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talkie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ai獨角獸minimax旗下產品talkie疑似在美服調整。目前在美區蘋果商店已經無法搜索到talkie,安卓版本暫時還未受到影響。

圖片來源:美區app store
目前尚無法得知talkie調整的具體原因。除了自身產品調整和運營策略的可能性,也不排除可能違反蘋果相關政策,或與美國對中國ai公司日益嚴格的監管政策有關。
據媒體報道,minimax 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重要的商業化進展,今年的收入將達到約 7000 萬美元。在一直難以商業化的 ai 初創公司中,這已是一個很高的預測。而大部分收入來自talkie的廣告收入。 minimax出於自身產品調整和運營策略調整talkie的可能性較低。
根據公開信息,蘋果商店下架app的原因可能包括違反安全和隱私政策、侵犯知識產權、包含不當內容、規避蘋果支付系統、技術問題、違反開發者指南、商業模式問題以及與ios自帶功能衝突等。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審查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出於地緣政治和技術競爭的考量,美國對於中國的應用越來越不友好。
在中國市場上,由於消費者對人工智慧應用不願付費,開發者普遍面臨盈利困境。為彌補開發和訓練人工智慧工具的巨大成本,部分科技公司轉向美國市場,並獲得了成功,儘管其受到了立法者的日益嚴格的審查。
為了避免引起注意,許多中國開發的應用選擇使用海外主體。例如,talkie 和 question.ai 的開發商在應用商店中顯示為新加坡公司。相關應用通過在中國境外的伺服器運營其國際業務。然而,即使tiktok 將全球總部遷至洛杉磯和新加坡,並承諾將美國用戶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外,仍面臨禁令威脅的境況。同樣的情況這些新興應用或許也難以避免。
太平洋論壇的網路安全和關鍵技術主管馬克·馬南坦指出,隨著這些中國應用在美國越來越流行,它們可能面臨與 tiktok 相同的命運。兩黨對風險的共識使得任何與國內有關的應用都可能受到質疑。一些議員警告稱,這些應用可能會影響用戶看到的內容或獲取用戶數據。
公開信息顯示,talkie已火爆全網,是中國ai出海的明星產品。talkie允許用戶創建並與基於虛構或真實人物的虛擬角色進行互動,充分利用了當下人們對個性化和沉浸式體驗的需求。
根據sensor tower,talkie在2024年上半年成為美國下載量第四的人工智慧應用,超越了由谷歌支持的競爭對手character.ai,後者排名第十。talkie在今年前八個月的全球下載量已達到1700萬次。
minimax的成功不僅在於其創新的產品設計,還得益於其精準的市場定位。
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ai應用在年輕用戶中尤為流行,18至35歲用戶佔據了character.ai、talkie、linky ai和hiwaifu等頂級應用用戶基礎的70%以上。這一群體對於新技術和社交媒體應用的接受度和使用頻率都極高,為ai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