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2025年05月26日09:20:14 健康 1663

導語‖《傲慢》(hybris)一書揭露了喬·拜登(joe biden)在健康衰退下的總統生涯及其團隊掩蓋真相的複雜內幕。年屆86歲的拜登被指精神與體力不堪重負,難以勝任第二任期,其團隊卻堅稱他健康無憂。

書中詳述拜登的認知衰退、團隊的過度保護以及民主黨選舉策略的失誤,分析其如何為對手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勝利鋪平道路。本文深入剖析這一政治悲劇,揭示權力、責任與真相的交織與衝突。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明鏡》 作者: rené pfister

為美國總統第二任期準備輪椅,實屬罕見。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致力於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特朗普誓言報復政敵,而拜登的團隊卻在為總統日益遲緩的步伐準備應急輪椅。

《傲慢》(hybris)作者傑克·塔珀(jake tapper)和亞歷克斯·湯普森(alex thompson)揭示,拜登早在第一任期前已顯露身心衰退跡象,若連任,至第二任期末將年屆86歲。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傑克·塔珀

然而,其家人與核心團隊不顧健康問題,執意推動連任,引發廣泛爭議。書中描述,拜登晚期甚至無法認出喬治·克魯尼,但其私人醫生仍堅稱他適合執政。

更令人不安的是,其團隊對外矢口否認健康問題,對內嚴格隔離總統,以致內閣成員數月難覓其蹤。2024年,拜登被診斷患前列腺癌,若連任,可能導致白宮陷入長期混亂。

認知衰退的早期跡象

塔珀表示,研究中最令人震驚的發現是,拜登的認知衰退早在2015年,其子博(beau)去世時已初現端倪。

一位高級顧問形容,拜登的精神力量「如水桶中的水在沙漠中流失殆盡」。書中披露,拜登在非公開場合常丟失思路,難以回憶簡單姓名和日期。

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但到2022年12月,他已無法準確說出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名字,誤稱其為「史蒂夫」,將通訊主任凱特·貝丁菲爾德(kate bedingfield)稱為「新聞」。這些細節揭示了其健康狀況的嚴峻性。

親民形象與內在矛盾

拜登來自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憑藉克服童年口吃的經歷和親民形象在政壇嶄露頭角,與奧巴馬的精英氣質和喬治·w·布希的強勢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他以謙遜和未被華盛頓權力腐蝕自居,強調個人經歷中的苦難與失去賦予了他深厚的同理心。然而,書中揭示了拜登的另一面:他對幕僚態度粗暴,將個人野心包裝為公共福祉。

2023年春,他以「捍衛美國選舉進程」為由宣布競選連任,卻可能因固執己見,將國家推向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掌控。

傾聽選民的聲音!

塔珀和湯普森指出,拜登誤以為特朗普的粗魯言辭會自毀前程,而選民卻認為特朗普的活力遠勝拜登的衰弱。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湯普森表示,若民主黨更換候選人,勝算本可更高。拜登卻堅稱自己無錯,2024年11月在卸任後首次接受bbc採訪時表示,其政策成就讓他難以退出。

2024年7月,在與特朗普的電視辯論表現災難性後,迫於巨大公眾壓力,拜登退出競選,民主黨提名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最終不敵特朗普。民主黨內部對拜登固執的憤怒已超越對其成就的敬意。

戴維·普勞夫(david plouffe),曾領導2008年奧巴馬競選並管理哈里斯競選的資深人士,批評拜登「讓黨陷入困境」。

無法解釋簡單問題

拜登健康惡化迫使其團隊大幅減少公開露面,幾乎取消晚間活動。2024年諾曼底登陸80周年紀念活動中,拜登行動遲緩,顯得比老兵更為虛弱。一名民主黨議員握手時驚愕發現,總統未能認出自己。

書中詳述,拜登在會議中難以闡釋簡單政策,其團隊將任何關於其健康狀況的批評斥為右翼宣傳。2024年6月,《華爾街日報》記者安妮·林斯基(annie linskey)報道拜登衰退,白宮通訊主任本·拉博爾特(ben labolt)指責其為默多克操控的誹謗。

《傲慢》揭示,白宮「核心團隊」——一群忠誠幕僚——刻意掩蓋真相,顧問邁克·多尼隆(mike donilon)因競選獲400萬美元報酬。其他書籍如《鬥爭》(fight)和《未知領域》(uncharted)指責吉爾·拜登(jill biden)推動丈夫競選,無視其健康問題。2024年,拜登在備戰辯論時記憶力衰退明顯,甚至需頻繁休息。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與死者對話的總統

2024年初,拜登在演講中稱2021年g7峰會與已故25年的法國總統弗朗索瓦·米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和2017年去世的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交談。

特檢羅伯特·赫爾(robert hur)2024年2月報告稱拜登為「記憶力差的老人」,白宮反擊其為特朗普幫凶。

塔珀坦言,自由派媒體未充分報道拜登問題,擔心助長特朗普勢力,損害自身公信力。

2023年,超80%美國人認為拜登年事已高,不適合連任。民主黨未直面問題,導致選舉失利,自由派媒體的沉默被指削弱民主信任。❖

信息出處

https://www.spiegel.de/ausland/joe-biden-und-sein-gesundheitszustand-der-patient-im-oval-office-a-a6c9f683-0f41-40f9-9f9c-488505083934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含糖量「超標」 雲南壯族的情話你聽過嗎? - 天天要聞

含糖量「超標」 雲南壯族的情話你聽過嗎?

‍‍‍‌‍‍‌520如何表達愛意,還在說土味情話?讓雲南省文山州的壯族同胞告訴你,壯族的千年情歌含糖量有多「超標」。國家級傳承人農鳳妹展示的「坡芽歌書」布片。富寧縣委宣傳部供圖壯族情歌特別豐富,人人能歌,個個會唱,「歌伴人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因此,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情歌也是壯族青年男女...
經常腰背痛的人,勸你改改這3種睡姿 - 天天要聞

經常腰背痛的人,勸你改改這3種睡姿

睡覺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也是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但現實是,很多人睡醒後不僅乏力疲倦,還可能腰酸背痛……醫生提醒,有些睡姿正悄悄傷害你的腰和脊柱,比如跨欄式、蝦皮式、投降式睡姿。專家提醒,你不良睡姿是如何傷身的,並教你選一個合適的姿
經常買這幾種肉,可能增加家人的腸癌風險 - 天天要聞

經常買這幾種肉,可能增加家人的腸癌風險

你平時去超市時,經常買哪一種肉?近期,一項大型研究指出,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與結直腸癌風險顯著增加有關。換句話說,合理選購併搭配餐桌上的肉類,就有助幫家人降低腸癌風險。《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怎麼吃肉更健康。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導語‖《傲慢》(Hybris)一書揭露了喬·拜登(Joe Biden)在健康衰退下的總統生涯及其團隊掩蓋真相的複雜內幕。年屆86歲的拜登被指精神與體力不堪重負,難以勝任第二任期,其團隊卻堅稱他健康無....
德國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罪犯? - 天天要聞

德國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罪犯?

大綱‖《法蘭克福彙報》深入探討心理疾病罪犯的司法處置,澄清公眾對「無罪即自由」的誤解。 文章解析德國法律如何判定精神疾患免責罪犯,揭示其在強制治療與社會再融入中的挑戰。 2023....
冠心病與洗臉有關?醫生強調:老年人洗臉時,要多留意這3點 - 天天要聞

冠心病與洗臉有關?醫生強調:老年人洗臉時,要多留意這3點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的縫隙,悄然灑入卧室。68歲的張大爺,一如既往地起床洗漱,開啟新的一天。當他正準備洗臉時,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沉重,隨之而來的還有短暫的氣喘。張大爺愣了一下,趕緊坐下休息,心想著這可能只是因為起得太急。然而,幾分鐘後,癥狀並未
醫生研究表明:豬油對人體腸道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來了解 - 天天要聞

醫生研究表明:豬油對人體腸道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來了解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深有體會:身體不適、消化不良、腸胃問題時不時地打擾著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的人因為腸道不舒服,連平時最簡單的飯菜都吃得提不起興趣,胃脹、腹瀉、便秘成了難以擺脫的困擾。慢慢地,精神狀態也受到了影響,原本愛熱鬧的他們變得沉默
高強度鍛煉可能更有利於卒中後的步行恢復?真的靠譜嗎?速看 - 天天要聞

高強度鍛煉可能更有利於卒中後的步行恢復?真的靠譜嗎?速看

許多卒中(中風)患者在康復訓練中被鼓勵「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大多數人也習慣於每天進行慢速、低強度的步行或腿部運動。然而,近年來不少研究表明:高強度鍛煉可能更利於刺激神經重塑,從而促使步行能力迅速恢復。這樣看似「急於求成」的方法,真的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