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隔壁住著一位錢奶奶,72歲了,但她還是會每天按時去公園運動。有時候慢跑,有時候打打太極,活動活動筋骨。有時候她還會打打球,年輕人看了都直呼錢奶奶身體好。
半年前的某一天,她突然感覺到腿疼,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以為是著涼了或者運動過量了,覺得在家歇個一兩天就能好。
誰知腿疼越來越嚴重,直到最終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在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她的膝蓋滑膜損傷十分嚴重,以後都不能再像之前那樣運動了。
錢奶奶很不能理解,不都說老年人要堅持運動,多運動對身體好嗎?怎麼自己一天沒落下,天天堅持鍛煉,最後卻成了這樣的結果?
長期靜養與天天鍛煉,哪個對身體更好?
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靜養好,有人認為天天鍛煉好。《新英格蘭雜誌》上曾刊登過一篇研究,在過去的5.8年里,研究人員隨訪了36383名平均年齡為62.6歲的受試者。
結果顯示,如果每天進行6.25小時的輕度鍛煉,比如做飯、走路、做家務等,可以將早死風險降低50-60%。哪怕每天只進行1個小時的輕度鍛煉,早死風險也可以下降40%。與之相反的是,那些每天坐9.5個小時以上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2倍多。
無獨有偶,去年歐洲心臟病學會的年會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涉及7047名平均年齡在85歲以上的老人,分析這些受試者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和那些長期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周至少步行一個小時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下降40%,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39%。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在《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中也明確指出,用任何運動來代替久坐,對人都有好處。
既然運動對人有好處,那為什麼錢奶奶卻受傷了呢?
其一,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節損傷或骨關節炎,此時再去鍛煉,尤其是跑步,很容易加劇損傷。
其二,可能是跑步的方法不對,比如跑步前沒有充分熱身,跑步的姿勢不對,跑步時間太長了等等。
堅持鍛煉,4個好處不請自來!
①改善心理健康
沒錯,鍛煉的同時還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鍛煉可以釋放內啡肽和多巴胺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提高人的情緒和幸福感。與之相比,長期靜養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和心理的不適,尤其會增加抑鬱或者焦慮的風險。
②降低肌肉流失速度
伴隨著年齡的上漲,我們體內的肌肉力量也會慢慢減少,等到60歲以後每年下降的速度為3-5%,當肌肉力量下降到30%以下時就會影響正常功能。運動則能夠幫助增強肌肉力量,降低肌肉流失速度。
③有助於睡眠
堅持鍛煉能夠讓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起到很不錯的調節作用,從而幫助身體建立良好的睡眠循環,很大程度上緩解失眠問題。
④提高抵抗力
運動能夠讓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還可以幫助控制體重、血壓、血脂和血糖等,從而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況,提高免疫力,降低各類疾病發生的風險。
中老年人多做3項運動,防病又長壽
①游泳
游泳作為一種低衝擊性的運動,對於中老年人而言十分適合。在水裡游泳時,身體的重量減輕,可以減少關節與骨骼的負擔。此外,游泳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與靈活性。
②散步
散步也很適合中老年人,因為散步對膝關節的負擔不會很大,還能起到鍛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散步能夠隨時隨地進行,沒有太大成本。
③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國的一項傳統武術,其主要特點是緩慢、流暢與控制呼吸。
太極拳不僅能夠提高靈活性和平衡,還能增強肌肉力量,有助於放鬆和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