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也有「智能門禁系統」?這個關鍵角色能幫忙「關門禦敵」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該中心王二濤科研團隊研究發現,豆科植物具有一套巧妙的「信號識別系統」,能夠精準辨別根瘤菌。當根瘤菌靠近時,會分泌一種名為「結瘤因子」的信號分子。植物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能夠識別這一信號。那麼,信號如何在植物細胞內傳遞?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質內的類受體激酶蛋白mtlick1/2扮演了關鍵角色,能促使植物形成根瘤器官,允許根瘤菌進入植物細胞共生固氮。該成果北京時間5月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合作」堪稱典範——植物為根瘤菌提供住所(根瘤器官)和食物(光合產物),而根瘤菌則發揮「固氮工廠」的作用,將空氣中植物無法直接利用的氮氣轉化為可吸收的銨態氮。這種共生關係不僅高效環保,還能減少植物生長對化學氮肥的依賴,對可持續農業發展意義重大。

科研人員指出,類受體激酶蛋白mtlick1/2不僅能與根瘤菌建立共生,還能幫助植物「關門禦敵」,調節免疫反應。在根瘤菌侵染初期,mtlick1/2會迅速抑制免疫反應(包括活性氧爆發和防禦基因表達等),避免植物對根瘤菌「誤傷」。待共生關係建立後,它又能精準把控植物的免疫穩態,有效抵禦病原菌的侵染。這種調控模式就像植物的「智能門禁系統」,mtlick1/2就如同那個既能識別友軍,又能阻擋敵人的「衛兵」,在植物與微生物的互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有望為農業綠色發展帶來新希望。目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能天然固氮,但水稻、小麥等主糧作物不具備這種能力,生產上依賴大量氮肥。如果科學家能在其他作物中「安裝」類似的共生系統,未來或許能讓糧食作物也實現「自給自足」,大幅減少化肥使用,推動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