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推動下,各類ai硬體層出不窮,但除了ai pc和ai手機,其他ai硬體幾乎都還未被市場認可。
作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之一,以及旗下還擁有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聯想顯然也渴望在這輪ai硬體浪潮中,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5月7日,聯想集團以「讓ai成為創新生產力」為主題,在tech world 2025創新科技大會上,集中展示了聯想混合式ai戰略。
業內普遍將2025年視作ai智能體(ai agent)元年,而聯想更進一步,提出了「超級智能體」的概念(ai super agent),並且,聯想並未將其僅僅停留在ppt階段,而是一口氣發布了多款超級智能體,形成了一個超級智能體矩陣。
作為業內最積極的ai pc廠商之一,聯想超級智能體也有著想引領行業發展的野心,那麼,它到底「超級」在哪?
個人、企業、城市,打造超級智能體矩陣
目前,ai pc和ai手機的發展趨勢是「強推理+端側化」,而聯想則把超級智能體定義為「認知操作系統」,其集感知與交互、認知與決策、自主與演進於一體,在聯想看來,它將標誌著人工智慧從工具型助手向全場景智能夥伴和「人工智慧雙胞胎」的跨越式進化。
以此為基礎,聯想發布了覆蓋全場景的智能體矩陣,包括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以及城市超級智能體。
具體來看,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側重提升個體生產力,其擁有三大核心能力:
1、感知與交互:通過多模態感知和意圖驅動的自然交互,實現跨設備數據調用。例如,用戶刷到朋友圈的遊記後,只需語音指令「找時間去一趟」,天禧即可識別景點信息、匹配日程並生成候選方案。
2、認知與決策:整合跨設備個人知識庫,結合公開信息(如酒店房態、天氣預測)進行複雜推理。以旅行規劃為例,天禧可調用用戶消費習慣、親友關係等長期記憶,完成預算制定與行程推薦。
3、自主與演進:自動拆解任務並執行,例如拆分旅行安排、完成酒店預訂,甚至與親友智能體協同協商行程。用戶反饋將持續優化其能力,形成「越用越懂你」的進化閉環。
支撐天禧的底層服務則是聯想自研的推理加速引擎。聯想表示,這款與清華大學、無問芯穹聯合研發的軟硬體協同平台,通過高性能並行解碼、異構計算架構和運算元融合優化,實現端側ai推理速度提升3倍,內存佔用降低40%,能耗減少30%。對比測試顯示,搭載該引擎的aipc在解答高考數學題時,速度較初代大模型提升10倍,且答案準確率從60%躍升至98%。
在tech world 2025上,聯想同步發布了四款搭載天禧的智能終端:
ai元啟版yoga平板:搭載獨特的ai交互引擎,可實現「所思即所見」,支持手寫筆記實時轉化為結構化文檔;
全球首款捲軸屏ai pc thinkbook:柔性屏幕可擴展至16.7英寸,屏幕面積擴大50%,兼顧便攜與效率;
3d拯救者ar智能眼鏡:採用頂級圖像渲染與光線追蹤技術,讓遊戲場景更加真實;
motorazr摺疊屏手機:摺疊形態下實現跨設備協同,例如展開後自動同步平板上的文檔編輯進度。
綜合來看,天禧的創新之處在於將ai從「功能集合」升級為「認知夥伴」,一定程度上擴展了ai智能體的適用範圍。
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顯然面向的是企業客戶,其以「端-邊-雲-網」四層混合計算架構為基座,構建了企業級ai的「數字雙胞胎」。
例如,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台通過gpu內核態虛擬化技術(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研發),將ai訓練成本降低50%,推理效率提升3倍。
同時,樂享還覆蓋供應鏈優化、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等多業務流,可化身「產品經理」「明星銷售」或「資深採購」,實現ai與實體業務的同頻共振。
而在企業用戶最關注的數據安全方面,樂享集成了數據分級脫敏、聯邦學習等技術,確保金融、醫療等行業的敏感數據不出域。
與天禧類似,樂享的價值同樣在於打破「ai工具化」困局,通過深度整合企業知識資產,將ai從「輔助角色」升級為「決策中樞」,實現組織數字化。
根據idc數據,2025年全球企業ai支出將達2140億美元,其中端側部署佔比超40%。聯想的混合式ai優勢集有望在垂直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則試圖打造現代社會的「數字中樞」,其採用「1×n城市超級智能體」架構,以1個核心中樞協同n個領域智能體,可實現城市治理的全局統籌與專業執行。
聯想表示,城市超級智能體已在武夷山、宜昌等城市部署,例如在武夷山,其可幫助遊客通過智能推薦規劃個性化行程,幫助文旅企業精準營銷,幫助景區動態資源管理等。
混合式ai,聯想的「第二增長曲線」
從超級智能體矩陣也能看出,聯想的戰略野心遠不止於ai產品,而是通過「混合式ai」重構產業生態,用ai技術底座,實現從硬體到服務的閉環。
聯想當然也有底氣畫下如此大的「餅」。2025年第一季聯想pc業務同比增長10.8%,伺服器業務增速達20%,為ai轉型提供了穩定現金流。
據idc數據,聯想ai pc市佔率已達32%,連續六個季度領跑全球。下一代ai pc將全面集成推理加速引擎,本地可運行百億參數級大模型,大大擺脫對雲端的依賴。
而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台已服務於全球3000+企業,在ai伺服器市場以11.3%的份額位居全球第二。
在生態協同和產學研合作方面,聯想牽頭成立「混合式ai產業聯盟」,吸引200+合作夥伴,推動標準制定與場景落地,並且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共建聯合實驗室,突破gpu虛擬化、邊緣計算等技術瓶頸。
當然,在ai普惠化的關鍵節點,除了聯想,華為、阿里巴巴、浪潮等科技巨頭同樣瞄準了這片市場藍海。能否構建與其他巨頭的差異化優勢,同樣是聯想必須解決的難題。
具體來看,得益於多年的pc和企業服務經驗,使得聯想在當下確實具備一定的差異化。例如,aws、阿里雲等雲廠商聚焦雲端大模型,而聯想則押注端側推理與邊緣算力;而在硬體廠商中,大部分pc和智能手機的ai仍停留在工具層面,聯想的天禧則正向著認知操作系統進化;面對ai初創公司,openai、deepseek擅長模型創新,聯想則深耕行業場景和基礎設施。
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ai終端市場規模將突破1.2萬億美元,其中端側推理佔比超50%。作為業內少有的集「硬體+軟體+服務」於一體的廠商,聯想若能乘上這輪東風,第二增長曲線顯然將呼之欲出。
在tech world 2025發布會結尾,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表達了他對「智能文明」的願景:
在個人層面,天禧將成為「數字永生」的載體,通過持續學慣用戶行為,在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間搭建橋樑;
在企業層面,樂享將推動「人機協同」的新工作範式,例如在製造業中實現「硅基工程師」與人類的1:1協作;
而在城市層面,超級智能體或重塑社會契約,例如通過ai分配公共資源、調解利益衝突。
以上暢想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智能體的價值不在於替代人類,而在於擴展人類的認知邊界。在邁向未來前,聯想超級智能體是否會成為行業範式,用戶將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