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乙肝病毒感染是一個較為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很多人都知道乙肝與肝癌存在關聯,卻並不清楚從感染乙肝病毒到發展成肝癌究竟要經歷怎樣的過程。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剖析一下這中間的「步驟」。
從感染乙肝病毒到肝癌有幾步?
當乙肝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會引發乙肝病毒感染。我國是乙肝大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數量眾多。感染乙肝病毒初期,很多人可能沒有明顯癥狀,這也導致不少人在不經意間感染了病毒卻渾然不知。此時,病毒在體內開始大量複製,免疫系統察覺到病毒入侵後,會與之展開一場「戰鬥」。在這個階段,如果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強大,能夠成功清除病毒,那麼就有可能實現自愈,不會發展為慢性感染。然而,現實中,大部分人由於各種原因,免疫系統未能徹底清除病毒,進而進入慢性乙型肝炎階段。
慢性乙型肝炎意味著乙肝病毒在體內長期駐紮,持續對肝臟進行破壞。這一時期,肝臟會反覆發生炎症反應。肝細胞不斷受損又不斷修復,就如同一個城市在不斷經歷戰爭與重建。長期的炎症刺激會使肝臟組織逐漸出現纖維化。纖維化就像是肝臟內的「疤痕」,如果纖維化程度較輕,經過積極治療,肝臟還有可能恢復正常。但倘若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纖維化就會持續發展,逐漸走向肝硬化。
肝硬化是乙肝病情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當肝臟進入肝硬化階段,其正常結構和功能已經受到嚴重破壞。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在代償期,肝臟還能勉強維持基本功能,患者癥狀可能相對不明顯,僅僅表現為一些非特異性癥狀,如乏力、食慾減退等。可一旦發展到失代償期,各種嚴重併發症就會接踵而至,像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更為關鍵的是,肝硬化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顯著增加。據統計,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的發生率約為3%-6%。
從肝硬化發展到肝癌,雖然不是必然的,但卻是很多乙肝患者最為擔憂的一步。肝癌,也就是肝臟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預後往往不佳。肝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除了乙肝病毒持續感染、肝硬化這兩個關鍵因素外,還與飲酒、黃曲霉毒素暴露、遺傳因素等有關。長期酗酒會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促使肝臟病變惡化;黃曲霉毒素常見於霉變的食物中,具有強烈的致癌性,會增加肝癌發生的風險。
預防和控制乙肝病情發展至關重要
那麼,從感染乙肝病毒到肝癌,是不是就只能坐以待斃呢?當然不是!預防和控制乙肝病情發展至關重要。首先,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最為有效的措施,能夠大大降低感染風險。對於已經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定期體檢監測病情非常關鍵。通過檢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臟超聲等指標,可以及時了解病情變化,以便在合適的時機採取抗病毒治療等措施,抑制病毒複製,減輕肝臟炎症,延緩病情進展。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等,也有助於保護肝臟,降低肝癌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