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神秘高科技組織?」清華回應

2025年06月18日22:12:07 科學 1466

最近,「清華學生戴頭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網上引發關注。照片中,8名頭戴監測設備的志願者坐在新清華學堂的演出觀眾席。「是集體染髮嗎?」「這是個什麼神秘高科技組織?」「這種高科技對身體有影響嗎?」

「這是什麼神秘高科技組織?」清華回應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友的猜測,6月18日,清華大學揭秘,這是國內首個真實劇場神經美學實驗,通過高精度腦電設備同步捕捉觀眾在欣賞演出時的神經活動,助力腦機介面及解碼演算法的科研。

這場演出是舞劇《詠春》,頭套則是攜帶型腦電圖設備。「我們希望通過腦科學的手段,深入探究人在藝術欣賞過程中的神經活動規律,為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提供科學支撐。」清華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神經工程實驗室主任高小榕介紹,實驗室成立於2004年,依託腦機介面技術,致力於從信號處理、硬體開發等維度推進神經美學這一前沿研究。

「這是什麼神秘高科技組織?」清華回應 - 天天要聞

演出前,團隊招募了覆蓋文、理、工科等不同專業背景的志願者。工作人員提前為他們調試了設備,並在演出時同步採集多人腦電。「我們使用的設備均通過安全認證,僅用於無創數據採集,對志願者的健康不會有任何影響,佩戴起來也比較舒適。所有數據也會匿名處理,確保隱私安全。」

團隊成員李澤軒對網友關心的問題作出回應。他說,劇場打造的沉浸式場域,讓燈光、舞美、音效完美融合,構建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審美空間。這種環境讓團隊能捕捉到觀眾最真實、最即時的神經審美反應,這是傳統實驗室設置難以比擬的。

「這是什麼神秘高科技組織?」清華回應 - 天天要聞

實驗結果顯示,當觀眾沉浸於演出時,大腦活躍度顯著提升,這種全腦聯動與情感分布密切相關,同時解釋了「為什麼看現場表演比看視頻更讓人感動」。目前,團隊正探索將神經美學原理拓展至情緒障礙康復、美育教育和老年認知干預等領域,藉助腦機介面及相關解碼演算法,進一步提升腦電信號解碼的準確性。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風險更高 - 天天要聞

日本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風險更高

新華社東京7月10日電 北半球近日持續的高溫天氣或許對糖尿病患者更加危險。日本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暑的風險是非糖尿病人群的約1.4倍。名古屋工業大學近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團隊利用日本全國規模的保險資料庫,分析了糖尿病與中暑
「美企繞過禁令,偷拿中國關鍵礦物」 - 天天要聞

「美企繞過禁令,偷拿中國關鍵礦物」

【文/觀察者網 柳白】面對中國依國際慣例執行的關鍵礦物管制,一些美西方買家叫苦不迭,甚至動起歪腦筋。路透社7月9日報道披露,為繞過中方管制,有美國買家通過第三國轉運拿到了礦物。比如根據海關和航運記錄,自中國去年禁止向美國出口銻以來,仍有大量銻從泰國和墨西哥湧入美國。中國在銻、鎵和鍺等關鍵礦物的供應方面處...
成都又添一個全國總部! - 天天要聞

成都又添一個全國總部!

海創葯業的總部基地項目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醫療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通過竣工並聯驗收青羊區金融科技產業園項目將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近日一批項目又傳來新進展海創葯業近日,成都高新區企業海創葯業的總部基地項目在成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的最新進展,並系統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一年來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當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3位航天員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攝 本報北京7月9日電(占康 中青報·中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