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在一個材料科學邊界不斷被推動的時代,哈佛大學完成一個突破性的發現,由該校研究人員團隊開發了只能被描述為技術奇蹟的東西:一個可編程的元流體(metafluid),有望重新定義我們對流體力學及其在現代世界中的應用的理解。

這項開創性研究最近發表在著名的《自然》雜誌上,揭示了一種既多才多藝又具有革命性的元流體。這種元流體由高度可變形的彈性體球體懸浮組成,這些球體直徑為50至500微米,懸浮在硅油中,具有可以隨時調整的特性。球體在壓力下彎曲,使流體能夠在具有不同彈性、粘度和光學特性的狀態之間轉換,甚至可以在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之間來回切換。

這一發現與傳統的超材料(metamaterials,超材料長期以來以其操縱電磁波的能力和其他特性而聞名)的區別在於其流體性質。與特性由其固定結構決定的固體對應物不同,元流體可以進行適應和流動,將自己塑造成其環境的輪廓。這種適應性開闢了無數的應用,從驅動下一代機器人的液壓執行器,到智能減震器,以及從透明輕鬆轉變到不透明的光學設備等。

這種元流體的誕生靈感來自超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探索在流體介質中混合不連續的構建塊的潛力。哈佛團隊將這個概念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通過實驗和數值方法證明,流體中球形膠囊的屈曲(buckling)可以使得流體具有高度非線性的行為。就其可壓縮性、光學行為和粘度而言,這種行為是流體可編程性的關鍵。

元流體能力最引人注目的展示之一是其在液壓機器人夾具中的應用。這樣的設備沒有任何感測器或複雜的外部控制,可以調整其抓地力,巧妙地拾取玻璃瓶、雞蛋和藍莓,展示元流體的固有智能。流體響應不同壓力並相應調整其特性的能力消除了機器人傳統上所需的複雜編程或感官反饋機制的需求。

此外,研究團隊已經表明,元流體可以作為高度可調的邏輯門和光學元件的基礎。例如,流體的光學特性可以實時切換。在一種狀態下,流體散射光線,看起來不透明,類似於充氣水( aerated water)。在另一種情況中,在不同的壓力下,坍塌的膠囊(collapsed capsules)充當微透鏡,使流體透明。這種類似變色龍的能力可能在智能窗口、隱私屏幕和高級顯示技術中找到潛在應用。

也許這項研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當液體中的膠囊彎曲和坍縮時,觀察到的粘度急劇增加。這種特性可以徹底改變流體器件的設計,為控制從微流體器件到大規模工業過程的系統中的流動動力學提供一種新工具。

這一非凡發現的幕後是哈佛大學David A. Weitz的實驗室開發的高度可擴展的製造技術,其允許大量生產可變形的膠囊。這不僅凸顯了元流體的實用性,也凸顯了其商業化和現實世界應用的潛力。哈佛大學技術開發辦公室已經開始了保護與這項研究相關的知識產權,標誌著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的明確道路。

展望未來,該研究團隊並沒有停留在他們的桂冠上。他們計划進一步探索元流體的聲學熱力學特性,這表明我們才剛剛開始揭開元流體面紗的第一層。正如該論文的高級作者所說,「這些可擴展、易於生產的元流體的應用空間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