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乾裂、口氣較重,妙用一個5味葯的良方,可以輕鬆瀉脾胃伏火

2025年01月11日12:14:04 健康 1839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即對食物有明顯的厭膩感,就算是自己很喜歡吃的食物擺在眼前,也提不起興趣,同時還伴有口唇乾燥等癥狀,而這一系列癥狀在中醫看來,其實就是脾胃「上火」所致。關於脾胃病症的治療和緩解,自古以來都備受醫家重視,不少醫家甚至還在脾胃病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金元名醫李東垣傷寒大家張仲景,都非常注重對脾胃的呵護與調理,而且在張仲景的很多經方中,幾乎都有甘草、大棗這兩味藥材,它們不僅具有緩和藥性的能力,同時還能發揮很好地補益中焦脾氣之功效。

嘴唇乾裂、口氣較重,妙用一個5味葯的良方,可以輕鬆瀉脾胃伏火 - 天天要聞

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方劑,也重於對脾胃的調理,它就是宋代著名小兒醫錢乙收錄在《小兒葯證直訣》中的瀉黃散。瀉黃散作為《小兒葯證直訣》這本醫書的代表方劑之一,又被稱為瀉脾散,原本是用於治療和緩解小兒脾胃積熱病症的,其中藥配伍也很簡單,共由5味中藥組成,分別是山梔子石膏、防風、甘草以及藿香,具有瀉脾胃伏火的作用,可以調理口乾口渴、口唇乾裂等病症。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說虛火實火,那麼這「伏火」究竟是什麼呢?其實,伏火源於實火,但卻被包裹住了,它並不屬於虛火,但卻很容易損耗體內的陰液,由此便會誘陰虛內熱的表現,在治療上,通常會採用疏散的能力,讓隱藏的火熱得以化解。

嘴唇乾裂、口氣較重,妙用一個5味葯的良方,可以輕鬆瀉脾胃伏火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四肢,脾開竅於口,而嘴唇是脾的外候,因此,脾中伏火最常見的癥狀表現就是肌肉、口唇存在火熱病症,比如口腔潰瘍、口氣重等,而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瀉黃散來加以緩解。瀉黃散是個極具特點的方子,其本來是用於緩解火熱病症的,但石膏和梔子在是整個方劑中的用量卻最輕,之所以用量較少,是因為針對伏火病症的治療,並不需要使用大劑量的清熱藥材,同時,錢乙也是為了兼顧小孩子的脾胃,防治苦寒太過,而傷及其身體里的陽氣。

在此方中,用量中最大的中藥是防風,針對熱性病症的治療,一般都會選用涼性藥材加以緩解,而防風則是一味味道辛甘、具有溫性的藥材,這也正體現出了伏火與其他火熱病邪的不同,對於伏於灰土之下的火熱,往往需要利用升散的疏導方式清除身體里的熱邪,這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火郁發之」,因此,在這個方劑里便用到了大量的防風,儘管防風並不是整個方劑的主葯,但與梔子、石膏相互配伍後,卻可以在清泄脾胃伏火的同時,避免耗損身體里的陽氣,在升散脾中伏火的過程中,也不會助長火勢。

嘴唇乾裂、口氣較重,妙用一個5味葯的良方,可以輕鬆瀉脾胃伏火 - 天天要聞

此外,藿香是一味辛溫的藥材,而在這個方劑里之所以加入藿香,其實是為了促進防風的升散之力,以便於發揮君葯的藥性,而且藿香還具有自己獨特的香味,是芳香類藥材,可以提振脾胃的氣機。最後的甘草則是用於調和藥性,幫助君葯瀉火,在清泄脾胃火熱的同時,不傷及脾臟。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周接診7例!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一周接診7例!醫生緊急提醒→

近期天氣逐漸轉暖但早晚溫差大易誘發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有醫院一周救治7例心梗患者「自己的身體自己有數!」今年53歲的老龔自我感覺身體不錯,已經好幾年未體檢。最近他每天早上都感覺一陣胸悶,不過半小時左右便會自行緩解。他以為是工作勞累所致,
19歲女生注射頭孢後去世,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19歲女生注射頭孢後去世,最新進展

近日,湖北女生小雯(化名)因注射頭孢過敏去世的消息引發熱議。女生家屬質疑醫院未做皮試,搶救也不及時。醫院認為,醫生診斷及用藥合理,患者的過敏性休克系罕見且嚴重的不良反應,院方予以積極治療。
這種水果好吃不胖還護眼!提醒:一類人慎食 - 天天要聞

這種水果好吃不胖還護眼!提醒:一類人慎食

芒果風味獨特、香氣濃郁,除了可以洗乾淨後直接吃,還能做成很多美食,比如芒果布丁、芒果西米露、芒果慕斯、芒果冰沙……雖然芒果很受歡迎,但在「吃芒果」這件事上,存在的「問題」也不少。01芒果的風味和營養 芒果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素有「熱帶果王」之美譽,為世界五大水果之一,因香味獨特,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芒...
尿酸高不可怕!死磕這些好習慣,讓尿酸越來越低 - 天天要聞

尿酸高不可怕!死磕這些好習慣,讓尿酸越來越低

小林(化名)作為岳陽縣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她驚訝地發現,在體檢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檢出率遠遠高出預期,幾乎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尤其以中年人群及有不良生活習慣者更為顯著。高尿酸血症初期不痛、不癢,幾乎沒有什麼異常,常常是在體檢或其他疾病就醫時被意外發現。該病隱藏很深,但危害卻不淺!岳陽縣人...
探訪水腫門診丨眼皮腫後竟突發血栓,哪些群體不能忽視水腫警報? - 天天要聞

探訪水腫門診丨眼皮腫後竟突發血栓,哪些群體不能忽視水腫警報?

一位21歲外地小夥子訂婚當日腦梗偏癱、隨後出現水腫,卻發現疾病元兇是腎病。市民段先生因下肢動脈血栓伴水腫就醫,亦與小伙確診了同樣的腎病。 水腫是諸多疾病的警報線索。它不僅是最典型的腎病癥狀指證,亦可關聯糖尿病、紅斑狼瘡、甲狀腺疾病等甚至與腫瘤相關。但因水腫常見且不起眼,普通人容易將其忽略,即便有心就醫...
你每天堅持的「好習慣」,可能正在引發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你每天堅持的「好習慣」,可能正在引發老年痴呆!

本文作者:汪桂青,鄭州市中心醫院豫欣老年病醫院副院長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通常需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出發,比如健康飲食、良好作息等。但是一些所謂的「好習慣」,可能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長期素食很多人在飲食上會走向極端,將清淡飲食等同於長期吃素,甚至油和鹽都不沾。但長期純素食可能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特別...
廈門發布措施 加大新優葯械醫保支付支持力度 - 天天要聞

廈門發布措施 加大新優葯械醫保支付支持力度

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近日發布《廈門市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圍繞創新研發、成果轉化、臨床應用、醫保支付等關鍵環節推出相關政策,破解產業痛點,為市民就醫用藥帶來系列民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