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疾病,在中醫看來多和脾胃功能失調,氣機逆亂有關。
脾胃,人體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掌控著食物消化吸收功能。一旦脾胃出現了問題,胃痛、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就會出現,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嚴重困擾。
《金匱要略》里藏著老祖宗的智慧,有很多經方、妙方,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調理脾胃的良方——枳術湯。
這個方劑是由金代大家張元素研製的,後來又升級成為「枳術丸」,在脾胃病治療領域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尤其在化解痞滿、健脾胃,治療萎縮性胃炎等方面效果顯著。
枳術湯只有三味藥材白朮、枳實、荷葉,卻配伍精妙,功用明顯。
白朮,味甘苦、性溫和,是健脾燥濕的 「能臣」。當脾胃功能失調、氣機逆亂的時候,白朮能調暢氣機,同時又可強化脾胃運化之力。
枳實呢,苦澀而性暖,具有降濁行氣的作用。脾胃氣滯產生的痞滿,遇上枳實,都能給它一一化解。
荷葉,本身自帶芬芳之氣,不僅能養胃,還能把下陷的清氣往上提,助力脾胃升清降濁、恢復功能。
接下來通過一則門診醫案,大家就明白了。
曾接診過一位林先生。做銷售工作,平時工作繁忙、壓力巨大,經常三餐不定,長期應酬。
刻診時發現他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濡弱。
患者自述經常腹脹,吃點東西就難受,還時不時反酸、噯氣。之前吃過西藥促消化,可不敢停葯,停葯後就迅速反彈。
我給林先生開了枳術湯加減治療。一周後,患者反饋腹脹感減輕、吃飯也有了些胃口。
複診時發現他氣色好多了,原方基礎上調整用藥劑量,繼續鞏固治療一個月。胃脹、反酸等癥狀消失,整個人容光煥發。
枳術湯作為脾胃調理的經典方劑,能健脾燥濕、行氣消滯、芳香醒脾,腸胃氣機紊亂引發的多種癥狀都能用到。
但是還是要提醒一下,藥方再好也不能亂用,用藥用量還需要結合患者個體情況隨症加減,有需要的朋友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使用,切不可盲目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