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3年12月01日08:53:03 健康 1510

55歲的劉女士因反覆咳嗽、咳痰、發熱盜汗來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先是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查體,然後給開了尿常規以及胸部CT。

胸部CT結果顯示: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混合結節及片狀結節。劉女士頓感焦慮,拿到報告後先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然而得出的答案是:肺結節大多都是肺癌,於是認為自己被「癌」了。

然而,醫生在查閱影像學資料後發現,雖然雙肺確實存在多髮結節,但據經驗看,炎症可能性最大,於是建議劉女士住院進行抗生素抗感染消炎治療。

9天後,劉女士再次複查胸部CT,結節數量明顯變少,還存在的幾個結節也比第一次檢查小了很多。對此,劉女士十分感謝醫生救了她的命。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隨著CT的應用普及,影像學能發現的問題越來越多,肺結節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肺結節並非是肺癌,它的存在也不全是惡性質的。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番。

一、肺結節不等於肺癌,良性結節可以消除!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在拿到CT報告時,總會先被上面的各項診斷所誤導,認為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生命危在旦夕。

實際上,影像學診斷並不能代表最後的臨床診斷,肺結節就是很好的例子。

肺結節到底是什麼?

其實,肺結節並非是病,而是影像學的一個診斷,一般指在肺實質內長出圓形或類圓形,且直徑小於3cm的結節影;如果是直徑在3cm以上的,醫生一般稱其為肺腫物,而非肺結節。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曾有研究指出,我國30~70歲體檢人群中,雖然肺結節檢出率高達70%,但患者最終病理診斷為肺癌的不足2%,其餘的皆為良性。

可是,好端端的肺為什麼會長出結節呢?

這個形成原因比較複雜,最常見的是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治癒後多數會留下一些瘢痕灶,這個瘢痕灶就是肺結節。

那麼,是否能通過吃藥來消除肺結節呢?這就要看肺結節本身的性質了。

如果是小於5mm的微小結節,是可以通過口服抗生素消除的;

如果是5mm以上的實性結節,且連續兩年沒有變化,可以採用靜脈注射藥物消除,也可通過手術治療;

如果是大的鈣化肺結節,只有手術才能去除;

如果是位於胸膜附近的肺內淋巴結,99%以上都是良性,處不處理都沒關係。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然而,如果是單髮結節,且不伴有縱隔淋巴結腫大肺不張、或者肺炎,這種孤立性結節有可能是惡性的。

一般,醫生遇到這種情況,會先建議患者接受14天的抗炎治療,若是沒有效果,再做病理檢查。一旦確診為惡性結節,患者只能手術切除,之後還需定期檢查,防止複發和癌變。

近年來,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對肺部健康的檢查,這也導致了肺癌的確診率也越來越高,大家對肺癌的恐懼感也越來越高。

針對這種情況,大家也應當了解一點肺癌知識,接下來簡單給大家介紹4點常見認知誤區。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二、關於肺癌認知的4個誤區,別再信以為真!

誤區1:老年人肺癌發展病程比年輕人的要慢

一項發表在《中國肺癌雜誌》的文章中提到:我國45歲以下的肺癌患者佔比逐漸增多,且肺癌年齡還有下滑的趨勢。於是乎,人們得出一個結論,即:老年人的肺癌比年輕人的發展要慢, 這種理解毫無疑問是片面的。

事實上,年輕的肺癌患者通常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一是容易被誤診,由於年輕群體本身基礎健康狀況較好,肺癌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因此通常被誤診為未分化癌和腺癌;

二錯過最佳治療期,由於年輕人組織細胞分裂活躍,腫瘤倍增進展快,再加上青年人不常體檢,大多肺癌確診時為ⅢB期~Ⅳ期,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預後通常不會太樂觀。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表的數據,我國年輕肺癌發病率為12.1%,而美國年輕患者肺癌發病率僅為4%左右,這可能與中國青年居高不下的吸煙率有關。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而煙又與肺癌患病率高度關聯。所以,建議有長期吸煙史的青年最好早點戒煙,並定時前往醫院體檢,以免出錯過肺癌的最佳治療時間。

這裡還要再提一點,確診肺癌後,並非代表可以不用戒煙了。有研究表明,吸煙者術後痊癒程度是遠遠低於戒煙者的,戒煙後的效果也立竿見影。比方說咳嗽次數減少,痰液量減少等。總而言之,戒煙能讓患者少吃點癌症的苦頭。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誤區2:體檢時拍普通胸片就可以早篩肺癌

臨床上常聽到患者和家屬抱怨:「年年拍胸片都查不出來,等到發現居然成癌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胸片解析度太低,而早期肺癌不僅是幾毫米的微小病灶,而且發生在心臟、肋骨等後方的刁鑽位置,經驗不足的醫生是無法僅靠胸片識別出來的。所以最保險的方法是去做低劑量螺旋CT,可有效提高早期肺癌的篩查率。

雖然低劑量螺旋CT比普通胸片準確度要高,但是其圖像清晰度不高,有時不利於顯示早期的磨玻璃結節或者實質性結節。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因此,為了不漏診早期肺癌,建議慢阻肺、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第一次做常規劑量CT沒問題後,3 ~5年後再做一次常規CT;若是發現結節,第二次複查可選擇低劑量CT或常規CT。

誤區3:肺癌晚期,治與不治都差不多

研究發現,肺癌I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80%,II期患者生存率為50~ 60%,III期後的病患生存率自然低於50%。如此這般,肺癌晚期群體,還有接受治療的必要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患者自己身上,要看患者是否有抗癌的決心。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至少科學家們始終沒有放棄過優化治療肺癌的方案,比方說靶向藥物的更新換代,免疫藥物PD1的使用以及免疫細胞治療方案的進步,都在大大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再者,肺癌疾病本身帶來的痛苦,也會比治療導致的副作用嚴重得多,為了保障生活質量,患者也是需要接受規範治療的。

誤區4:肺癌手術很傷身,藥物治療更有效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認為開胸手術危險性更大,不如藥物治療保險。殊不知,單純的藥物治療是不可能讓非小細胞肺癌痊癒的,手術才是肺癌的首選治療手段。

癌細胞增值速度極快,一次化療藥物殺滅的癌細胞數量有限,即使連續用好幾個周期也不能保證把癌細胞完全清空,更何況,有些肺癌患者體內存在多重耐葯基因,幾乎所有的化療藥物都對這類人群無效。

靶向藥物其實也同樣面臨著耐葯的問題,很多人6個月左右就出現耐藥性。所以說,最佳的治療方案是先手術清除主要病灶,再使用藥物治療清理殘留癌細胞。

如何讓你的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單吃藥可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三、結語

綜上可知,影像學診斷並不能代表最後的臨床診斷,最主要的是看結節的性質,並依此來判斷是需要口服藥物治療,還是只能通過手術解決。

隨著影像學的逐漸普及,未來癌症早期篩查0正確率也越來越高,對此,大家應當了解常見癌症的相關知識,肺癌僅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做好常見癌症的篩查工作,以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守護健康呼吸#

參考文獻:

【1】蔡盛平,楊鵬程,胡欽勇.肺結節良惡性鑒別的磁共振成像應用價值[J].分子影像學雜誌,2023,46(05):953-957.

【2】粟榆茜,閻文軍.肺癌患者合併衰弱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2023,22(09):704-707.

【3】李艷紅,任俊宇,孫希文等.AI輔助肺結節診斷的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誌,2023,29(05):505-510.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出門旅遊腸胃就「罷工」?五一出行警惕「旅行者腹瀉」! - 天天要聞

一出門旅遊腸胃就「罷工」?五一出行警惕「旅行者腹瀉」!

今天(5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許多小夥伴陸續開始返程。不過,蝌蚪君必須插播一條重要提醒——警惕「旅行者腹瀉」!那些旅遊景點甚至異國他鄉的讓你走不動道的美食小吃,可能正藏著讓你「一瀉千里」的「健康刺客」。什麼是旅行者腹瀉?
經常碰購物小票?真心勸你戴上手套! - 天天要聞

經常碰購物小票?真心勸你戴上手套!

近日一名乳腺癌患者發布了視頻提醒大家關注購物小票中含有雙酚A可能會影響生殖發育並致癌該內容登上了熱搜並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什麼是雙酚A?雙酚A對身體有哪些影響?雙酚A真的會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嗎?如何減少雙酚A對身體的傷害?雙
國外治療ED竟有千年歷史,各種奇招,究竟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國外治療ED竟有千年歷史,各種奇招,究竟靠譜嗎?

「小兄弟」挺不起怎麼辦?中西方醫學大揭秘,為改善陽痿,他們竟做過這些事!說起勃起功能障礙(ED),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大家俗稱的陽痿,也叫「不舉」。其歷史悠久,為了能夠讓男人的「小兄弟」舉起來,醫學上對ED的研究史也頗為長久。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 天天要聞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近日,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劉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脫髮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經檢測,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