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2020年11月19日21:04:06 育儿 1060

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 天天要闻

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 天天要闻

“想喊就喊,我不管。”

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 天天要闻

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提出这些要求的动机,如果只是想显示自己或与其他同学攀比,家长就可以对孩子的要求进行“冷处理”。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对他的要求不做任何回答,给她几天冷静期,等他确定这个物品是否真的需要,再和他一起讨论是否需要购买。

即使家长的观点孩子不能完全接受,他也不会再轻易向家长提出过分的要求了。

孩子:“妈妈,你给我买个新书包吧。”

妈妈:“不是刚买了书包吗?怎么又要买?”

孩子:

“我的书包不好,现在有一款新书包,能起到保健的功能,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买了。

一个书包有多种功能,多好呀,你就给我买一个吧。”

……

面对孩子的唠叨,妈妈不予理睬,继续忙自己的家务。

看妈妈不为自己的要求所动,孩子大喊一声:“我想要个新书包!”

可是,妈妈却说:“想喊就喊吧,反正不买!”

孩子看到妈妈不理睬自己,只好作罢!

不可否认,案例中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轻易地满足他,否则只会助长她的虚荣心,降低孩子对诱惑的抵抗力。

在育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可是不同的家长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家长屈服于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发展成“给我东西”这种习惯。

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旦被拒绝,有些孩子就会大哭大闹,这时家长完全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式。

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 天天要闻

那么怎么使用“冷处理”?

首先,简单地说清楚你拒绝他的理由;

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对他的哭闹行为不予理睬。

这样,孩子就会从家长坚决的态度中了解到,哭闹是没有用的;

反之,如果孩子一哭闹你就妥协,只会让孩子提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完全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不能忍受外来的任何约束,生活中经常会碰钉子、遭遇挫折,如果家长采用粗暴的教育手段,比如:“赏”她一巴掌、关她的“禁闭”

……

这样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此,怎么样拒绝女孩的不合理要求,就成了一门学问。

“冷处理”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 天天要闻

原则问题,不能妥协

遇到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孩子放学的时候想去游乐场玩,看到路边可爱的小玩具想买一个。

这样的小要求家长可以满足孩子,同时可以提相应的条件。

比如:要求孩子玩耍完后,回到家要乖乖吃饭;买到玩具后,要认真做功课等。

但是,如果遇到原则性问题,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家长都要坚决拒绝。

如果孩子看到同学有平板电脑等贵重电子产品,自己也哭闹着要买一个,这时家长就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教育,防止她形成攀比和从众心理。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许多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溺爱”,只要孩子想要的,他们就会无条件地满足。

家长一定要杜绝这种做法,要给孩子设立一个“底线”,当孩子提出过分要求时,家长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有效的“冷处理”可以让孩子趋于冷静 - 天天要闻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冷处理”

如果孩子很固执,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运用冷处理的方法,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当乱发脾气的女孩根本不存在。

等他自己觉得没意思、达不到效果后,就会自己收场。

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购买该物品的动机。

如果孩子一发脾气、哭闹,你就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认为只要采取这种方法,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会助长她们的错误行为。

如果女孩提出的要求比较无理,家长只是一味地同意,会让孩子变得更加骄纵;可是,如果家长一味压制,也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如果不想答应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就要将理由跟她们说清楚。

如果孩子哭闹不停,就等他哭闹完了,再跟孩子说道理、讲原因。

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也可以起到正确引导女孩的作用。

例如,如果孩子要吃巧克力,你却说:“晚饭前不准吃任何东西”,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生气。

如果家长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样说会使女孩乐于接受。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详情>>▶ 雄姿英发!中国仪仗队步入莫斯科红场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
“一百封信”之被夸 - 天天要闻

“一百封信”之被夸

在当年高考前的最后几封信里,我竟然被孩子再次“引以为傲”——孩子说,“今天老班(班主任)夸你了,就在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说,人家爸爸真是教育有一套,看看人家父女关系……”哈哈,我竟然一点也没觉得,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世间又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