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即正電子發射斷層及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成像系統,是PET和CT(計算機斷層顯像)這兩種設備和技術的同機整合的一體機。快速全身掃描一次可以同時獲得CT解剖圖像和PET功能代謝圖像,兩種圖像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產生1+1>2的效果:病灶的生物代謝信息及精準的解剖定位和結構,同時呈現在醫生面前,從而讓醫生對疾病的判斷更早、更快、更全、更准。PET/CT在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已平穩運行十餘年,但廣大患者朋友及醫師朋友對PET/CT依然不夠熟悉,了解不深,我們著重講解一下PET/CT檢查的「三個不能急,四個要留心」。
三個不能急
一、檢查時間不能急
PET/CT檢查根據不同的檢查目的使用不同的顯像藥物,這些顯像藥物在體內經過吸收,到達病灶,從而利用PET/CT儀器探測到這些病灶。就以最常用的FDG 來說,需要患者在檢查前進行禁食4-6小時,避免劇烈運動,有糖尿病的患者還要提前控制好血糖水平,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干擾檢查結果。因此通常需要到PET/CT檢查部門預約檢查時間,根據患者情況安排檢查時間。如果匆匆忙忙,不做充分準備,隨到隨查,不可避免造成一些干擾因素,影響檢查結果。
二、檢查候診不能急
首先到達PET/CT檢查部門,一般會有醫生詳細詢問病史,查看患者之前的病史記錄、影像學檢查等,有些患者不理解,心想:「我來就是讓你們查出我的病情,幹嘛還要問我呢,這不是浪費時間嘛」,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因為病情是不斷變化的,同樣的疾病影像表現不完全相同,同樣影像表現可能是不同的疾病,這就需要醫生了解相關的疾病發展過程,便於進行綜合分析。其次,注射顯像藥物後,通常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讓病灶充分吸收藥物達到最佳顯示效果,也不能因為心情焦急,隨意縮短等待時間。並且這個時間為了避免其他組織的過多攝取,一般還要患者保持安靜,不要隨意聊天、走動。因此檢查部門通常會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利於檢查的準備。
三、等候檢查結果不能急
患者經過這麼長時間,終於等到PET/CT檢查完成,有些患者就急不可耐的想了解檢查結果。這個也是不能急的。通過前面的漫長的準備、檢查過程,最後生成上千張檢查圖像,大概幾百兆的數據,這不是檢查的結束,而是從圖像分析得出有意義結果的真正開始。接下來需要有經驗的影像醫師逐步分析每張圖像,發現每張圖像中的異常變化,經過判斷,分析,得出準確的檢查結果。這個過程需要醫生花費一定量時間辛苦認真的工作。所以通常不會在檢查結束即給出檢查報告,另外為了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通常還需要另外的醫師複核檢查結果。所以,檢查結束後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拿到完整的檢查報告。
四個要留心
一、檢查前您空腹六小時以上了嗎?
在預約檢查時,大夫一定給您交待過要空腹六小時這個情況吧?確實,PET/CT檢查的原理是基於腫瘤細胞代謝葡萄糖能力遠高於正常細胞,需要檢查者在血糖較低的情況下進行,因此空腹六小時是很有必要的。如為糖尿病患者,還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控制血糖水平。
二、您向醫生交代病史了么?
如果您有疾病史,如有糖尿病、腫瘤、手術史或者藥物過敏史等,女性受檢者如正在妊娠期或哺乳期,需要和醫生進行交待,以便醫生做相應的處理。並帶上近期的檢查報告單和就診記錄,這樣醫生可針對病變情況在讀片時更有重點,尤其是腫瘤患者。
三、掃描時要盡量保持不動
在進行PET/CT掃描時需要個過程,大概要十幾分鐘,這時候檢查者應該盡量保持不動,根據醫生安排躺好在檢查台上。如果大幅度運動就會影響成像效果,醫生讀片時當然也就有困難。
四、掃描結束後別著急離開
掃描結束了,不要著急離開,因為有少部分人需要進行二次掃描,也就是醫生所說的「延遲掃描」,這種情況一般為醫生對第一次掃描顯示的病灶有疑問,等示蹤劑在人體代謝一段時間後,進行二次掃描進行鑒別。
PET/CT檢查覆蓋身體幾乎所有組織和器官,比常規檢查可能會提前發現異常病變,能夠較準確的探測人體各部位腫瘤,為臨床提供可靠依據,大大提高了腫瘤患者的存活率。
江西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PET/CT室簡介
江西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於2009年在江西省最早開展PET/CT檢查,並同時配備回旋加速器、多功能藥物合成器等一整套設備,是目前江西省唯一能自主生產、合成18F-FDG等多种放射性藥物的單位。目前檢查人數超過4萬人次,處於江西省絕對領先地位。江西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PET/CT醫師經驗豐富,診斷水平在省內領先,全國一流,配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
江西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是江西省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江西省保健學會核醫學分會的主委單位。2014年獲批國家衛健委核醫學專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是江西省唯一的核醫學住院醫師規範化考核基地。2019年獲得江西省唯一國家衛健委PET/MRI配置許可證(甲類)。近5年來,科室主持自然科學基金4項、衛健委科技計劃10項,主持編寫專業指南和共識各3項,編寫《PET/CT經典病例圖譜》專著1部,發表省級期刊以上論文30餘篇,其中近2年發表SCI論文9篇。
作者: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核醫學科 邵明岩
通訊員:樂熙文 羅珊
編輯:黃萌楣
審校:陳師睿
核發:謝濤
圖片: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