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胡中民教授在全球變化領域頂級期刊 Global Change Biology 發表題為「The global decline in the sensitivity of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to precipitation from 2001-2018」的研究論文(https://doi.org/10.1111/gcb.16403)。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華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曾翔,通訊作者為胡中民教授,海南大學為第一通訊作者單位。
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了降水的變異性,這可能嚴重影響陸地生態系統植被生產力的穩定性。植被生產力對降水響應的敏感性是評估降水變化生態系統功能生產力穩定性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定性影響的關鍵指標。然而,目前還缺乏對全球降水敏感性空間格局和動態變化的全面評估。針對這些科學問題,本文結合了多種遙感數據產品和生態系統過程模型,發現乾旱地區和生態系統類型的降水敏感性更高,這意味著乾旱地區的生態系統功能更容易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研究還發現,全球降水敏感性在2001-2018年呈現出整體下降的趨勢,這主要是由於部分地區,尤其是濕潤地區降水的增加引起的。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全球變化對植被生產力穩定性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值得注意的是,草原生態系統同時表現出較高的敏感性和增加趨勢。這意味著草原生態系統在未來可能變得更加脆弱,因此應更加關注並維持該生態系統類型的生態系統功能。
全球降水敏感性下降及其驅動因素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22053)、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與研究計劃(2019QZKK0405)等項目的支持。Global Change Biology是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2021年影響因子為13.211,5年影響因子為13.111,全球排名:1/65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5/173 (Ecology),17/279 (Environment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