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深海等新空間探索孕育著未來發展機遇

2025年05月29日00:50:22 科學 5332

5月28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進行交流。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長葉聰出席見面會時介紹,這二十年來,研製深海潛水器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鬥者」號,一直在大深度、自主可控方面努力,現在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他還提到,對新的空間的探索,孕育著未來發展機遇。

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深海等新空間探索孕育著未來發展機遇 - 天天要聞

葉聰來自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他的工作主要是載人深潛裝備研發,是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的總設計師。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研製的「奮鬥者」號萬米級載人潛水器是目前世界上載人數量最多、下潛和上浮速度最快、作業時間最長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020年的時候,「奮鬥者」號到達了海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測量的深度是10909米,同時也在世界上首次開展了萬米海底作業的高清視頻直播和互動。近五年以來,已經累計開展了300多次下潛,跟印度尼西亞、紐西蘭等4個國家對地球上的9條主要深淵海溝開展了科學考察,獲得了萬米海底的環境數據,發現了深海生物新物種,也在深海開展了長期觀測和現場試驗。

「做載人深潛裝備研發,在國內開展科研可以把各學科、各優勢單位力量整合起來,高效地研製出我們的裝備。」葉聰談到,這是讓人很興奮的事情。他對「十四五」有一個特彆強烈的感受,就是裝備的使用場景更加豐富,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以前,我們主要是奔著深潛突破千米、萬米的目標。」「十四五」期間,隨著科技創新的進步,新的問題、新的科學選題被提出,要考慮在一個裝備幾十年的壽命周期里,裝備如何不斷適應發展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不僅僅是驗證了裝備的能力,還在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現在,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有人+無人」協同作業,把網路協同技術用到以前單純依靠人的裝備上去,葉聰自己強烈地感受到,可以做長期性的工作,可以把實驗室從水面、甲板搬到海底去,這個過程中,技術在不斷迭代,跟科學研究形成了很好的互相推動發展。

這二十年來,研製深海潛水器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鬥者」號,一直在大深度、自主可控方面努力。現在,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就是把發展的維度和目標更加多樣化。

「載人深潛裝備的發展讓我們對深海科技進步有了足夠的信心。」葉聰談到,面向未來,將持續推動載人深潛的智能化、譜系化和體系化,繼續服務深海探測、保護和開發工作。

「可能大家感覺我們做深海研究工作,距離日常生活和產業發展很遙遠。但往往這種對新的空間的探索,孕育著未來發展機遇。」葉聰現場還解疑了公眾對於深海研究的理解,「我們不僅是要到深海去看一看,還要去探索海洋對我們生存環境的影響。」他談到,要研究一些科學問題,「生命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以及面臨的發展問題」,可以向深海要空間、要資源、要方法、要答案。所以,既要把現在的深潛技術和產業結合,也要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不斷探索「無人區」,拓寬認知邊界。

記者:李運恆 編輯:劉雨 校對:李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天問二號開啟十年「遠征」,意味著什麼?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開啟十年「遠征」,意味著什麼?

光明日報記者 張曉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蔡金曼 李儀5月29日凌晨,伴隨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升騰的烈焰,天問二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隨後進入預定軌道,踏上為期10年左右的「遠征」。
青海湖鳥類名錄再刷新 - 天天要聞

青海湖鳥類名錄再刷新

本報訊(西海新聞記者 吳夢婷)5月29日,2025年青海湖鳥類科普宣教活動成果分享會在西寧舉辦。本次鳥類科普宣教活動有效記錄鳥種達175種,新增青海湖鳥類新記錄種藍翡翠、栗腹磯鶇、紅嘴巨燕鷗、荒漠林鶯等。
天問二號開啟「追星」之旅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開啟「追星」之旅

新華社西昌5月29日電(記者 宋晨 劉禎)5月29日凌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直衝霄漢。問天求索,我國首次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正式啟程!
人鳥共生顯溫情,他們在巡線途中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天天要聞

人鳥共生顯溫情,他們在巡線途中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極目新聞通訊員 黃丹 龔雪瑋5月27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鄭店供電所員工在執行10千伏線路巡線任務時,發現路邊墜落的鳥巢中存活著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幼崽,立即開展暖心救助。當天上午,國網武漢市江夏區供電公司鄭店供電所的員工辛亮正與同事排查線路隱患,行至田家咀支線17號桿下時,敏銳地捕捉到桿下傳出的細微鳴...
100個沒人敢罵的微信昵稱 - 天天要聞

100個沒人敢罵的微信昵稱

1️⃣權威認證型1. 聯合國認證鹹魚2. 反矯情特工3. 熬夜理事會會長4. 國家一級瞌睡員5. 廢話文學教授6. 摸魚系統VIP7. 甲方剋星8. 地球暫住人口9. 非戰鬥人員10. 本群吉祥物2️⃣反諷自保型11. 已開啟防杠模式12.
金星「煎餅穹頂」之謎:地殼彎曲或揭示行星秘密 - 天天要聞

金星「煎餅穹頂」之謎:地殼彎曲或揭示行星秘密

金星以其獨特的「煎餅穹頂」聞名,這些扁平的火山結構如圓形貼餅般從表面隆起。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奇特穹頂可能由金星上部地殼的彎曲塑造,顯示出這顆行星地殼在某些區域更具彈性。 金星表面已發現16....
灣財晚報|滑翔傘飛行員被吸入八千米高空;各地擬收回近三千宗閑置地;東莞706萬大獎面臨無人認領 - 天天要聞

灣財晚報|滑翔傘飛行員被吸入八千米高空;各地擬收回近三千宗閑置地;東莞706萬大獎面臨無人認領

本文自南都·灣財社。編輯|柴華各地加速專項債「收地」,擬收回閑置地近3000宗今年3月,自然資源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土地儲備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細化了資金使用主體、專項債審核流程、資金和收益平衡機制等具體安排,為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引。截至目前,各地...
愛朋醫療成立「人工智慧與腦機工程研究院」,擘畫產學研融合創新藍圖 - 天天要聞

愛朋醫療成立「人工智慧與腦機工程研究院」,擘畫產學研融合創新藍圖

隨著人工智慧快速演進、腦機介面技術持續突破,醫療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革新機遇。5月27日,愛朋醫療人工智慧與腦機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愛朋研究院」)於上海正式揭牌,標誌著公司在腦科學與AI融合創新領域邁出關鍵性一步。 在揭牌儀式上,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朱躍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腦病中心癲癇...
歐洲的倉庫里堆滿了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組件,如今輪到卷光伏了! - 天天要聞

歐洲的倉庫里堆滿了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組件,如今輪到卷光伏了!

你有沒有想過,歐洲那些大倉庫里現在都塞滿了啥?答案是中國產的太陽能組件!這幾年,中國光伏產業就像開了掛一樣,產品鋪天蓋地湧向歐洲,倉庫都快裝不下了。可這繁榮背後,卻藏著個讓人頭疼的事兒——光伏行業開始「卷」了。價格戰、技術戰、產能戰,啥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