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2025年03月15日14:30:21 科學 3584

央視網消息:世界上唯一一個為古樹名木頒布的法律條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於3月15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範。

古樹不僅是自然坐標,更是城市的集體記憶,如何解決樹、道、人、車、房交織的矛盾,是實現古樹群保護的重點,也是實現古樹與城市和諧共生的途徑。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全國各地看一看,古樹與城市之間是如何跨越時空、共榮共生的。‌

在江西萬安,有一棵古老的大榕樹靜靜矗立在贛江之畔。城牆在它身後不斷修建、損毀、再修建,公路為它分開兩道,車輛、行人從它身邊經過。古榕樹仍用蒼勁的根繫緊攥著土地,默默地陪伴著這座小城,一起走過歲月。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怒江波濤滾滾,一棵高大的木棉樹在這個古老的渡口已經站了400多年。它見證了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上的貿易往來,也見證了抗日戰爭的烽煙,滿目滄桑,卻堅強挺立。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2018年,一座連接怒江兩岸的大橋破土動工,為了保護古樹,施工方調整方案,將橋向北側移了30米。雖然增加了建橋成本,卻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讚譽。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古樹見證歲月,也守望鄉愁。這是一棵有著千年樹齡的紅楊樹,當千年紅楊樹的樹杈伸到了旁邊村民的住宅中,這戶村民主動將自家房屋拆除,向旁邊平移新建,為古樹騰出更大的生長空間。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廣東揭陽西岐村的東寨門建於600年前,是當地的吉祥之門,鄉里舉辦婚姻嫁娶總要走返此門,以盼吉祥如意。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寨門頂上的這棵古榕樹經過200多年的風雨洗禮,不僅沒有損壞寨門,反而與寨門長成一體,愈發茂盛。

記者探訪:全世界古樹最多的城市

在北京,不僅有古建築,還有4.1萬餘株古樹名木,是「全世界古樹最多的城市」。如今,全城的古樹名木已悉數登記在冊,在四萬餘株古樹中,光側柏就有2.2萬株,算上其他柏樹品種,佔比超三分之二。2021年以來,北京市採用古樹及生境整體保護的新模式,一處處古樹主題公園、古樹社區、古樹學校應運而生。

在北京西二環天寧寺橋,每分鐘會有上百輛汽車從道路上駛過,而在這條道路的中間竟矗立著一棵300多年的槐樹。為了保護它,在修建這條二環路時設計了分道繞行。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在北京密雲新城子鎮,還藏這一位樹圈「頂流」——「九摟十八杈」柏樹。這棵有著3500歲樹齡的柏樹可是全北京年齡最大的一棵柏樹,屬於名副其實的「老北京」,也是全北京「腰圍」最粗的柏樹,九個成年人才能將它的腰圍環抱住。再搭配上十八根枝杈的頂配「髮型」,「九摟十八杈」的名字也因此而來。為了保護它可費了不少力氣。以前記者所在的位置有一面擋牆 ,導致它根系養分不足,影響生長,後來工作人員通過精細化的體檢將這面擋牆拆掉後,將記者身後的這條路向東移了19.4米,後來還建成了一個古柏主題公園。這也是北京第一個為古樹修建的公園。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而北京的古樹遠不止這些。在北京東城區海運倉小區,還有9棵古樹「居民」——7棵國槐、2棵棗樹。它們在這裡享受著新時代的「養老待遇」。

看著這些古樹斑駁的樹榦,您是不是也好奇,歷經千百年的風霜雨雪,這些「活著的文物」如何保持蓬勃生機呢?看我身後,「古樹醫生」正在給它們體檢。

這些「綠色長者」也成為城市旅遊的地標,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打卡。

如今,保護古樹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而認養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的一種方式。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北京地壇公園一共有176棵古樹,其中75棵已經被認養。記者介紹,認養古樹的流程非常簡單,首先要通過預約,然後來到現場選擇心儀的古樹,最後在挑選好的古樹上會掛上一張屬於它自己的認養牌。心中有「樹」,腳下有根。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古樹的守護者,讓這些「綠色活化石」繼續陪伴我們的城市,見證更多的歷史和未來。

千百歲古樹 年齡是如何測出來的

古樹名木承載著傳統文化,記載著歷史變遷。在北京,古樹身上都會掛著紅色或綠色的銘牌,3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為紅色,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二級古樹為綠色。那麼,古樹的年齡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那古樹的年齡是如何算出來的呢?我們都知道,數年輪,但是又不能把古樹真的鋸開。所以,科研人員一般會在樹榦鑽取鉛筆粗細的經過樹木的木芯,通過人工或樹木年輪分析儀判讀樹木年輪,進而推測樹齡。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遇到不能取樣的國寶級古樹,ct掃描能無損「看透」樹榦內部。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另外,可以通過同樹種的資料庫,通過測量胸徑推算年齡。還有一種方法,通過查閱地方志、族譜、歷史遊記等文獻獲取書面證據。

跨越時空、共榮共生!這些生態中國里的古樹「傳奇」打動了你嗎? - 天天要聞

根據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發現,我國最年長的五位壽星古樹都分布在陝西,全是樹齡超5000歲的側柏,柏樹是最長壽的樹種之一,不少松樹和樟樹也都在千歲以上。

摸清家底,古樹保護如今也用上了「新科技」。今年,我國還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等新技術,開展第三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3月15日起實施的《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還針對不同樹齡的古樹名木,在全面保護的基礎上規定了更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來源:央視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 天天要聞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慧安全與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該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將聯合相關創新主體,共同開展人工智慧安全研究與治理實踐,積極構築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蓋技術研發、風險評估、倫理審查、應急處置的全鏈條安全治理體系。「人工智慧的發展給全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我們在經歷、體驗與感受的同時...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 天天要聞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來新進展。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機」研製團隊負責人孔偉成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系統可以有效縮短百比特規模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時間和...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子宮內膜感染可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持續炎症,嚴重時會導致不孕。子宮內膜感染的臨床管理主要依賴於及時的抗生素應用。然而,抗生素的過度和不恰當使用已經引發了耐葯菌的大量增殖,加劇了藥物耐藥性的危機。急需開發一種利用感染微環境有效對抗子宮內膜感染和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的局部抗菌治療策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 天天要聞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最近,在河道邊散步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塊!小余兒提醒:發現粉紅色卵塊請立即上報!隨著近期氣溫攀升福壽螺即將進入全年最瘋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這些「粉色葡萄串」千萬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著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