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顆國產遙感衛星傳回緬甸地震災區影像

2025年03月30日21:30:27 科學 6277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據新華社消息,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當地時間3月30日下午2時許通報,緬甸強震已造成全國死亡人數約1700人,另有約3400人受傷、約300人失蹤。

此次強震除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地震中受災較重的緬甸曼德勒省、實皆省、內比都等地,大量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彭博社3月29日的報道稱,此次強震造成曼德勒地區60餘所學校和三座橋樑被毀。地震還破壞了仰光-曼德勒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和上緬甸的一些水壩,英國廣播公司則援引當地救援人員的話稱,由於地震災區通訊線路和交通中斷,可能還需數周時間才能真正了解地震造成的全部損失程度。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地震發生後,多顆國產商業衛星迅速響應,拍攝災區現場畫面,用遙感技術支援抗震救災工作提供。

《環球時報》3月29日從國內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獲悉,地震發生後,吉林一號衛星迅速響應,緊急調度過境災區,拍攝高解析度的現場畫面,並在成像後第一時間提供給相關單位,助力抗震救災工作。

長光衛星吉林一號東坡08星於3月29日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地震導致緬甸伊洛瓦底江上,連接曼德勒省與實皆省的地標性建築——阿瓦大橋出現嚴重損毀,部分地方還出現坍塌,當地交通和基礎設施受到嚴重影響。

多顆國產遙感衛星傳回緬甸地震災區影像 - 天天要聞

而《環球時報》記者從天儀研究院獲取的當地時間3月29日10時27分拍攝的震區sar衛星影像則顯示,阿瓦大橋出現結構性損毀,通過sar衛星影像可以清晰的看到跨江大橋結構多處出現斷裂。已經不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

多顆國產遙感衛星傳回緬甸地震災區影像 - 天天要聞

此外,長光衛星吉林一號高分03d14星於3月29日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曼德勒市區內大量建築物倒塌。倒塌的建築中包括一些高層建築和大型的佛塔。

多顆國產遙感衛星傳回緬甸地震災區影像 - 天天要聞

多顆國產遙感衛星傳回緬甸地震災區影像 - 天天要聞

多顆國產遙感衛星傳回緬甸地震災區影像 - 天天要聞

衛星圖片還顯示,曼德勒市區建築物密集,人口稠密,這也加劇了地震災害的嚴重性和災後救援的難度。

《環球時報》記者3月30日從前往曼德勒參與救援任務的中國公羊救援隊了解到,災區許多建築呈「鬆餅式倒塌」,這給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據了解,「鬆餅式倒塌」是疊式坍塌的形象說法,這種坍塌是指建築在地震中發生倒塌時,多層結構的樓層以類似煎餅一樣的方式一層一層地堆疊在一起,形成平面狀的殘骸。這種現象常見於地震嚴重的地區,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參與救援的中國公羊救援隊隊員還表示,目前曼德勒地震災區公共服務基本處於癱瘓狀態。災區醫療救援力量緊缺,救出的生還者缺乏足夠的醫療支持,也沒有消殺力量開展災後次生災害的防範。當地蚊蟲特別多,登革熱和黃熱病毒肆虐嚴重。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包括中國救援隊、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公羊救援隊在內的多支救援力量前往地震災區開展救援工作,目前各救援力量正爭分奪秒的從廢墟中搜救倖存者。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 天天要聞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來源:合肥在線】咬著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愛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貓……這些充滿童趣的形象並非真實的動物,而是巧妙地繪製在公園樹洞之上的精美彩繪。近日,在天樂公園內,不少市民在遊玩時偶然發現這一獨特景觀,紛紛被這小小的童話世界所吸引,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 天天要聞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從「經濟特區」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仍在書寫奇蹟。一座科技、人文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麼模樣?深圳率先給出了答案。以與人人相關的出行為例。在這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個採用華為最先進液冷大功率超充技術的充電...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 天天要聞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開幕式暨2025第二屆「香江諾貝論壇」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8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40位海內外院士及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議題。活動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 天天要聞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5月27日,作為全球設計界年度巔峰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學技術館舉行。本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個國家7026件參賽作品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