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2023年06月25日19:35:02 国际 1597

当地时间6月24日晚,俄罗斯瓦格纳私营军事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宣布,原本向莫斯科进发的车队已经掉头,开始返回前线营地。

24日晚间,白俄罗斯总统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白俄总统卢卡申科与普里戈任进行了交谈,最后就“不得在俄罗斯境内发生流血事件”达成协议。普里戈任接受了卢卡申科提出的停止瓦格纳军事集团武装人员在俄罗斯境内行动的建议,并采取措施缓解紧张局势。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塔斯社报道,瓦格纳组织人员及其所有重型军事装备,于当地时间6月24日深夜已完全离开俄南部军区总部所在区域。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针对瓦格纳集团负责人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将被撤销,普里戈任将前往白俄罗斯。他表示,最高目标是避免流血事件和内部对峙,同时也避免遭遇不可预测的结果。为了这些目标,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自愿提出进行调停,普京总统也作出相应的决定。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6月25日凌晨,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州长格鲁贝夫宣布,瓦格纳集团车队已经离开罗斯托夫前往其野战营地。沃罗涅日州州长古谢夫也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消息称,瓦格纳部队正常离开沃罗涅日州境内,没有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至此,瓦格纳集团轰轰烈烈的兵变闹剧戛然而止,如同俄版国会山事件。

我们端午假期最后一天,想必很多人一睁眼就被整懵:我这是起猛了,隔壁俄罗斯怎么就莫名其妙内乱了?然而,端午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大家起床后又懵一遍:我是没睡醒吗,内乱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总在毫无悬念的时刻高潮迭起,高潮后又离奇烂尾。回顾这开局惊魂不断,结局又显得颇为无厘头的24小时,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具体过程过于冗长,在此就不赘述,我们就总结在这起兵变中,俄罗斯暴露的一些问题。

瓦格纳从开始行动,占领俄南部军区罗斯托夫司令部,到进军莫斯科,一路上几乎没遭遇什么像样抵抗,畅通无阻,基本没看到因为地面交火而产生流血事件。

最倒霉的就是俄空天军,至少被瓦格纳部队击落3架无线电电战直升机米-8MTPR、1架米-8运输机、1架卡-52攻击直升机、1架米-35M运输战斗直升机、1架伊尔-22 VZPU。早知事件会和平落幕,你去拦瓦格纳干啥呢!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瓦格纳武装攻坚巴赫穆特,一个南北直线距离不过6公里的小城市用了7个月,终于惨胜。而罗斯托夫到莫斯科呢?1000多公里,一夜之间兵不血刃平推了大半。这背后是俄罗斯政府和军方的纠结与无奈。

瓦格纳集团所代表的势力,是俄罗斯最能打仗、扩张欲望最强烈的一拨人,可不是什么软柿子,是相当难啃的硬骨头。严惩瓦格纳,就是削弱最有战斗力的一批力量,等于自断一臂,同时也注定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然而即使俄当局愿意铁腕平叛也有心无力,因为此刻俄军精锐部队全在俄乌前线。

国内仅剩的国民卫队和安全部队维持日常治安可以,真要硬刚这群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兵痞就太悬了。俄基层官兵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同时,兴许还对瓦格纳遭遇抱有几分同情,和稀泥不抵抗便成了心照不宣的选择,犯不着玩命。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而若是俄军方紧急从前线调兵回援也未必来得及,到时候可能既没法平息国内兵变,又会让前线形势极度恶化。对战时情境下的俄当局来说,后方稳定必然是最重要的。对付瓦格纳,既然无法消灭,那只能和谈。所以才出现了被官方定性的叛军,最后却全身而退的荒唐局面。

瓦格纳最终是退了,然后呢?尝到叛乱甜头,保不齐谁就是下一个。尽管这场风波来得快去得快,仿若无事发生,但毕竟有了“宝贵的造反经验”,恐怕也令不少势力蠢蠢欲动,埋下了动荡种子。

瓦格纳兵变,撤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普京尚在,犹且如此,那说不定普京卸任后,车臣武装又来闹事呢?谁能预料呢?总而言之,这场不到24小时的“武装游行”更像一起重大工业事故,事故照出了诸多隐患,俄罗斯乃至全世界各国都必然得对着事故教训严格自查自纠一番。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石家彬任贵州省施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 - 天天要闻

石家彬任贵州省施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

据贵州省施秉县融媒体中心“施秉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1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石家彬主持召开县政府党组第76次(扩大)会议和县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该消息显示,石家彬已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
台儿庄专题协商防震减灾 - 天天要闻

台儿庄专题协商防震减灾

近日,枣庄市台儿庄区召开全区防震减灾专题协商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梁会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各民主党派支部主委、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会议。会前,与会人员现场调研了月河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情况和板桥小学校舍钢结构装配式
陆委会宣称台湾主流民意肯定赖清德两岸政策,国台办:自说自话 欲盖弥彰 - 天天要闻

陆委会宣称台湾主流民意肯定赖清德两岸政策,国台办:自说自话 欲盖弥彰

6月12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陆委会日前宣称,台湾主流民意肯定赖清德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主张,反对大陆对台所谓“复合性施压”。对此有何评论?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赖清德“5·20”讲话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台独自白”,引发了岛内各界对未来4年台海形势更加紧张动荡的忧虑。如果真如陆委会所说,为什...
美军事故频发引发信任危机 - 天天要闻

美军事故频发引发信任危机

来源: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刘磊娜4月下旬,美海军“福特”号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巡航。近期,外媒接连披露美军多个领域负面消息,既有战斗机质量堪忧,也有贪腐丑闻冲击,其外溢效应带来的影响短期内恐难消除。战斗机事故频发。5月上旬,美军1架F-22战斗机在公开表演时因起落架故障发生事故,这是美军F-22战斗机近两个月...
拜登儿子被判重罪!81岁总统取消工作安排,飞回老家送上拥抱 - 天天要闻

拜登儿子被判重罪!81岁总统取消工作安排,飞回老家送上拥抱

当地时间6月11日,亨特·拜登拉着继母吉尔·拜登的手,走出了位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J·凯莱布·博格斯联邦法院大楼”。尽管美国第一公子的脸上挂着笑容,但内心显然是失落的,就在十几分钟前,他被宣判犯有重罪,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定罪的总统子女。据报道称,亨特的三项重罪罪名全部成立,包括虚假陈述(枪支销售)...
见证美国历史+1!美国总统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面临最高25年监禁 - 天天要闻

见证美国历史+1!美国总统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面临最高25年监禁

财联社6月12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二,美国特拉华州的一个联邦法院陪审团做出裁决:美国总统乔·拜登之子亨特·拜登,被控犯下的3项重罪全部成立,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职总统的子女被裁定有罪的情况。仅仅三周前,特朗普刚刚因为“艳星封口费”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裁定触犯刑法的前总统。鉴于拜登...
俄核风暴来袭,立陶宛芬兰成北约防御关键 - 天天要闻

俄核风暴来袭,立陶宛芬兰成北约防御关键

俄核风暴来袭,立陶宛芬兰成北约防御关键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一场突如其来的俄核风暴无疑掀起了轩然大波。当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时,立陶宛和芬兰这两个国家意外地成为了这场风暴中的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