,而特朗普一直要说公布萝莉岛名单,而马斯克多次说特朗普去过萝莉岛,特朗普在爱泼斯坦的名单里。
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一、视频为何现在才公开?司法部的“拖延借口”站得住脚吗?
官方称视频需“增强处理”,无非是提高对比度、平衡色彩、提升清晰度。但近6年才完成基础画质优化,显然难以服众——尤其是监狱监控本应实时存档,且2019年已有法医介入调查。
司法部辩称材料含“儿童性虐待内容”及“受害者信息”,公开会二次伤害。然而,此次公布的牢房走廊监控根本未涉及受害者影像,所谓“隐私风险”实为限制关键证据传播的托词。
2024年特朗普竞选时承诺公布“萝莉岛大人物名单”拉拢选民,但上台后仅象征性披露200页涂黑文件,被痛批令人失望。此次赶在2025年中期选举前抛出“自杀实锤”,实为缓解舆论对档案透明的追讨压力。
二、马斯克与特朗普互撕后公布视频,这是欲盖弥彰吗?
今年6月初,马斯克突然发难,指控“特朗普在爱泼斯坦档案中”致文件被压;特朗普反击威胁取消特斯拉补贴,两人联盟破裂。一个月后的7月6日,司法部和FBI即发布视频“辟谣”,时机巧合似定向灭火。
备忘录重点强调“无谋杀证据”“无客户名单”“无敲诈权贵实证”,恰恰针对马斯克的核心指控及公众最大疑点的权贵灭口。这种精准对冲争议的表达,暴露了公关操作的痕迹。
众所周知,现任FBI局长帕特尔是特朗普任命的,曾公开质疑爱泼斯坦“被谋杀”,如今却签字背书“自杀”,凸显权力上位者对旧立场的切割。这种“打脸前任自己人”的操作,反而加深公众对结论可信度的怀疑。
三、爱泼斯坦“自杀”的五大未解疑点
一是监控关键地点缺失之谜
视频仅公布走廊区域,未展示牢房内部实况;且爱泼斯坦死亡当晚,监狱监控系统“恰好故障”,狱方解释为技术老化,但人为破坏可能性未排除。
二是尸检反常体征指向他杀
法医发现其眼球毛细血管破裂,双腿苍白无淤血,这是典型勒杀特征,而上吊者应下肢淤紫,纽约前尸检官巴登认为这不同寻常。
三是警卫渎职的“完美巧合”
按规定需30分钟巡查一次,但事发当晚两名警卫均超负荷加班,同室囚犯被调离没有补位。
而据说7月23日爱泼斯坦曾自杀未遂,这种情况本应该严格监控却被降级了。
上述的多重疏漏集中爆发,似为灭口创造窗口。
四是死亡节点的敏感性与受益人
他死在**法院公布2000页受害者证词前一天**,其中涉及多名权贵性侵细节。其“灭口”最大受益群体恰是可能被曝光的政商客户,包括特朗普7次乘其飞机、克林顿73次登岛等被曝关系者。
五是“无客户名单”的悖论
受害者证词、飞行日志、岛屿员工均指向系统性性交易网络,但FBI咬定“无名单”且“无需追查第三方”,与司法部此前承认“数千页未解密文件”矛盾,被批蓄意包庇共犯。
现在,美国司法部和FBI公布了视频,并不意味着公布了爱泼斯坦死亡的真相。也许,永远没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