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壞糖」,這種「好糖」不允許你不知道!

2024年12月12日09:23:07 健康 1050

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大家都在談糖色變,認為吃糖是不健康的。其實沒必要,有些時候糖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益處的,只不過我們得分清楚哪些糖能吃,哪些糖要盡量少吃或不吃。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吃糖的事兒,並告訴大家哪種是可以放心吃的糖。

糖可以分為幾類?

甜味不僅能滿足我們的味覺需求,也能讓我們的心情「綻放」。糖是帶給我們甜味的重要物質,也能賦予我們熱量。


不過,糖類並非只有一種,有些糖吃多了對健康不利,有些糖卻對健康有益。具體是咋回事呢?

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壞糖」,這種「好糖」不允許你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ixabay

-盡量不吃的糖:這部分糖主要是指添加糖,比如白砂糖、冰糖、紅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漿玉米糖漿果葡糖漿、蜂蜜等。

這些糖不僅會增加患齲齒的風險,也會增加超重、肥胖的風險,還會促進皮膚的衰老。所以這類糖建議盡量不吃,如果要吃就得控制好量,最好不超過 25 克/天。

-可以限量吃的「糖」:對於特別喜歡吃甜食的小夥伴,可選擇用糖醇或代糖來替代添加糖。

與添加糖相比,糖醇具有低熱量、幾乎不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不會引起血糖大的波動以及不會導致齲齒等特性。比如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蘚糖醇等,都可以限量食用,如果過多食用很可能會導致腹瀉。

只不過,不同的糖醇導致腹瀉的閾值不一樣,比如木糖醇建議成人每天最好不超過 50 克;山梨糖醇一般一次性吃到 5 克左右就會有腹部不適的反應,10 克以上便會導致腹瀉;麥芽糖醇每天最好不超過 25 克,這些同時也會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

至於其他代糖,常見的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甜蜜素等,需要按照《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限量使用。

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壞糖」,這種「好糖」不允許你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exels

-可以放心吃的糖:有一類糖既不屬於添加糖也不屬於代糖,而是屬於對腸道健康有益的「好糖」。

這類糖包括低聚果糖、棉子糖水蘇糖寡糖;果膠和纖維素等非澱粉多糖,前者屬於益生元,後者屬於膳食纖維

雖然它們吃多了也會出現腹部不適,但攝入它們卻對腸道健康有益,可以放心吃。其中低聚果糖很受歡迎,我們重點來說說它。

低聚果糖是什麼?有哪些益處?

低聚果糖(FOS)又叫作果寡糖或是蔗果低聚糖,屬於益生元的一種,是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當我們攝入低聚果糖後,它會被腸道中的有益菌利用,促進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增殖,發揮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這不僅能讓我們的腸道更加健康,還會帶來很多其他健康益處。

-緩解和預防便秘:低聚果糖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吸水膨脹的特性,可以讓糞便吸收水分體積增大,促進糞便成型,質地變得柔軟;同時低聚果糖在腸道內不能被消化酶分解,也不會被胃和小腸消化吸收,可直接進入大腸,然後不斷發酵產生有機酸,降低腸道 pH值,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還有研究顯示,低聚果糖對改善便秘也有效果,有研究人員對 307 例慢性便秘受試者每天給予 5 克低聚果糖,持續 1 周的時間。

結果發現,與服用前相比,受試者的排便次數明顯增加,排便狀況和糞便性狀明顯改善,糞便含水率明顯增加,研究人員認為低聚果糖可有效地改善慢性便秘癥狀。還有研究以 64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 36 例、女性 28 例,平均年齡 48 歲,每天給予 10 克低聚果糖,持續服用 1 周后,結果發現,患者排便困難、糞便性狀差、排便不盡感、腹脹情況都有顯著改善。

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壞糖」,這種「好糖」不允許你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exels

-維持免疫力:腸道菌群是否平衡會直接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雙歧桿菌和乳桿菌都是腸道中的有益菌,可通過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從而提高抗病能力。低聚果糖可以被腸道中的有益菌利用,進而促進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的增殖。

有人研究了低聚果糖對人體腸道菌群的影響,實驗組每天服用低聚果糖 20 mL,連續 14 天,與未服用低聚果糖的對照組相比,低聚果糖組腸道中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的數量明顯增加。


-平穩血糖:我們平時吃的添加糖大部分都含有蔗糖,蔗糖是一種「雙糖」,食用後在體內會被分解成 2 個單糖——葡萄糖和果糖,然後被人體吸收,這會導致血糖升高。而低聚果糖不被人體消化系統吸收,服用後也不會在體內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單糖,所以不會引起血糖升高。

並且,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低聚果糖能起到更好地輔助降血糖作用。

-促進營養吸收:低聚果糖在腸道中代謝的過程會讓腸道 PH 降低,形成酸性環境,可增加鈣的溶解度,促進鈣的吸收利用。

-改善血脂健康:我們平時就常說,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對控血脂有利,低聚果糖也是膳食纖維的一種,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自然也對控血脂有幫助。

有動物研究顯示,低聚果糖對高脂血症模型動物血清膽固醇的吸附率為 46.87%,能降低正常實驗小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並可減少胃腸道對豬油、花生油和膽固醇的吸收。

另外,低聚果糖很安全,只是過量攝入會出現胃腸道不適反應。研究顯示,男性一次攝入量≤17克,女性一次攝入量<14 克時未發生腹瀉;當攝入量達到 15-30 克/天,受試者出現脹氣和排氣較多;當攝入量達到 40 克/天,則會出現腸鳴音和腹部絞痛;當一次攝入量達到 55 克時,多數會出現腹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 版)》中的建議,低聚果糖的特定建議值為 10 克/天。

哪些食物含有低聚果糖?

既然低聚果糖的好處這麼多,那麼在生活中,除了直接服用低聚果糖的相關產品之外,有沒有什麼食物能為我們補充低聚果糖呢?

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壞糖」,這種「好糖」不允許你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exels

還真有!低聚果糖的主要食物來源包括黑麥、大麥、洋蔥、大蒜、洋姜、香蕉等。其中洋姜、洋蔥粉含量最高,其次為大蔥、小麥胚芽、大蒜等。

食物

含量mg/100g

菊芋/洋姜

5840

洋蔥粉

4500

大蔥

850

小麥胚芽

420

大蒜

390

黑麥

380

小麥麩皮

350

白洋蔥

310

黃洋蔥

260

熟香蕉

200

大麥

170

紅洋蔥

140

香蕉

140

常見食物中低聚果糖的含量

不是所有帶「糖」的都不健康,理智看待即可,低聚果糖雖然甜度不如蔗糖,只有蔗糖的 30%~60%,但卻是「好糖」,是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對健康有益。

建議平時要多吃些富含低聚果糖的食物哦!

小知識:

低聚果糖和菊粉是「親戚」,均為不同聚合度果聚糖的直鏈混合物,菊粉聚合度高,糖鏈長,為 2~60 個單糖單元;而低聚果糖聚合度低,只有 2~9 個單糖單元。

轉載自:科普中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 天天要聞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醫生,我頭痛得像要炸開,真的想死!」凌晨03:00,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收住一個48歲中年女性患者,患者看到接診醫生時,直述頭痛異常。當時接診醫生迅速判斷:外院CT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查體發現頸部僵硬如木板,下頜與胸口距離超三指——這是腦動脈瘤破裂的典型信號!立馬進行院內MDT討論,...
輕鬆健康發起「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科技賦能青年醫師力量 - 天天要聞

輕鬆健康發起「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科技賦能青年醫師力量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4日,「青年醫生成長計劃學術交流會」在北京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舉行。會上,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醫學人才培養、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的號召,輕鬆健康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發起了「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旨在通過權威專家對臨床科研數據應用和...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適合?怎麼走效果最好?醫生分享建議 - 天天要聞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適合?怎麼走效果最好?醫生分享建議

在我們的印象中,糖尿病是個離不開「吃藥」的病。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降血糖的「王牌」,其實藏在你每天的「腿腳」里——走路。這不是說說而已。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規律的走路鍛煉,不僅可以控制血糖,甚至對預防糖尿病、逆轉「糖前期」都有明顯幫助
小小甲鈷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問題,本文講出實情 - 天天要聞

小小甲鈷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問題,本文講出實情

詳細提起甲鈷胺這個名字,很多朋友也不會陌生,也有不少人把它當成營養神經,甚至是對抗衰老的「神奇藥物」來使用,甲鈷胺到底是什麼?它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方面,又有哪些切實有效的功效呢?今天的這篇科普,就來帶大家去認識一下,甲鈷胺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
14項中腫方案亮相ASCO,中國之聲響徹全球腫瘤學術舞台 - 天天要聞

14項中腫方案亮相ASCO,中國之聲響徹全球腫瘤學術舞台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腫瘤學國際學術會議,每年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萬名專家學者參會。會議聚焦癌症診療最新突破、轉化醫學前沿進展及臨床實踐創新,被譽為腫瘤領域的「學術奧林匹
尿酸高了怎麼選?非布司他、苯溴馬隆,還是別嘌醇? - 天天要聞

尿酸高了怎麼選?非布司他、苯溴馬隆,還是別嘌醇?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每天學個熱搜葯別嘌醇、苯溴馬隆和非布司他是臨床常用的三種降尿酸藥物,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適應證,因此在選擇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腎功能以及可能的不良反應等因素。那麼,這3種葯具體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