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掀起关税风暴,对包括巴西在内的8个国家实施新一轮关税政策。其中,对巴西征收的关税高达50%,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举措不仅让巴西国内愤怒,更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巴西总统卢拉毫不退缩,公开表示:“巴西不会受任何人的控制。”
这场关税战的背后,是两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博弈,也是全球经济格局的一次重要冲击。
特朗普政府长期以来以“对等关税”为基石,声称要纠正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吃亏”局面。然而,巴西的情况却显然不符合这一逻辑。
根据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巴西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这意味着美国从巴西进口商品的价值远高于出口到巴西的商品价值。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对此质疑:“美国对巴西明明是顺差,那特朗普有什么理由给巴西这么高的关税?”
这一政策的背后,更多是政治因素在驱动。特朗普政府对巴西的强硬态度,与巴西总统卢拉的独立外交路线密不可分。卢拉在重新当选总统后,明确提出要带领巴西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他曾感慨:“我要让巴西人都吃饱饭!”在他的领导下,巴西经济逐步复苏,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然而,这种独立姿态显然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发生激烈冲突。
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夹杂着新仇旧恨。特朗普政府曾公开支持卢拉的政治对手,并试图干涉巴西内政,甚至被指在巴西国内骚乱中扮演了幕后角色。而卢拉因腐败指控入狱时,也有美国施加压力的传闻。
如今,卢拉重新掌权,不仅要对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
就在关税政策宣布前几天,金砖组织峰会在巴西举行。卢拉在会上提议,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摆脱美元依赖,转而使用本币结算。这一言论直接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特朗普对此反应强烈,公开表示:“如果美元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那就相当于美国打输了一场世界大战。”显然,卢拉的提议成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加码的重要原因之一。
巴西的强硬态度也得到了中俄的关注与支持。作为金砖组织的重要成员,中俄与巴西在经济和外交领域联系紧密。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在农业和能源领域合作密切;俄罗斯则长期与巴西保持良好关系。
对于卢拉提出的摆脱美元依赖的建议,中俄很可能会采取积极行动。这不仅是对美国经济霸权的挑战,也可能成为金砖国家联合行动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