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2020年08月03日09:40:16 科學 1216

2018年的數據統計,世界上每秒有1.8人死亡。而今年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肆虐的原因,這個數字會更大。

死亡,這個敏感又熟悉的辭彙。

我們平常談論死亡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人類從認知上是被動的接受死亡這個事情的。

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那麼一刻,我們會突然想到自己死亡後的樣子和狀態,想像自己的意識會去到哪裡,這些想像會不斷擴大,細思極恐......我們會非常確信地告訴自己,死亡會在未來的某一刻降臨,接著內心充滿了空虛,無奈和失落......但不會持續在這種狀態下太久,又恢復了平靜,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那麼,死亡到底是什麼感受?死亡是終點還是新的起點?死亡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死亡的本質

狹義上的死亡:是指生物學上的死亡,就是指一切生命特徵的喪失。拿人類來說,判斷標準是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以及腦死亡為識別標誌。

哲學上的死亡:是指生命系統所有的本來維持其存在的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

通俗上總結,死亡就是生命狀態的一種不可逆的改變。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從瀕死體驗入手研究——最接近死亡的體驗

如果要了解死亡之後的事情,研究那些有過瀕死體驗的人是最優的選擇。

有研究表明,當人的心臟停止跳動時,大腦雖然因血液不再被輸送而缺氧繼而導致功能喪失,但大腦還會繼續運作一段時間,臨床試驗中發現有部分心臟停搏後恢復的幸運兒,心臟停搏期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回憶時居然清楚地知道心臟停搏期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換句話說,人類大腦是有機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這個事實的。

2018年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心臟停搏後大腦內部的活動最長可以持續10分鐘。這時候呈現出的腦電波與我們在深度睡眠時的一致。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瀕死體驗記錄——不可思議與共性並存

世界上最早的瀕死體驗可以追溯到18世紀,人類學家菲利普.查理爾博士發現了一份1740年的瀕死體驗報告,報告描述了病人在瀕臨死亡時的一些生動感受,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瀕死體驗研究,作者是當時的法國軍醫皮埃爾杜蒙肖。

報告中所記載的瀕死體驗,都有著十分相似的描述,還發現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些瀕死體驗的案例。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上帝視角」下的網球鞋

1977年,在醫院擔任社工的克拉克夏普經歷了一次瀕死案例,心臟病患者瑪利亞在入院第三日心臟驟停,當醫生搶救她時她發現自己浮在醫院辦公大樓外,看到3樓的窗台上有一隻網球鞋,她還對那隻鞋進行了細緻描述。後來,那名社工親自前往瑪利亞所說的那個窗檯查看,不僅找到了那隻鞋,還發現瑪利亞所在的病房內是無法看清那隻鞋的細節的。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盲人,看得見世界

一位叫斯庫恩梅克的醫生,在科羅拉多州的一間醫院任心血管主任期間,報告了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身體分離的經歷。這位病人在搶救後回憶說,當時感覺自己身體漂浮起來並「看到」房間中有十四個人,並能準確詳細地描述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斯庫恩梅克醫生說這位女病人的描述與事實完全相符。最讓人無法解釋的是,這位病人是一位盲人。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世界名人們也有類似的瀕死經歷與感受

如果你覺得前面幾個事例沒有說服力,那如果我說一些世界名人們也曾有類似的經歷與感受,你又會如何思考呢?

憑藉《老人與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美國作家海明威,在19歲那年就曾經歷過一次「靈魂離體」的體驗,當時在義大利前線的救護車隊服役的海明威,在1918年7月8日的午夜時分,一枚彈片擊中了海明威的雙腿身受重傷,事後對朋友描述說:

當時覺得自己的靈魂從軀體內走了出來,就像拿著絲手帕的一角把它從口袋拉出來一樣。絲手帕四處飄蕩,最後終於回到老地方,進了口袋。

除海明威外,德國詩人歌德,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俄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英國著名作家赫伯特勞倫斯等都有過類似的體驗。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科普學術文章中的經典總結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因此產生了大量的瀕死體驗。據2009年出版的選集《瀕死體驗手冊: 30年之調查》介紹,截至2005年,有關瀕死體驗的數十項研究,總共涉及了3500個對象由此催生了大約600篇學術文章。有240篇文章提到了瀕死體驗。

很多瀕死體驗者都表示,他們的體驗既不像夢境也不像幻覺,他們常會用「比生活更真實」來表示這種感覺。

瀕死體驗者都大致表示出一些相同的感受體驗:

  1. 安詳的感受(約佔瀕死者中的五分之三覺得情緒及身體感到極其舒適)
  2. 靈魂出竅的感覺(靈魂從身體抽離出來,能夠俯瞰自己的身體,並能觀察周圍的環境)
  3. 感覺進入另一個空間或維度(通常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會出現)
  4. 全景式人生回顧(1/7的瀕死者以倒敘的方式回看了自己的一生)
  5. 穿越隧道(感覺自己在一個時空隧道里穿行)見到已故的親人,他們以高大的形象出現
  6. 面臨抉擇(瀕死體驗的尾聲,會有一個選擇,是選擇回到現世的肉體還是走向光芒)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這些不可思議的結論會不會說明了意識會延續下去,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呢?

科學角度猜測死後的現象

從科學的角度上猜測,每個人在死亡的時候會分泌多巴胺在內的12種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能產生奇特的幻覺。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能夠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那些快樂的感覺,或許是多巴胺等化學物質帶來的。

但是這無法解釋為什麼能靈魂出竅,還有前面提到的網球鞋事件,一切變得撲朔迷離......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結語

或許死後會去哪裡,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知道,因為死的人無法復活,他們無法把死後的感覺傳達給活著的人。研究瀕死患者的經歷,只是給我們一個思路,因為很難用證據去證明他們所說的真偽和原理。

人的意識在死後到底會去到哪裡呢,也許人會進入一個所謂的天堂或者地獄,用超現實的意識形態活著,也許轉世輪迴,也許我們現在的世界是虛假的,當我們死了,會去到一個真正的世界......這些所有的可能,也許只有我們去世後才能知道真相。

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身邊人,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以溫柔待他人吧!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死亡原來是快樂的?人死後會去哪?大數據統計:死亡可能並非結束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六號國際載荷研討會在海南舉辦,約 50 名國際友人共商合作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國際載荷研討會在海南舉辦,約 50 名國際友人共商合作

IT之家 5 月 3 日消息,我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今日 17 時 27 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搭乘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據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消息,本次任務還搭載了法國的氡氣探測儀、歐空局的負離子探測儀、義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鏡、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 4 個國家和機構的載荷和衛星項目。國家航天局今日在海口召開嫦娥...
長征五號成功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將開啟世界首次月背取樣返回 - 天天要聞

長征五號成功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將開啟世界首次月背取樣返回

5月3日,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本次任務中,嫦娥六號探測器將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這是繼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後,我國再次踏上「月背征途」,也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作為我國長征運...
長征五號成功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 實施人類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任務 - 天天要聞

長征五號成功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 實施人類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任務

2024年5月3日17時27分,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四部分組成,它將開展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這也是繼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後,我們再一次踏上「月背征途」,標...
震撼升空赴「廣寒」 多視角直擊嫦娥六號發射瞬間 - 天天要聞

震撼升空赴「廣寒」 多視角直擊嫦娥六號發射瞬間

央視網消息: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本次發射,我們從多個視角記錄下了一個個火箭點火起飛時的震撼瞬間。一起來回顧一下。 烈焰激射,煙霧升騰,伴隨著火箭發射升空,大地隨之顫動。在距離發射塔架約460米處架設的一台遙控攝像機,帶我們近距離感受火箭發動機的轟鳴。 ...
嫦娥六號奔向月球!對比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任務面臨著哪些挑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奔向月球!對比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任務面臨著哪些挑戰?

5月3日17時27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托舉著嫦娥六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將執行備受關注的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嫦娥六號探測器高約7.2米、重約8噸,是我國迄今為止最重的深空探測器,從下到上分別是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
就在剛剛 中國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飛往月球! - 天天要聞

就在剛剛 中國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飛往月球!

【CNMO科技消息】5月3日,CNMO注意到,我國探月工程再次迎來重大突破。據央視新聞報道,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於今日下午17時27分,搭載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取樣的新篇章。  此次發射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二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四期的全面推進。嫦娥六...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這幾天,我國航空航天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今天17時27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4月26日,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國航4月26日也發布公告,稱與中國商飛簽訂協議,向其購買100架C919飛機。航空、航天、宇航(也稱「航宇」)你能分清嗎?「航天員」還是「...
嫦娥六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開啟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之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開啟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採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據介紹,嫦娥六號任務發射至採樣返回全過程約53天,任務周期長,...
首次開展月球背面取樣,嫦娥六號發射! - 天天要聞

首次開展月球背面取樣,嫦娥六號發射!

點火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啟程「奔月」新華社快訊: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5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環環相扣、步步關鍵!嫦娥六號月背出差之旅日程表此次嫦娥六號任務,計劃前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進行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等工作,去發現並採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從火箭...
創造人類歷史!嫦娥六號去月背挖土,它會怎麼挖? - 天天要聞

創造人類歷史!嫦娥六號去月背挖土,它會怎麼挖?

即便到今天,仍然還是有人相信月球是空心的,既然它是空心的,那大概率它就是外星人設計建造的一個巨型結構,專門用來監控咱們地球啦。欸,好萊塢也是真會蹭熱度——如果你看過電影《月球隕落》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