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就能發電 木地板變身奈米發電機 - 走路發電 - 科技新聞

2023年09月13日23:05:03 科學 590
走路就能發電 木地板變身奈米發電機 - 走路發電 - 科技新聞 - 天天要聞 走路就能發電 木地板變身奈米發電機 - 走路發電 - 科技新聞 - 天天要聞
1:13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 天天要聞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天空驅動」(Skydrive)將在台灣省作為應急醫療直升機投入使用!日本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天空驅動」(Skydrive)已被指定為台灣省的應急醫療直升機,預計將用於支援陸上交通受限的離島地區緊急醫療服務。儘管 eVTOL 尚未進入全面商業運營階段,但近年來全球多國已加速電動垂直起...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常溫常壓下,氫以氣體狀態存在。高壓下,氫結晶為固體。而超高壓下固體氫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謎。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一項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用X射線納米探針首次「看見」固體氫的複雜晶體結構。這是目前世界上固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 天天要聞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看上中東,英偉達向沙特出售1.8萬顆頂級AI晶元文|《財經》研究員 周源編輯|謝麗容美東時間5月13日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慧(下稱AI)初創公司H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 天天要聞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謝丹穎 張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過前些年大熱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萬年之久。如今,它們「復活」了?恐狼曾在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侶而聞名,但它實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著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民間神獸 馬蜂 - 天天要聞

民間神獸 馬蜂

馬蜂,這種在我們生活環境中並不陌生的昆蟲,常常帶著讓人又懼又奇的色彩。當它們在屋檐下築起蜂巢,或是成群飛舞時,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多數人對馬蜂的印象可能僅停留在其蜇人時帶來的疼痛與恐懼上,然而,馬蜂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豐富。
漢邦科技張大兵:國產色譜領域的逐夢領航者 - 天天要聞

漢邦科技張大兵:國產色譜領域的逐夢領航者

《科創板日報》5月17日訊(記者 陳俊清) 張大兵,迎來高光時刻。5月16日,漢邦科技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敲鐘上市,交易首日,市值42.69億元,張大兵是其實控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敲鐘現場,張大兵表示,漢邦科技將以此次上市為契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渠道,堅定不移地...
藍廳觀察丨多領域密集互動 中歐關係是否「回暖」? - 天天要聞

藍廳觀察丨多領域密集互動 中歐關係是否「回暖」?

在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中歐交流熱度近期出現增加勢頭,面對美國不斷通過關稅擾亂國際貿易秩序,近幾個月來,中歐多領域的密集交往釋放出了哪些最新信號? 歐洲的反思:謀求戰略自主並尋求夥伴多樣化就在16日,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剛剛結束對瑞士和法國的訪問後,17日,丹麥外長又開啟了其訪華行程。在上周舉行的第十次中法...
人在太空,如何與微生物和平共處? - 天天要聞

人在太空,如何與微生物和平共處?

空間站作為一個複雜、封閉、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為航天員長期駐留創造了良好環境,同樣也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空間站微生物的來源是什麼?可能造成哪些影響?如何防控?一起來了解下吧。01 空間站微生物從何而來?微生物是一類數量繁多、分布廣泛且適應性極強的群體,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空間站。這些微生物在溫...
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 天天要聞

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個「世界高血壓日」,主題延續「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作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素,高血壓被稱為「無聲殺手」,中國2.45億患者中近半數不知曉病情,農村患病率已超城市,年輕化趨勢顯著。高血壓:潛伏的「血管炸彈」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專家介紹,高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持續高壓狀...

全站最新資訊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開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戰的烽煙里,山西曾有支「隱形王牌軍」——走出82位開國將軍,卻在歷史書頁中悄然沉睡。論戰功,它從2000人的青年總隊發展成15萬鐵血勁旅,論傳奇,它在閻錫山的眼皮子底下「借殼上市」,把晉綏軍的軀殼變成共
戛納紅毯:茱莉亞黑紗遮掩,劉曉慶大翡翠奪目,安布羅休一枝獨秀 - 天天要聞

戛納紅毯:茱莉亞黑紗遮掩,劉曉慶大翡翠奪目,安布羅休一枝獨秀

近日,一年一度的戛納電影節如期而至。然而就在電影節開幕前夕,戛納官方卻突然發布「禁裸令」,要求嘉賓不得在紅毯和電影節任何區域裸體。除了「禁裸令」,戛納還有一條規定,就是要求大家不要穿大裙擺禮服,因為這會影響到別人的行動。不過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戛納給嘉賓們堵上了兩扇門,但大家卻打開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