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2025年05月06日16:52:05 健康 1860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你有沒有注意到最近胃部不適的癥狀?你這些年是不是一直吃得不規律,偶爾吃了些很重口味的東西?」

有一位女士是一個白領,常年加班,飯點常常被忽略,重口味的食物也是她的最愛,她常常覺得,自己的胃部問題是工作壓力和作息不規律導致的。

直到她聽聞身邊有幾個人因為胃癌離世,這才意識到胃病可能是背後更大的隱患,她開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的習慣,終於有一天去醫院做了檢查,才得知自己已經患上了胃癌。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胃癌的發病率近年來逐漸上升,尤其是在中國,胃癌仍然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更好地了解胃癌的規律,醫學研究人員對800名胃癌患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結果顯示,這些患者中普遍有幾個顯著的共同特點,通過分析這些特徵,研究人員發現了四種習慣,容易讓人更接近胃癌的邊緣,這些習慣看似平常,但卻在無形中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長期飲食不規律是導致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為了應付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選擇隨便吃、快餐、外賣成了常態,甚至有些人習慣跳過早餐或者晚餐。

而這種不規律的飲食方式往往導致胃酸分泌紊亂,長期如此,胃壁受到過多的刺激,形成慢性胃炎,甚至為胃癌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胃部的胃酸、胃液,未經過充分消化就被暴露,久而久之,胃黏膜受損,增加癌變的風險。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長期不規律的飲食容易導致胃部炎症,進而發展成胃潰瘍和胃癌。

胃潰瘍是一種胃粘膜的病變,若不及時治療或調理,可能會通過長期的炎症反應逐漸變成癌前病變,最終發展為胃癌。

因此,規律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確保三餐按時進食,避免過長時間空腹,不暴飲暴食,是預防胃癌的一個重要措施。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重口味飲食是許多人飲食習慣中的另一個致命隱患,儘管辛辣、重口味的食物口感豐富,受到很多人喜愛,但長期食用這類食物對胃部的傷害極大。

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長期在強烈的刺激下容易受損。

特別是對一些胃本身已有問題的人來說,辣椒、過多的醬料等會加劇胃部負擔,甚至造成胃炎、胃潰瘍等慢性疾病的惡化。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除了辛辣食物,重鹽、高油、高脂的食物也是我們飲食中不可忽視的風險因素,過多的鹽分攝入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會破壞胃黏膜的屏障,導致胃壁的長期炎症反應。

與此同時,高油、高脂食物容易增加胃腸道的負擔,造成胃液分泌異常,也可能引發胃癌,研究顯示,喜歡重口味飲食的人群,胃癌的風險明顯高於一般人群。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吸煙和飲酒作為現代社會中的常見習慣,也是胃癌的重要誘因,許多人習慣吸煙,尤其是長期吸煙的人,胃癌的發生幾率更高。

吸煙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且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進入胃部後,會對胃黏膜造成傷害,降低胃的防禦能力。而酒精的攝入同樣是一個危險信號。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長期過量飲酒不僅會傷害肝臟,還會對胃壁產生直接的毒害作用。酒精的刺激作用可能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病症,而這些疾病若不及時治療,最終會惡化為胃癌。

尤其是對於已經存在胃炎、胃潰瘍等病症的人群,吸煙和飲酒無疑是雪上加霜,增加了胃癌的風險,因此,戒煙限酒,尤其是避免過量飲酒和頻繁吸煙,是預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忽視慢性胃病是導致胃癌的另一個隱形殺手,很多人有胃病的歷史,尤其是胃炎、胃潰瘍等慢性胃病,但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許多人認為這些胃部不適是小問題,忽略了慢性胃病潛在的危害。

事實上,慢性胃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和管理,長期積累下來會導致胃壁的損傷和炎症,增加癌變的風險,胃炎、胃潰瘍若長期未能得到妥善治療,可能會在一定條件下發展成胃癌。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慢性胃病患者特別需要關注病情的變化,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及時發現病變的跡象。

胃部不適如反覆的胃痛、噁心、嘔吐等癥狀,都是需要警惕的信號,如果長期胃部不適或癥狀加重,應該及時就醫,避免病情的延誤。

胃癌是一種致命的癌症,尤其是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多患者往往是在病情已嚴重時才被確診,了解並避免以上4個誘因,能夠有效降低患胃癌的風險。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規律的飲食、避免重口味食物、戒煙限酒、及時治療慢性胃病,都是我們預防胃癌的關鍵措施,每個人都應當對自身的胃部健康保持警覺,及時採取行動,避免胃癌對生命的威脅。

胃癌雖然是致命的疾病,但如果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完全有可能避免死亡的風險,因此,除了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的體檢和胃部檢查同樣不可忽視。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定期做胃鏡檢查,特別是對有胃病史的人群,應更加註意胃部健康,做到早預防、早干預,你是否已經關注到自己胃部的健康?什麼時候去做一次胃鏡檢查更為合適呢?

許多人對胃部的不適或疼痛常常選擇忽視,認為是暫時的消化不良或是工作壓力所致,直到病情嚴重時才後悔不已,胃癌的早期癥狀並不明顯,所以定期體檢顯得尤為重要。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對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胃癌的風險逐年增加,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特別是對有胃病史、長期飲食不規律或生活習慣不健康的人來說,是預防胃癌的關鍵。

及時發現並治療胃病,避免讓慢性胃炎或胃潰瘍等病情惡化,才能真正為健康護航,通過改善飲食習慣、戒煙限酒、避免暴飲暴食等日常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發生的風險。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胃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 梁 元,陶 麗.胃癌術後終末期患者應用安寧療護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4

研究800名胃癌患者,發現胃癌規律:容易患胃癌的人,都有4個共性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來源:新聞晨報】此前被媒體報道的 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 天天要聞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代謝變快,負擔加重的心臟更需要保護。中醫五行學說里,夏季對應「火」,而人體五髒的心也屬「火」,因此,傳統醫學提倡夏季「養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立夏要「養心」的原因,並推薦幾個日常方法。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為什麼要「養心...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資料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像,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我媽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 天天要聞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近年來,AI(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在帶來效率革命的同時,也暴露出隱私泄露、歧視偏見、演算法濫用等倫理問題。當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日益普及,人類能否對其託付生命健康?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 天天要聞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這三種疾病癥狀相似,許多家長常常難以判斷。今天,我們教您如何分辨它們。5歲的明明早上起床時突然開始頻繁打噴嚏,伴有清水樣鼻涕,輕微發熱至37.8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