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裸睡的人,最終會怎樣?別不好意思,試一試可能收穫5個好處

2025年05月21日13:42:07 健康 1144

我們每天大約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關於睡覺方式,有人喜歡裸睡,也有人喜歡穿衣服睡。小李就是一位裸睡的忠實擁躉,自從嘗試裸睡後,睡眠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皮膚也變得更加光滑細膩。他說:「以前我總是穿著睡衣睡覺,感覺身體被束縛著,翻身都不自在。後來聽朋友建議嘗試裸睡,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但堅持了一個星期後,我發現入睡變得更快了,而且整夜都睡得很香,早上醒來精神也特別好。」

但也有人認為裸睡不好,不衛生、沒安全感,應該要穿衣服睡。到底哪種更健康呢?

長期裸睡的人,最終會怎樣?別不好意思,試一試可能收穫5個好處 - 天天要聞

穿睡衣 VS 裸睡,到底哪個更健康?

從睡眠質量的角度來看,裸睡似乎更勝一籌。人體在入睡時,體溫會自然下降,這是一個幫助我們進入深度睡眠的生理機制。如果穿著睡衣,尤其是緊身或保暖性過強的睡衣,會阻礙皮膚與空氣的熱交換,導致散熱效率下降,進而影響入睡速度和深度睡眠的質量。相反,裸睡時皮膚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熱量能夠更順暢地散發,大腦也更容易進入休眠模式。此外,沒有衣物的束縛,身體可以更自由地移動,翻身時不會受到限制,這也有助於提高睡眠的舒適度。

從皮膚健康的角度來說,裸睡同樣具有優勢。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需要通過毛孔、汗腺等進行呼吸和代謝。穿著睡衣睡覺,尤其是不透氣的材質,容易導致皮膚表面潮濕,滋生細菌和真菌,從而引發皮膚問題。而裸睡可以讓皮膚直接接觸空氣,保持毛孔通暢,促進皮脂腺和汗腺的正常分泌,減少皮膚炎症的發生。不過,這也要求床單、被罩等床上用品必須保持清潔,否則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當然,穿睡衣睡覺也有它的優點。對於一些人來說,穿著乾淨、舒適的睡衣會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在陌生環境留宿時,穿睡衣可以減少皮膚與外界污染物的直接接觸,降低感染皮膚病的幾率。

到底哪一種好,沒有確切的說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長期裸睡的人,最終會怎樣?別不好意思,試一試可能收穫5個好處 - 天天要聞

裸睡的5個好處

1. 提高睡眠質量:裸睡有助於身體自然降溫,符合人體睡眠時核心體溫下降的生理規律。當體表溫度適宜時,褪黑素分泌更加順暢,人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研究表明,裸睡者入睡時間平均縮短15%,夜間覺醒次數減少。

2. 促進皮膚健康:裸睡時皮膚直接接觸空氣,能夠保持毛孔通暢,避免衣物摩擦導致的角質層損傷。夜間是皮膚代謝旺盛的時段,裸睡可促進汗液蒸發,減少細菌滋生環境,對於易發濕疹痤瘡的人群,無衣物覆蓋可降低局部潮濕引發的感染概率。

3. 利於燃脂減肥:當人處於涼爽的溫度(19°C)時,棕色脂肪激活要高10%。棕色脂肪與普通脂肪細胞不同,它負責分解脂肪,數量越多,越能減脂。雖然僅靠裸睡減肥效果有限,但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它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消耗多餘熱量。

4. 改善夫妻關係:對於夫妻來說,裸睡更容易增加身體接觸,而親密的肢體接觸會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快樂激素,促進彼此的感情升溫。此外,伴侶之間赤誠相對時,可增加催產素的釋放,這種物質具有緩解壓力、促進兩人親密感和信任感的作用。

5. 利於私處健康:對於女性朋友,裸睡可以讓私處環境變得通風透氣,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對於男性來說,裸睡有助於降低睾丸溫度,避免因高溫對精子生成的干擾,從而有利於生殖健康。

長期裸睡的人,最終會怎樣?別不好意思,試一試可能收穫5個好處 - 天天要聞

裸睡時需要注意什麼?

1. 注意室內溫度:裸睡時身體沒有衣物的保暖,如果室內環境溫度過低,可能導致身體過冷,增加感冒、腹瀉等問題的發生風險。一般來說,卧室溫度保持在15.6–19.4°C是比較理想的。

2. 保持床上用品清潔:裸睡時皮膚直接接觸床單、被罩等,因此必須保持這些用品的清潔。建議每周更換2-3次床上用品,避免細菌和蟎蟲滋生。

3. 注意個人衛生:裸睡前要保持身體的清潔,尤其是私密部位。睡前最好洗個溫水澡,不僅可以清潔皮膚,還能幫助放鬆身心,促進睡眠。

4. 選擇合適的床品材質:床單、被罩等床上用品最好選擇透氣性好的天然材質,如純棉或亞麻。這些材質能夠更好地吸收汗液,保持皮膚乾爽。

5. 注意隱私保護:裸睡時要注意保持卧室的私密性,避免他人誤闖。可以在卧室門上安裝門鎖或門帘,確保自己能夠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入睡。

總之,穿睡衣和裸睡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哪種方式更好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喜好和生活習慣。如果你追求更好的睡眠質量和皮膚健康,不妨嘗試一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昭通彝良:「組團式」醫療幫扶構築區域醫療新高地 - 天天要聞

昭通彝良:「組團式」醫療幫扶構築區域醫療新高地

【來源:雲南網】自2022年啟動「組團式」醫療幫扶以來,彝良縣人民醫院在幫扶團隊的幫扶下,以學科建設和特色專病門診為突破口,通過精準布局、技術賦能和資源整合,實現從學科體系重構到診療能力躍升的全面蛻變,逐步構建起了輻射滇東北的區域醫療新高地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聞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甲狀腺這個位於頸部的小小器官,通過分泌甲狀腺激素,悄然調控著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進而影響著我們的體重、情緒乃至整體健康。你有發現嗎?有些人似乎能夠毫無顧忌地享受美食,並不必擔心體重增加,而另一些人即便是節制飲食,也難免體重上升。這背後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外,很可能就是甲狀腺在「作祟」,尤其是當它被亢...
女子流膿鼻涕兩年多,醫生從鼻腔中取出大量結石 - 天天要聞

女子流膿鼻涕兩年多,醫生從鼻腔中取出大量結石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馬兆敏 於備備 記者 庄劍翔)這兩年來,揚州江都的小李(化姓)總會時不時流膿鼻涕,且左側鼻腔日益堵塞。最近她發現鼻塞和流膿涕的癥狀加重,還散發著奇怪味道,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竟然是少見的鼻結石堵住了鼻腔。醫生通過手術,在其鼻子內取出大量結石,這才讓小李的呼吸重新順暢起來。30多歲的小李從...
桃仁養生別亂用!這些功效與禁忌,看完再吃不踩雷 - 天天要聞

桃仁養生別亂用!這些功效與禁忌,看完再吃不踩雷

在中藥材養生的圈子裡,桃仁憑藉獨特的藥用價值受到不少人的關注。無論是煲湯時隨手抓一把,還是泡水飲用,總有人希望借它調養身體。然而,桃仁並非「萬能養生品」,它既有明顯的養生功效,也暗藏較多使用禁忌。若盲目亂用,不僅無法達到養生目的,還可能給身
吃水果也有講究!快來認識這些營養滿滿的酸性水果 - 天天要聞

吃水果也有講究!快來認識這些營養滿滿的酸性水果

提到水果,人們往往關注甜度和口感,卻很少留意水果的酸鹼性。其實,在水果的世界裡,酸性水果雖然口味偏酸,卻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健康價值。從維生素到礦物質,從抗氧化成分到助消化物質,這些酸性水果堪稱「營養寶庫」。
維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這種水果被譽為「便秘剋星」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這種水果被譽為「便秘剋星」

油柑原本是小眾水果,知道它的人並不多,特別是北方人很少有人聽說過。不過,最近兩年隨著油柑飲品的爆火,油柑這種水果也逐漸被人知曉,認可度不斷增加,更是被許多便秘人士譽為「竄稀神器」。油柑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水果,它的營養價值又如何?吃了它真的能讓
醫生叮囑:老人馬上停止食用3種主食,吃得越多,血管會越差? - 天天要聞

醫生叮囑:老人馬上停止食用3種主食,吃得越多,血管會越差?

老王今年剛退休,日子過得挺滋潤。可最近體檢發現血脂飆升、血壓也不穩,醫生一看他的飲食習慣,直搖頭:「您這一日三餐,主食吃得實在太『危險』了!」家裡人一聽都驚了:主食還能吃出問題?而且還特別叮囑要馬上停掉三種?到底是哪三種?真的會損害血管嗎?
間歇性禁食≠無代價減肥 它可能讓你變禿 - 天天要聞

間歇性禁食≠無代價減肥 它可能讓你變禿

過去十年里,間歇性禁食已悄然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統計發現,2023年美國超過10%的成年人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方式。在互聯網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發現各種間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體操作,給身體帶來種種益處。當然我們需要明白間歇性飲食並不等同於節食或單純的控制飲食,很多人容易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