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2022年10月13日07:06:17 科學 1324

如果人死還能復生,那麼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可能再也沒有死亡,人類會永生。

醫學上將腦死亡定義為真正的死亡,這是因為大腦死亡之後,人類的一切活動都無法進行,其中就包括呼吸。

無法呼吸,身體內的細胞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合成能量。一般情況下,身體缺氧超過15分鐘,生物體的所有細胞就會不可逆轉死亡。

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 天天要聞

相關科學家報道:來自耶魯大學的醫學教授內納德·塞斯坦,在一隻豬死亡之後,採取額外灌入液體的方式,成功讓它的大腦「復活」。他們成功做了一個實驗:是在豬死亡一個小時之後,他們可以成功復活了豬身上的某個器官,實現該器官的新生。這項報道引發了世人的關注,讓世人對報道內容感到十分的震驚,同時也引發了世人很熱烈的討論,人們在幻想,是否有朝一日這項技術可以運用到人類身上來,讓人類復活器官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成為現實。

科隆技術在世紀初的時候非常流行,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人類之光,但是後來卻出現了問題,在前幾年美國科學家出人意料地克隆出了一種瀕臨滅絕的生物,而克隆成功的生物,那是一具33年前死去的動物屍體,復活是一件人類可以輕易完成的事情嗎?那麼在未來,這種復活技術能應用到人類身上嗎?

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 天天要聞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書中說,當今的人類已經可以復活蝙蝠海豚、老鼠等哺乳動物。除了這些動物,還可以組成人造的機器人或模擬人類意識的智能機器人。利用我們的技術,我們甚至能夠復活已經滅絕的物種。

這項技術的成功感到興奮許多科學家和幸運,如果一個人死去多年冷凍儲存,這麼多年,在他們的身體裡面,有許多軟組織正在保護他們,而人需要用到各種技術來複制一個他們的完全體。這和之前說一識到的科隆技術是有一些區別的。

不可否認的是,這項實驗,可以證明哺乳動物在死亡之後,器官內的細胞數個小時都不會徹底消亡,通過特殊的技術手段還可以讓死亡生命體在數個小時之內治療和恢復。

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 天天要聞

雖然這次實驗離應用到人身上還有一段遙遠的路要走,但我們可以期待有一天它或許能夠改變一些涉及到心臟等重要器官的疾病的治療現狀,這為器官移植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尤其是當生命體意外死亡,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死亡的生命體「死而復生」,等待最佳治療時機。

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幻想了幾千年「死而復生」的願望可能會實現。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應以「質疑、討論公眾關切的科學問題」為切入點 - 天天要聞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應以「質疑、討論公眾關切的科學問題」為切入點

·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標。科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沒有科學基礎的中小學生和成年人,另一類是針對有科學基礎、多學科的科研人員的「高端科普」,這類科普有助於學科交叉的發展,我們現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標,科普工作是科學家回報社會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張朝陽談人工智慧發展: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聞

張朝陽談人工智慧發展: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當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產業界人士出席。 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在致辭中表示,進入2024年、2025年,人類關於AI方面的進展進入快車道,具身智能百花齊放。但是,科技進步帶來驚喜,同樣也帶來挑戰。同時他強調,A...
新疆出現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新疆出現不明飛行物

嘿,寶子們,來聽個超逗的事兒!5 月 16 日晚上呀,新疆烏魯木齊的夜空就像個大舞台,突然闖進個不明飛行物這個 「怪咖」,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嘮嗑的熱門話題,這到底是啥呀?那晚,烏魯木齊的夜空里這個神秘傢伙一現身,市民們就像小偵探發現寶藏一樣興
發射後失聯 印度地球觀測衛星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 天天要聞

發射後失聯 印度地球觀測衛星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使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地球觀測衛星「EOS-09」。該衛星原計劃被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但發射後不久,發射基地與衛星失聯。隨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衛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失敗。(記者 薛璟)...
印度宣布:失聯!衛星發射失敗 - 天天要聞

印度宣布:失聯!衛星發射失敗

當地時間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使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地球觀測衛星「EOS-09」。該衛星原計劃被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但發射後不久,發射基地與衛星失聯。隨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衛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失敗。來源丨央視新聞排版丨聶倩玉編輯丨劉瑩審校丨曾子瑾監製丨王雲霞更多精彩內容 搜索微博「直新聞...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類探索 - 天天要聞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類探索

深海潛水器已經潛水幾十年了,但美國科研人員對深海潛水的第一次全面分析顯示,人類只直接觀察到全球深海海底的一小部分,不到0.001%。5月7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進展》。探測器在阿拉斯加附近深海拍攝的圖像。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海洋佔地球總表面積的71%,其中約93%是深海海底,被歸類為深度在200...
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烏魯木齊網友xerman稱,當天22時56分,他和朋友正在從昌吉回烏魯木齊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現一個非常亮的物體,...
情侶入住酒店遭無人機懟窗拍攝!當事人發聲 - 天天要聞

情侶入住酒店遭無人機懟窗拍攝!當事人發聲

情侶入住酒店遭無人機懟窗拍攝!當事人發聲昨天,話題#情侶住麗思卡爾頓遭無人機懟窗拍攝#引發關注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5月16日晚,陳先生(化名)入住南京新街口麗思卡爾頓酒店55層的套房,晚上9點左右,他驚訝地發現房間窗外有無人機繞圈拍攝。陳先生說,「我女朋友指向窗外問,那是飛機嗎?起初我不以為然,直到第二次,該...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 天天要聞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新時代記錄】作者:韓 丹(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航拍專委會副主任、杭州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近幾年,「新質生產力」是絕對的社會熱詞。它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 天天要聞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當下,很多人對智能機器人早已不陌生。但或許不太為人所熟悉的是,這類機器人還有一個非常具體的應用場景:為殘疾人群提供出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