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开了会,是学术共同体第18次会议,我2008年参加过他们第一场会议,没想到一晃17年过去了。第一次会议的时候还记忆犹新,当时几百上千名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汇聚一堂,感觉交流起来非常畅快。
这次我参加了两天的会议,听了四五场报告,从中美关系到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从俄乌战争到中东局势,受益颇多。听到各位老师的四五场报告之后,我感觉我对于当前的国际关系的本质,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今听了这四五场报告,听了十几个老师的发言,总体上还是在咱们判断的范围之内。但是有两位老师的讲座和报告,超出了咱们之前的预期和判断。所以今天做两期,把这两位老师的主要观点,以及我个人的理解给大家解读一遍。
首先听了一个东盟、南太平洋国家的一个讲座,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目前超出预期,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之前咱们说了,美国人希望在中美俄之间玩大平衡三角政策,让俄罗斯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条件是什么?就是可以接受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一些要求,满足其一部分要求,让俄罗斯回到一个不反美、在中美之间平衡的政策。咱们也说了,中国的印太策略,跟美国的全球策略其实一样,就是让日本和印度,在中美之间完成两面下注政策,比如让日本亲美但不反华了,让印度在中美之间,五五开或者四六开,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日本可以亲美,但你不反华就行,就是跟泰国一样,亲美但不反华。
目前研究澳大利亚的学者,给我们带来一条完全不同的消息。虽然澳大利亚的媒体和民间,对华还是相当的排斥和抵制策略,尤其是中国的军舰绕了澳大利亚一圈之后,澳大利亚的媒体炸了锅了,民间反华情绪有点高涨。但是工党政府,他们根据未来的形势判断,做出了冷静的选择。研究澳大利亚的学者说,工党内部高层,甚至澳大利亚国防部,他们在探讨,美国如果在印太地区竞争不畅,会是一个什么情景。
首先第一个,特朗普的上台让澳大利亚倍感失落。澳大利亚本以为通过拜登的连任,澳大利亚可以坐稳在印太地区美国1号或者2号盟友的位置,因为澳大利亚毕竟跟美国同门同种,都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讲英语的国家。日本跟美国,信任度毕竟没有那么高,本来打算着靠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跟美国的良好关系以及历史交情,实现美国的中心矛地的一个作用。
但是特朗普的上台,让澳大利亚的政府和战略界倍感失望。特朗普的上台,给澳大利亚带来的除了不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你不知道他下步要干什么,甚至他现在要干的,可能未来自己也会推翻。在这种情况之下,澳大利亚在评估,如果美国在印太地区撑不住,是不是要实行中美平衡政策。澳大利亚政府,军方国防部,他们都在研究,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到达之后,实行中美对等外交的可能性,这个对中国来说是个利好。
形势的发展,也超出了咱们过去的一般的预期。咱们一直说,争取日本和印度,但是很少说争取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跟英国美国合造了核潜艇,明显是针对中国,澳大利亚又是盎格鲁撒克逊的讲英语国家,你想争取它可能不太容易。但是别看澳大利亚媒体和民间目前反华意识比较浓厚,这只能说他们的逻辑滞后。任何一个国家,老百姓是反应最慢的一群,跟中国这帮网友似的。
中国政府跟美国政府,拼了命的想在目前对峙的情况下,重新恢复关系,建立友谊。那你看中国这帮网友,天天喊打喊杀,他们是反应最慢的一群。澳大利亚同样也是如此,澳大利亚媒体和民间的反华,证明了他们是反应最慢的一群。
澳大利亚政府和军方在考虑,如果特朗普不能够在印太地区得到人心,如果特朗普领导下的之后的美国,无法在跟中国竞争当中获得明显优势,那么怎么办?那么奉行两面下注政策,对澳大利亚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两面下注政策,中美平衡外交,尚未提升到澳大利亚的国家战略上,但是他们内部已经开始讨论分析这种可能性。这就充分说明,我们争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美国传统盟友或战略伙伴,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政策,并不配合美国的对华全面竞争策略,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只要你采取稳健的策略,一点一点的往前走,不被短期的所谓台独势力这些问题所干扰,一定能创造一个有利的印太环境。那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真的所谓2027年攻台,那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就必将离我们而去,道理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