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人》報道:中國國家計算機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CC)在其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表示,一家先進材料設計研究單位和一家專註於智能能源和數字信息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疑似遭到美國軍方情報機構攻擊」。
先進材料、智慧能源和數字信息,這是美國做的比較差的。中國作為曾經的製造工廠和消費大國,積累了巨大的優勢。
中科院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發的高純度、高強度雙納米結構鎢材料,臨界溫度高達1300攝氏度,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美國曾設想的相關應用卻因材料等問題難以實現,如今對中國的該材料表現出極大興趣。中國成功研發出3200兆帕的超級鋼,且實現了2200兆帕超級鋼的量產,其屈服強度遠超美國的1100兆帕,可應用于軍事、深海探測等領域,打破了美日的技術壟斷。中國的石島灣核電站是全球唯一投入商業運行的第四代核電站,美國智庫數據顯示中國在部署第四代核技術方面領先美國10到15年。
該網路安全機構表示,遭到攻擊的兩家科技公司包括一家數據公司和一家先進材料設計研究部門。該機構還補充道,黑客利用木馬病毒和後門程序入侵了這兩家公司的伺服器。
美軍、中情局等都是的慣偷,它們不僅竊取中國的商業機密,通過各種後門和手段對中國發起網路攻擊,還把它們自己乾的惡劣勾當髒水潑向中國,把海盜、慣偷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美國人部分材料領域突飛猛進,全靠偷。
美西方國家本就是偷搶起家,後來披著「國際秩序」的外衣「合理地」掠奪,如今這一手段要用不下去了,就又要開始直接偷搶了。二戰後,美國通過「回形針行動」等吸納了不少德國科學家以及相關技術成果,這些成果涉及航空航天、軍事等諸多領域,從一定程度上藉助了德國原本領先的技術積累,為自身後續發展助力,這也常被詬病是不正當的獲取方式,是其依靠特殊歷史機遇「巧取豪奪」的表現之一。
美軍已經成了網路攻擊的行動主體,對中國企業的商業秘密都要竊取。美國人抹黑中國的時候,臉皮之厚讓人嘆為觀止。美國基本是會無所不用其極的,美軍都已經出動了,就不是一句我們應該謹慎應對能應付的了。應該對等建立相應的軍事力量,從法律層面劃定戰爭行為,讓觸發紅線時,相應的力量要有足夠的工具。
美國自1991年海灣戰爭首次將網路攻擊應用於實戰起,便不斷加強其網路戰相關建設。1993年陸海空三軍信息作戰中心初創,1998年國防部籌建計算機網路防禦聯合特遣部隊,2001年陸軍空間司令部籌建計算機網路戰辦公室。2002年,海、陸、空三軍紛紛組建網路部隊。2009年網路司令部啟動運行,使網路戰力量進入統一協調發展階段。2010年奧巴馬上台後進行網路空間安全評估並正式成立網路司令部,2012年國家網路靶場交付軍方試用。2013年借黑客攻擊事件大幅擴編網路司令部人員並計劃擴建網路戰部隊。2017年網路司令部升級為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2018年特朗普政府發布《國家網路戰略》強調構建綜合網路能力。2019年特朗普下令對伊朗發動網路攻擊,這一系列事件體現了美國對網路戰力量發展的高度重視與持續投入。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有這麼一個整天惦記著我們的賊存在,也真是挺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