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2025年03月10日19:10:22 科學 5206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

「40年前,也就是1985年的今天,第一支由中國水產總公司12艘生產船和1艘冷藏運輸船組成的遠洋船隊,前往西非海域生產。學校季星輝教授也隨隊出征。由此,中國遠洋漁業的序幕拉開了。」3月10日海洋美食文化節上,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新軍告訴師生這段「下西洋」的故事。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超百斤金槍魚。  徐瑞哲 攝

當天,來自大西洋、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印度洋的10餘種50多款遠洋漁業產品堆滿展台,2000餘名師生品嘗了包括超100斤大目金槍魚在內的各色「龍宮」美食。吃到魚,先要抓到魚;抓到魚,先要找到魚——「起航」40年,不忘捕魚人,師生們致敬紛紛「下海」探龍宮的功勛教授們。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三名功勛教授。  徐瑞哲 攝

季星輝:三戰西非

1985年3月,作為上海水產大學海洋學院一名47歲的教師,季星輝應中國水產總公司之邀,受學校派遣,隨同漁業船隊前往大西洋,開闢遠洋漁業事業,也開始他三戰西非的海上傳奇。

經過60多天的海上航程,邁入知命之年的季星輝終於來到幾內亞比索。1985年前中國的遠洋漁業還是一片空白,到西非後船員們只能邊學邊干。季星輝除擔任船隊管事,負責對外聯絡,記錄氣象、海況、潮汐底質,還要和其他船員一起從事海上捕撈。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6年4月船隊扭虧為盈,創現了利潤。一年來的艱苦勞作和夜以繼日的腦力勞動影響了他的健康,竟不知不覺患上了糖尿病,但他仍埋頭苦幹,指導作業,直到體力實在不支才決定回國治療。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

1989年,中水領導再次邀請他赴西非,季星輝重又活躍在西非漁場。這次在奈及利亞,他只用4個月時間就使產值增長88%。從獅子山到拉斯帕爾馬斯,當季星輝在前方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突然獲悉父親病重的消息。他立馬放下手上工作,匆匆回國。不想到家時才得知父親已在此前去世。家人為讓他安心工作,沒敢告訴他。而妻子兩年來忍受牽掛丈夫的精神折磨,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經過一年多治療,妻子的病情有所緩解。為能邀請到這位名將出山,中水領導特給予超出常規的待遇:攜妻同行,以除後顧之憂。1992年8月9日,季星輝第三次踏上了征程,公司給他在拉斯帕爾斯安了家。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季星輝教授。

在幾內亞,船隊產量直線上升。1993年6月份,季星輝還被一度派到印度洋,11月又再次外出考察。他安慰夫人:「我很快就能回來,你在家好好養病。」

沒想到,1994年妻子在西班牙患急性闌尾炎,因語言障礙無法及時就醫而辭世。其實這種病並不難治,但由於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使她痛覺遲鈍,以致拖延了三天,錯過治療機會。他帶著妻子的骨灰和兒子一起回國,將骨灰葬在老家啟東的祖墳上。

當有人問他是否後悔時,他淡然一笑:「我們無須抱怨社會的不公和自己的命運。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造房子,只有地基打得深,才會有日後的無限風光。」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浦苓號」實習船。

王堯耕:魷釣之父

凡是了解遠洋魷釣漁業的人,都聽說過「王堯耕」這個名字。

1989年,中蘇(俄)漁業談判,蘇聯表示願意給我方2000噸日本海蘇管水域的太平洋褶柔魚配額。在學校領導支持下,王堯耕成立團隊,積極響應並承擔該項任務。5月,經研究商討,中國水產總公司決定委託上海水產大學進行漁場探索工作,計劃8月出海調查。

8月,上海海洋大學「浦苓號」實習船如期啟航。他們在一個多月艱苦的漁場探捕中,終於找到可以作業的漁場。日本海魷釣探捕初獲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開,國內幾家主要漁業公司都很感興趣。1990年7月,舟山漁業公司2條8154型魷釣船改造完畢,與「浦苓號」一道進行了日本海漁場的探捕性生產,王堯耕組織部分教師分別到這兩條船上協助技術指導。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1989年,在王堯耕(右三)等先驅帶領下,「蒲苓」號赴日本海成功完成試捕任務。

他向舟山漁業公司提出,將一條噸位較大的雙層甲板型拖網漁船1303號改裝成魷釣船,並計劃於次年投入試作業。次年,王堯耕指導的4條魷釣船在日本海魷釣作業中取得驕人成績,各條船均盈利,1303號魷釣船更是當年就基本收回投資成本。

不久,一支可以在日本海生產作業的中國魷釣船隊初具雛形。隨後,越來越多的8154型等漁船加緊改裝,預備投入生產……我國的海洋捕撈重新煥發出生機。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王堯耕(右一)在討論中。

望洋「不」興嘆,東征太平洋。他於1993年組織5家公司的6條漁船前去探捕,但一個月里漁獲幾乎為零。1994年,在一片嘖嘖懷疑聲中,王堯耕再次組織6條漁船,在太平洋海域進行了「地毯式」探捕。結果,漁獲豐收和頻頻高產的消息迅速傳回,大批在日本海作業的漁船也爭相前往太平洋生產。

魷釣漁業為我國遠洋漁業開創了「三新」局面(新漁場、新資源和新技術),但王堯耕意識到要使該漁業鞏固和提高,則必須努力朝著「三化」方向發展,即實現裝備國產化、生產專業化、作業常年化,使之發展成為我國遠洋漁業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王堯耕教授(左二)歡送赴印度洋西北海域鳶烏賊探捕青年教師。

1989年至1996年間,王堯耕年過花甲卻前後連續8年在生產第一線。他的愛人曾經生病住院很長時間,而他卻一直在海上工作,無法在身邊照顧。1996年後,王堯耕退居二線後指導開發了一系列新漁場,如紐西蘭魷魚漁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魷魚漁場、秘魯外海魷魚漁場、印度洋阿拉伯海魷魚漁場等。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中日漁業協定談判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接見。

樂美龍:幾度「首開」

作為我國著名的水產教育家,剛剛成年之際,樂美龍開始與水打起一輩子交道。1949年由於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樂美龍中學畢業後未能立即進大學深造,而是在長江從事沉艦打撈工作。那兩年,他比平常人多了一份與水的親近,為他在水產領域馳騁一生埋下了伏筆。

進入大學後,樂美龍表現優異,畢業即留校任教。他早期研究漁具水池和風洞模型試驗,在全國首先開設「漁具理論與計算」課程;同時又長期深入漁區和漁業企業聯繫生產實際,總結生產經驗,為提高教學質量和生產技術作出努力;後期開設的海洋法、漁業法規和漁政管理課,也力求將知識與操作實務相結合。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樂美龍授課。

1970年代初因工作需要,樂美龍奉調北京農林部從事國際海洋法研究和與周邊國家簽訂漁業協定的會談工作。

他曾先後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副代表和顧問多次出席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負責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等海洋法問題的討論和起草等工作;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就雙邊漁業協定進行中日、中朝等漁業會談,多次博得中央有關部門領導讚揚。之後,他還曾擔任過農業部漁業局海洋法工作組組長,從事研究有關國際漁業管理等重大問題,並在全國水產院校首次開設「海洋法與漁業法規」課程。

吃魚不忘捕魚人,今天中國遠洋漁業「起航」40年,功勛教授們「下海」探龍宮 - 天天要聞樂美龍退休後仍去軍工路校區工作。

1985年,樂美龍擔任上海水產大學校長。他一方面參與農業部籌劃組建遠洋漁業船隊,多次派出骨幹教師參與遠洋領航和捕撈指導;另一方面,果斷將海洋漁業專業方向由近海漁業轉向遠洋漁業,加強外語、航海技術、漁具裝配工藝等教學,並與中國水產總公司合作挑選部分優秀學生,參加開發中東大西洋漁業和北太平洋魷釣漁業。經過十多年努力,不僅促進了我國遠洋漁業生產,還為學校建立起幹練有為的師資隊伍,編著和出版了20多本系列教材和論文等。

漁權即海權。當日,「海魂育人,不忘初心」文化展覽在校園進行,「織就夢想·海繪青春」手工活動中,大學生們現場編織漁網,回味40年前傳統織網歷史。面對遠洋漁業傑出人物王堯耕、季星輝、樂美龍等人的展板,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2024級學生李思萌拿著手中的金槍魚釣具,一字一句讀著他們的介紹,「這些老教授是我們漁業人的榜樣,遠洋漁業的接力棒到我們手裡。」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