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編輯:快看張同學
今年初國際智商登記處發布的一組數據,引發了人們對國民智商的關注與討論,數據顯示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平均智商103.31位居全球第六,而同為亞洲國家的韓國以105.57的數據位居世界第三。
取材網路
那麼中國人的平均智商排名第幾呢?科技的飛速發展,究竟是助推了智力的提升,還是潛藏著某種認知能力下降的危機?
中國人才的體現
放眼海外在人工智慧這一引領未來的領域,華人科學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以其非凡的遠見和領導力,將英偉達打造成人工智慧晶元領域的領軍企業。
同樣是華人血統的AMDCEO蘇姿豐,則以其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帶領AMD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不斷突破,展現了華人女性的智慧與力量。
取材網路
在美國各大科學機構和常春藤高校中,擁有院士頭銜或擔任教授職位的華人科學家數量眾多,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為世界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高學歷、高收入的華人群體,在競爭激烈的美國社會中展現出強大的適應力和競爭力,這無疑與他們出色的智力水平密切相關,而在國內一代代年輕的中國科技工作者,正以蓬勃的朝氣和無限的創造力,譜寫著中國科技發展的新篇章。
取材網路
從人造太陽的長時間穩定運行,到量子計算機的研發突破,再到六代機的研製,中國科學家在各個領域不斷刷新著中國創新的新高度,這些成就無一不體現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根據國際智商登記處的統計,基於近140萬人的測試結果,中國以107.43的平均智商傲視全球,緊隨其後的是伊朗(106.63)和韓國(106.57)。
取材網路
俄羅斯也躋身前十位列第六平均智商為103.31,而作為科技強國的美國,則以100.17的均值排名第27位,與中國、伊朗等國存在一定差距。
這份榜單並非僅僅是數字的排列,它更深層次地反映了不同國家在智力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可能對未來科技競爭格局產生的影響。
取材網路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約佔世界人口的18%)及其高平均智商,對全球平均智商的平衡作用不容忽視,許多國家的平均智商低於100,而中國的高智商水平有效地拉高了全球平均值,使其穩定在100左右。
取材網路
科技發展的潛在負面影響
科技發展並非一路坦途,它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潛藏著對認知能力的負面影響,日本的研究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日本,學生們擁有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和娛樂應用,這些先進技術的普及,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取材網路
過度依賴科技產品和網路,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而是習慣於被動地接受信息。
AI寫作工具的出現,讓一些學生認為不再需要練習寫作,因為AI可以自動修改語法錯誤,網路搜索引擎的便捷性,也讓學生們不再努力記憶公式、歷史日期和人物姓名,因為這些信息隨時可以從網上獲取。
取材網路
這種智力惰性,不僅導致了學生學習成績的下降,它可能會對學生們的認知能力發展造成長遠的影響,日本的研究發現,學生們過度使用科技產品,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例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下降等。
面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日本並沒有選擇限制科技產品的使用,而是另闢蹊徑,找到了一個更具智慧的解決方案——在學校引入書法課程,這一看似傳統的教育方式,卻蘊含著深刻的教育理念。
取材網路
東京國家兒童健康和發展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書法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還可以鍛煉手部精細動作、培養專註力、激發創造性思維,握筆、運筆、控制力道,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卻需要調動大腦的多個區域協同工作,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和認知能力的提升。
書法練習還可以幫助學生們靜心凝神,培養耐心和毅力,這對於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克服困難、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取材網路
回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相對落後於西方,並非由於中國人缺乏智慧和創造力,而是受制於特定的歷史環境,清朝中後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與學習,錯失了科技發展的良機。
封建思想的束縛,壓制了人們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而連綿不斷的社會動蕩和民不聊生的生活狀態,更讓人們無力專註於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科學的發展具有連續性,任何一個階段的停滯不前,都可能導致長期的落後。
取材網路
近代中國的科技發展,正是在歷史的洪流中被無情地中斷,儘管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一直在努力追趕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但彌補歷史的欠賬需要時間和努力,中國人血液中流淌的創造力從未消失。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積累已經達到了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航天航空、量子計算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這充分證明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取材網路
中國擁有悠久燦爛的文化傳統,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智慧和經驗,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發展道路。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科技的未來必將更加輝煌,屬於中國人的時代已經到來,屬於中國人的光輝時刻就在不遠的前方,我們將在全球科技創新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信源:IT之家2025-01-07中國人平均智商全球第一,國際智商登記處發布 2025 年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