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印度总理莫迪以其灵活的外交手腕,让印度在中美两大强国之间左右逢源。美媒一针见血地指出,莫迪的做法给西方国家好好上了一课:只要中国屹立不倒,美国就不敢轻易跟印度翻脸。印度是怎么做到的?靠的是莫迪的精明算计,还是大国博弈中的微妙平衡?
莫迪的外交策略与印度的国际地位
莫迪2014年上台后,印度的外交政策就来了个大变样。过去印度在国际上低调得像个隐形人,莫迪却不甘心,他要让印度在世界舞台上亮亮相。他先从周边下手,稳住南亚。2015年访问尼泊尔,莫迪承诺帮人家修路建电站,拉近了两国关系,也让印度在南亚的形象更靠谱。接着,他把眼光放远,瞄上了东南亚。2018年在新加坡东盟峰会上,莫迪推出“东向行动”计划,跟东盟国家谈贸易、谈安全,之后印度跟东盟的贸易额不断上涨。
2019年,莫迪在纽约高调呼吁全球关注气候变化,承诺印度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这些动作让印度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玩家,逐步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央。莫迪的外交布局不仅给印度攒了不少朋友,还为后面跟大国掰手腕攒下了底气。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与东盟的贸易额从2014年的不到700亿美元,涨到了2020年的870多亿美元。他还推动印度加入多个国际组织,比如上海合作组织,这让印度在亚洲事务里的话语权大了不少。
当然,周边国家也不是都买账,比如巴基斯坦跟印度的关系一直紧绷。但总体看,莫迪的外交让印度的国际地位上了好几个台阶。
中美印三角关系的利益博弈
印度崛起后,跟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把印度当牵制中国的一张牌,尤其在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增长时,美国急需在亚太找个靠谱帮手。美印军事合作这些年明显升温,2019年两国在印度洋上搞联合演习,美国还顺手给了印度无人机技术,想拉近关系。可莫迪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印度对美国的重要性,所以从不一头扎进美国怀抱。
印度跟美国玩亲近的同时,也不忘跟俄罗斯眉来眼去。买美国的装备,也订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数据显示,印度2020年从俄罗斯采购的军火占其总进口的50%以上,美国虽然不爽,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印度这种左右逢源的玩法,既让美国不敢小瞧,也让俄罗斯乐意继续合作。
经济上,中国商品在印度市场到处都是,从手机到汽车零部件,印度人用得顺手。中国企业在印度设厂,生产线跑得飞起。据统计,2020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超过600亿美元,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5%以上。莫迪喊过“自力更生”的口号,可2020年边境冲突后想跟中国脱钩,结果供应链一断,印度手机厂商直接傻眼,工厂停工,成本飙升。
印度手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被中国品牌占着,小米、OPPO这些牌子在印度卖得火爆。2020年边境冲突后,印度抵制中国货的声浪挺高,可没过多久,印度人还是老老实实掏钱买中国手机。美国想拉拢印度,可又不敢逼得太紧,生怕把印度推到中国去。
中国是美国不敢与印度翻脸的底气
为什么美国不敢跟印度撕破脸?中国是个绕不开的因素。如果美印关系崩了,印度一转身靠向中国,美国在亚太的布局就得砸手里。莫迪拿捏着这个局势,让印度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比如武器采购,印度从不一条道走到黑,既买美国的,也订俄罗斯的。在国际事务上,印度也玩得贼精。2021年联合国讨论安理会改革,莫迪一边拉中国支持,一边跟美国套近乎,立场模棱两可但也实用。
美国心里清楚,跟印度翻脸的风险太大,搞不好就把印度推到中国去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2022年的GDP占全球的18%以上,这种体量让任何国家都不敢小看。印度就靠着中国的存在,硬生生让美国多了一份顾忌。
未来,印度估计还会这么玩下去,在大国竞争里找机会。不过,印度也得留个心眼,别把主动权弄丢了,保持独立性才是长久之计。莫迪这套外交智慧,不仅让印度站稳了脚跟,还给其他中小国家指了条路。比如越南、印尼这些国家,也开始学着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印度用事实证明,只要中国在,美国就得对它客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