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 | 華中科技大學孫朝陽/高慶蕾/李科珍/陳剛/馬丁破解子宮內膜癌治療難題

2024年04月04日14:55:14 科學 1611

引言

子宮內膜癌仍然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發病率不斷上升,特別是在年輕婦女中。在早發性子宮內膜樣癌(EEEC)的治療中,保留生育能力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考慮因素,特別是在40歲以下同時保持生殖慾望和能力的患者中。

2024年4月2日,華中科技大學孫朝陽、高慶蕾、李科珍、陳剛、馬丁復旦大學陳曉軍等合作在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題為「Proteogenomic insights into early-onset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rcinoma: predictors for fertility-sparing therapy respon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對21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進行了大規模多組學研究,用以闡明EEEC的分子特徵。

該研究揭示了暴露體相關突變特徵與EEECs之間的意外關聯,其特徵是特定的CTNNB1和SIGLEC10熱點突變和下游途徑的破壞。有趣的是,EEECs中的SIGLEC10Q144K突變導致SIGLEC10蛋白表達異常,並通過與雌激素受體α相互作用促進黃體酮抵抗。還確定了EEEC保留生育能力治療中黃體酮反應的潛在蛋白質生物標誌物。總的來說,該研究建立了EEECs的蛋白質基因組資源,揭示了暴露體和基因組易感性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於EEECs的初級預防和早期檢測策略的發展。

Nature Genetics | 華中科技大學孫朝陽/高慶蕾/李科珍/陳剛/馬丁破解子宮內膜癌治療難題 - 天天要聞

子宮內膜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見的女性癌症,在2020年報告了417,367例新病例和97370例死亡。雖然通常診斷為50歲以上的婦女,但顯著的2-14%發生在育齡期。有趣的是,在40歲以下的女性中,低級別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增加了一倍。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治療是全子宮切除術,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和淋巴結清掃或取樣,遺憾的是,這導致不孕。然而,通過內分泌治療,特別是大劑量黃體酮治療來保持生育能力,已經引起了全球對40歲以下有強烈懷孕願望和能力的患者的關注。先前的研究強調了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表達以及下游途徑在決定黃體酮治療反應中的重要性。

跨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的多組學分析揭示了子宮內膜癌的新分子亞型和治療靶點。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確定了四種具有預後意義的分子亞型,包括POLE超突變、微衛星不穩定超突變(MSI)、低拷貝數(CNL)和高拷貝數(CNH)。儘管取得了進展,但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白人患者,包括漿液性子宮內膜癌。值得注意的是,漿液性子宮內膜癌大多被歸類為CNH亞型,其複發率高,預後不良。因此,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療通常不推薦用於這種亞型。

Nature Genetics | 華中科技大學孫朝陽/高慶蕾/李科珍/陳剛/馬丁破解子宮內膜癌治療難題 - 天天要聞

EEECs的種系突變與特定的基因組亞型相關(Credit: Nature Genetics

該研究對EEECs進行了大規模的蛋白質基因組分析。該研究為EEECs的臨床病理和蛋白質基因組學特徵提供了新的見解。重要的是,EEECs與LEECs表現出多種差異,表明不同的潛在病因。有趣的是,通過使用「3D-Sig-Explorer」將突變過程與特定的驅動突變聯繫起來,揭示了EEEC中暴露體-分子-表型的聯繫,反映了EEEC發生和進展中特定突變過程的可能貢獻。有吸引力的推測是,在全球範圍內觀察到的EEEC發病率的增加可能與環境暴露的變化有關。此外,還研究了黃體酮耐葯的分子基礎,確定了潛在的生物標誌物,用於預測選擇保留生育能力治療的患者對黃體酮的反應,有待進一步驗證。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4-01703-z

責編|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來源|「iNature」

En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關注中小學生創新設計,楊浦的「小小發明家」們在這個活動上一展風采 - 天天要聞

關注中小學生創新設計,楊浦的「小小發明家」們在這個活動上一展風采

近日,楊浦區教育局、楊浦區知識產權局主辦的2024年楊浦區青少年知識產權宣傳日活動暨2023年工作總結交流會,在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召開。來自打虎山路第一小學的專利發明人代表董恩祺同學和她的小夥伴們,通過情景劇的形式分享了她的專利作品創新過程背後的故事,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學校將知識產權意識滲透在教育教學中。202...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作者:峰迴路轉有人難還是無人難?其實對月球這個特殊的環境來說,是無人難,而且是難度遠遠的高於有人。大家可以類比一下車,人類的汽車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至今也沒實現完全意義的無人駕駛。面對一個複雜問題,要造出機器完全取代人,難度是極高的。
警惕!即將進入活躍期!被它咬了可能毀容 - 天天要聞

警惕!即將進入活躍期!被它咬了可能毀容

近日一女子眼部落了一隻隱翅蟲因為知道它的危險性便輕輕用手將它搓掉沒想到第二天依然中招眼皮中間都腐爛了新聞一出迅速登上熱搜這並不是隱翅蟲第一次上熱搜了隱翅蟲也有人叫它青腰蟲、飛螞蟻它可是昆蟲界的「網紅」不僅有毒性體質而且有熱搜體質不少人都中過招有人秒變「雙眼皮」有人當時慶幸過後遭殃
未來會出現納米機器人嗎?諾獎化學家費林加:想知道,就去造 - 天天要聞

未來會出現納米機器人嗎?諾獎化學家費林加:想知道,就去造

·費林加團隊在分子機器領域不斷探索,迄今已經設計出多種分子元件,能在控制之下做出開關、旋轉、定向移動等動作。其應用前景包括能自我清潔和修復的材料,能在人體內實現精準投放的智能藥物,甚至是能執行各種任務的納米機器人。·「對我來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今天我展示了分子馬達和分子車,它們能做各...
新華社報道文山丘北:荷花次第綻放 - 天天要聞

新華社報道文山丘北:荷花次第綻放

5月11日新華社雲南頻道發布圖片消息《文山丘北:荷花次第綻放》報道文山州丘北縣八道哨鄉阿諾村的荷塘里荷花搖曳生姿構成了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美麗圖景詳情如下丘北縣八道哨鄉阿諾村荷花綻放(2024年5月9日攝)。丘北縣八道哨鄉阿諾村荷花綻放(2024年5月9日攝)。丘北縣八道哨鄉阿諾村荷花綻放(2024年5月9日攝)。...
又有新突破!「中國天眼」發現迄今最遠中性氫星系 - 天天要聞

又有新突破!「中國天眼」發現迄今最遠中性氫星系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消息,我國科研人員利用中國天眼FAST發現一批最遙遠中性氫星系樣本,該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5月1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通訊》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彭勃研究員主持的FAST超深場巡天項目,充分發揮FAST高靈敏度以及19波束接收機大視場優勢,對遠距離和暗弱中性氫星系開展深度 「盲尋」。在...
「中國製造」+1我國甘藍聯合收穫機實現國產化 - 天天要聞

「中國製造」+1我國甘藍聯合收穫機實現國產化

甘藍又稱包菜、大頭菜,是我國大宗蔬菜之一,產量約佔世界甘藍總產量的50%。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長期以來,我國甘藍仍以人工收穫為主,缺乏適宜本土甘藍品種和種植模式的專用收穫裝備。日前,我國甘藍聯合收穫機實現國產化零的突破,正式投入生產。眼下,河南省的甘藍正迎來收穫。在獲嘉縣的蔬菜種植農場,由農業農村...
雨後出現的「巨型蝸牛」別碰!接觸後或致頭痛、昏迷 - 天天要聞

雨後出現的「巨型蝸牛」別碰!接觸後或致頭痛、昏迷

最近在廣西南寧,有一些市民反映說,大雨過後,路面上出現了很多的大蝸牛。專家表示,這可不是普通的蝸牛,而是非洲大蝸牛,這種蝸牛千萬不能碰!非洲大蝸牛,學名褐雲瑪瑙螺,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喜歡吃農作物、林木、蔬菜等植物,可危害500多種作物。此外,它喜歡生活在各種鼠類生活的地方,所以身上帶著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