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个化学教授得了诺贝尔奖,《纽约时报》找不到他的照片,就派了一个摄影记者去给他拍照片。
化学教授问,为什么要替我拍照片?
记者脱口而出,因为你得了化学诺贝尔奖,很伟大。
化学教授却说:我伟大不是我的脸蛋,而是我的屁股,因为我可以一天工作十五个钟头就做化学实验,所以请拍我的屁股吧。
以前单纯认为,越聪明的人,越能立得住、走得远。
现在反而觉得,35岁以后决定你生活上限的,不是你的脑袋,其实是你的屁股。
01
蔡志忠很喜欢化学教授的这个故事。
他有一次在演讲中也自夸:我自己也是屁股最厉害,我脸蛋长得并不怎么样。
然后,列举了一番自己屁股如何厉害的光辉事迹:
比如他曾经坐在椅子上58个钟头做一个4分钟的电视片头;
曾经42天没有打开门,关在屋子里面做一件事;
曾经花了4年时间,到日本画了40本诸子百家跟四格漫画;
曾经花十年零四十天研究物理、数学。
他还一边半认真半玩笑地说:我可以持续用电脑工作18个钟头,不过椅子的工学位置要对:椅子45公分,桌子70公分,手放在桌子上,唯一会动的就是手指头。
他画画时,绝不再想物理、数学;研究物理、数学时,就把画画完全抛在脑后。
不三心二意、不浅尝辄止,蔡志忠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建树。
这就是,屁股决定人生。
话糙一点,就是你屁股要坐得住、熬得住。
文雅一点的说辞,也就是如蔡志忠所言:制心于一处,制身于一境,则无事不办。

02
棋圣吴清源也很推崇“制心一处”这个做事准则。
有两件关于他的事。
第一件事,是他有一次看到聂卫平与沈君山在大侃特侃桥牌。
吴清源走过去,很认真地对聂卫平说了七个字:博二兔,不得一兔。
后来聂卫平懊恼地表示,当年要是听从他的劝告,一心执着于围棋,也许在棋上的成就会更大些。
第二件事,是梅兰芳喜欢围棋,向吴清源讨教。
吴清源说,你啊,还是好好演你的戏吧,你脑子里想着围棋,台上就不行了。
聂卫平和梅兰芳这种心态,叫制心二处。
人往往成于一,而败于二三。
到了中年,如果还是坐这山,望那山,就很难真正登顶。
作家耶胡达·阿米亥在《人的一生》中写道:人的一生没有足够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时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我们这一辈子,可以喜欢几件事。但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专注于一件事。
得其一,万事毕。
先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了,下一件事的成功自然也有迹可循了。
03
“制心一处”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杂阿含经》中。
佛陀曾对弟子们说:“心住于一处,无事不办。”
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让心安住在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被称为灵魂艺术家的露西·里,把一生时间都倾注于陶艺上。
20岁时,露西在维也纳工艺学校学习,一次偶然的蹭课让她接触到陶艺,从此就像失魂般着了迷。
她把60年光阴,都献给了一间狭窄破旧的工作室。
她一生都专注在陶器上,她说:“只有专注于当下,才能听到材料的意愿。”
当同学们在一起聚会和狂欢的时候,她埋头在工艺室里研究陶器。
当同学们组织春游游玩时,她在绘制下一件陶器的设计图。
专注投入创作,使她的作品得到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推崇。连以刁钻闻名于世的英国评论家们,都给予极高评价“当你把它们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是在跟另一个宇宙连接对话。”
唯有纯粹,可抵岁月漫长,可抵世间万难。
乔布斯一辈子都在跟技术死磕,饺子导演可以几年磨一剑,在于皆有强大的愿力想把手头的事做好。
制心一处,就是让心变纯粹、变专注。
这也是古人说的: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04
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敬佩当年明月的一点,是他坐冷板凳的功夫。
很多作家为了赶进度、凑字数,有时乱引野史,有时甚至直接复制粘贴百度百科。
但当年明月却不同。
编辑在审核《明朝那些事儿》时,逐句地比对史料,拿着放大镜挑刺。整本书比对下来,他硬是没挑出来一个硬伤。
有些内容,他以为是当年明月瞎写的,但是一翻史料,当年的正史就是这么记载的。
他最后这样写道: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很严谨的历史类作品,比你见到过的绝大多数明史作品都要严谨。
这也是《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火到现在的原因。
制心一处,不过是坐得住冷板凳。
想要写好文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磨笔力;想要修好技艺,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技艺。
我们与天才缺少的不是那一万个小时,而是一万个小时的打磨与精益求精。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精。
05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作家:刘楚昕。
他被拒稿了十多年,今年他创作的小说《泥潭》,终于获得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
但是在聚光灯下,在读者的期待下,他反而说道:此刻我最紧迫的事是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谢谢你们对一名平凡写作者的理解和宽容,请允许我暂时沉默。
这就是制身于一境。
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我们追逐浮华,又困于繁华,心无所定,惶惶然过日子而不可得。
偏偏有一些人守着内心方寸之地,静静地做事,静静地蜕变。
伟大的作家,皆是如此。
希姆博尔斯卡从不参加任何文学聚会和诗歌朗诵会。
她回避正式场合,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只接受过一两次采访。
平时,除了钓鱼和收集旧明信片,就是写诗,不慌不忙地写,一年也就写十来首。
作品虽然不多,但用有关评论家的话说“几乎每首都是精品”。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她只举行了一个极为简短的记者见面会,就又销声匿迹了。
希姆博尔斯卡是个把宁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诗人。
世界很嘈杂,但总有人圈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到了一定年纪后,要学会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鲜花会迷乱你的眼睛,掌声会打乱你的心境。
人,要么在专注中伟大,要么在繁华里沉沦。

06
为什么我会很推崇蔡志忠的“屁股决定论”的观点。
因为我也是受益者。
掐指一算,洞见也快11周年了,有几分唏嘘,几分庆幸,几分引以为傲。
唏嘘这一路走得那么远、那么久。
唏嘘自己改了命、改了阶层。
庆幸自己当初屁股能粘得住椅子。
庆幸自己做到了制心于一处,制身于一境。
自豪自己当时真的全身心投入到这份事业上,一篇篇文章去挑选,一个个文字去打磨。
自豪自己不心动于一时浮华,而是潜心地专注于内容。
这才有了如今的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修行到最后,修的是一颗心。
定心、静心、专心,人没有不可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