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保健局首任局長王敏清,在94歲高齡依然身體硬朗。50年未患感冒,身無三高,這位被譽為「紅牆御醫」的醫學大家,背後有著哪六大養生秘訣?讓我們一探究竟。
中央保健局肩負著為中央保健對象提供醫療保健、監督中央部門幹部的醫療管理,以及為黨和國家的關鍵會議及重要活動提供醫療衛生支持的重要職責。
王敏清,作為中央保健局的傑出醫生,於1954年成為保健組的成員,後來成為中央保健局首任局長,人們尊稱他為「紅牆御醫」。他在養生保健領域的經驗豐富,為我們提供了諸多寶貴的健康建議。
王敏清醫生自豪的表示自己50年未曾患過感冒,60年來體重維持穩定,心電圖與教科書上的一樣,並且從未有過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困擾。他表示:「許多年輕人的健康狀況都不及我,這是可以通過具體數據來證明的。」
「紅牆御醫」王敏清
王醫生身高170厘米,在21歲時他的體重為60公斤。無論是在物質充裕或是艱難時期,他的體重始終穩定地維持在60至64公斤範圍內。
他的牙齒健康,一生中從未有過蛀牙,82歲時仍保有24顆健康的牙齒。此外,他的血壓也始終穩定,每年的波動都十分微小。
2002~2016年王敏清15次年度體檢結果
然而,王老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出色的健康狀況,他即使已年屆88,仍然看起來宛如60歲之人,其背後則是他遵循的六大保健原則。
一、吃什麼無所謂,關鍵是要吃七八分飽
在古代,人們往往吃不飽,醫療條件也有限,但人們的身體素質卻相對較好。而現代人,吃得好、住得好、行得好,但身體素質卻越來越差,疾病越來越多。
這是為什麼呢?王老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吃得太多了。他指出,吃什麼無所謂,關鍵是要吃七八分飽。
如何把握七八分飽呢?王老建議,到下一頓吃飯前有飢餓感即可。如果下一頓前不太餓,就說明上一頓吃多了。
那麼,如何才能吃到七八分飽呢?王老提出了以下建議:
- 吃得少一點:每餐七分飽為宜,飯前喝湯,有助於減少食慾。
- 吃得雜一點:健康的飲食習慣應該是葷素搭配,以素為主。
- 吃得粗一點:長期單一細糧攝入容易導致營養失衡和消化功能減弱。此外,適量增加粗糧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皮炎、便秘等問題。
- 吃得淡一點:「淡」即是飲食清淡,限鹽、限油、限糖。
- 吃得慢一點:孔夫子說「食不語,寢不言」,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專一,吃飯就是一心吃飯,細嚼慢咽,慢慢品味,每口飯菜咀嚼30~50次會讓你更長壽。
七分飽,是健康養生的關鍵。只有吃得恰到好處,才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又不會造成負擔。
二、 「生命在於運動」!不動?那就死得快!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人人都聽過,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運動是健康長壽的重要保障。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從而預防疾病、延年益壽。
王老認為,多活動、不貪圖享受,才能保護身體功能,健康長壽。他本人堅持步行、堅持體力活動,78歲時仍能爬上22層樓。
如何運動?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走路時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並堅持做到有恆、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運動注意事項:
早上鍛煉的話別太早,等太陽出來後,大約9點到10點再去活動才是最明智的。很多人認為早晨空氣好,適合鍛煉,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即便是森林空氣質量也較差。
臨床病例顯示,冬春季節的上午八九時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此時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別一味追求苦練:很多老年人都認為,體育鍛煉有痛苦才有效果。這種「苦練」的運動模式,是老年人鍛煉中一種最危險的錯誤觀念。
三、睡好覺比吃好飯更重要
睡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動,是機體自我修復和調節的重要環節。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
睡眠時間:根據中醫理論,子時(23點至1點)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睡覺最有利於養陰。因此,晚上11點到次日早上7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如果做不到,也要保證每天至少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睡眠姿勢:「睡如弓」是傳統養生中推崇的睡眠姿勢。這種姿勢可以減少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讓人感覺輕鬆舒適。由於人體的心臟多在身體左側,向右側卧可以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
睡前注意事項:睡前應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卧室空氣清新、安靜、溫度適宜。睡前不要看刺激性的影視作品,也不要喝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睡前可以進行一些輕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入睡。
失眠的調理:如果出現失眠的情況,可以嘗試以下方法進行調理:
- 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的習慣。
- 睡前進行一些放鬆的活動,如聽音樂、泡澡等。
- 適當進行運動,但要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助眠藥物。
充足的睡眠是健康之本。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身體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充實。
四、出了問題就想靠藥物解決這是行不通的
王老認為,免疫系統是人體保衛系統,是和疾病打仗的。因此,他提倡「不要有點小病就吃藥、掛水」,而是要讓免疫系統去戰鬥,從而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疾病。
王老本人曾患喉癌,手術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聲帶。術後,他沒有選擇放化療,而是通過加強鍛煉、調理飲食來提高免疫力。最終,他成功戰勝了病魔。
王老的經歷告訴我們,免疫力是健康的根本。只有擁有強大的免疫力,才能抵禦外來病原體的入侵,維護身體健康。
如何提高免疫力?王老總結了以下三招:
- 補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腸道健康,從而提高免疫力。
- 多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 多喝水果茶:蜂蜜水、姜水、檸檬水等水果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 適度運動: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 戒煙限酒:吸煙和酗酒會損害免疫系統。
- 保持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可以促進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
五、老年人要有事兒干、找事兒干
「用則進,廢則退」,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老年人。退休後,如果整天無所事事,身體各項機能就會逐漸退化。因此,老年人一定要積极參加各種活動,保持身心活躍。
王老退休後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精力。他積极參加社會活動,將自己的養生保健知識分享給他人。他還經常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思維和言談都很敏捷。
老年人如何「玩」?退休後,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以下是一些推薦:
- 攝影:攝影可以鍛煉身體、親近自然、交友拓展,是一項非常適合老年人的活動。
- 唱歌:唱歌可以鍛煉心肺功能、提高記憶力、舒緩心情,是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 養花:養花可以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延緩記憶減退,是老年人休閑娛樂的好選擇。
在選擇活動時,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這樣才能堅持下去。
- 活動強度要適中,不要過度勞累。
- 注意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老年人要積极參与各種活動,保持身心活躍,才能健康快樂地度過退休生活。
六、曬太陽
養生,就是遵循大自然規律,保持身心健康。
人體是一個微觀的自然界,其運行規律與宏觀自然界息息相關。因此,養生要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四季變化。
該吃飯就吃飯,該休息就休息,人體有自然的生物鐘,在不同的時間段,身體各項機能都有不同的狀態。因此,要養成規律的飲食和作息習慣,不要過度熬夜或暴飲暴食。
多曬太陽,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增強免疫力。因此,每天應保證一定時間的戶外活動,適當晒晒太陽。
曬太陽注意事項:
- 選擇上午十點、下午四點左右曬太陽,此時紫外線較弱,不易損傷皮膚。
- 每次曬太陽時間不超過半小時,避免晒傷。
- 曬太陽時背光而坐,以免傷害眼睛。
王老推薦的養生之道
養生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想養生,必須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保持規律的生活:養成規律的飲食、作息、運動習慣,讓身體各項機能保持在最佳狀態。
- 保持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要學會放鬆,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 適當鍛煉:適當的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合理飲食: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 戒煙限酒:吸煙和酗酒會損害身體健康,要盡量戒煙限酒。
養生是一輩子的事情,要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