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手臂」結合虛擬現實遊戲,同濟醫院的這項研究運用人工智慧助力腦卒中康復

2023年05月13日20:07:03 健康 1875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鄧國歡

5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在國際卒中領域頂級期刊《Stroke》發表研究論文,題為《外骨骼機器人擬人運動訓練對腦卒中患者上肢康復隨機對照研究》,為腦卒中上肢功能康復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機器人輔助訓練方式。

腦卒中是危害我國國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和首要致殘原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隨著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科技逐漸應用於臨床,機器人+時代,醫生如何從臨床專家轉變為醫學科學家,運用科技創新去解決臨床醫療中「卡脖子」的難題,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黃曉琳教授說,「其實同濟人在66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盔甲手臂」結合虛擬現實遊戲,同濟醫院的這項研究運用人工智慧助力腦卒中康復 - 天天要聞

植入人工關節16後,患者右手能提20公斤重物

1957年,一位21歲的女孩因右肩關節的巨大腫瘤到同濟醫院骨科就診,因當時醫療技術限制只能選擇截肢。「對這樣的巨大腫瘤,我們能為患者做的就只有截肢嗎?做完截肢手術就算盡到醫生責任了嗎?」該院骨科王泰儀教授帶領團隊根據骨骼翻制石膏模型,摸索做成人工關節,成功植入女孩身上。16年後,王泰儀教授回訪小姑娘時,看見她在田裡勞動,右手還能提20公斤重物。

「盔甲手臂」結合虛擬現實遊戲,同濟醫院的這項研究運用人工智慧助力腦卒中康復 - 天天要聞

植入人工關節16後,患者右手能提20公斤重物

66年後的今天,從手工訂製的人工關節到智能製造的醫用機器人,該院已經形成「基礎研究—轉化醫學—產業轉化—臨床應用」的全鏈條,臨床科研每向前一步,患者將獲益一大步。

上肢運動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康復的重點難題之一,基於運動再學習原理的高強度訓練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獲得活動依賴可塑性,也就是一個動作只有不斷重複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激活腦神經重塑,達到康復臨床療效。但單純依靠康復治療師進行一對一的訓練,效能低,患者的依從性差,恢復效果也不理想,這讓許多患者對治療產生消極情緒,甚至選擇放棄治療。

「當下,我們面臨著和當年王泰儀教授一樣的拷問,我們還能為患者做的是什麼?」黃曉琳教授說,「患者的需求就是推動我們不斷創新的動力。」

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將醫工、醫理相結合,發揮跨學科優勢,多年來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與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醫療裝備學院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合作與學科交叉融合,並組建了醫工結合研究團隊,研發出智能康復機器人。應用「盔甲手臂」結合虛擬現實遊戲,患者可以邊「玩」邊進行康復訓練,這使得康復訓練不再枯燥單調。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結合,能根據患者的病情,提供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同時還能反饋訓練效果,這讓患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能更加輕鬆地堅持康復治療。

「看到一個個患者在智能機器人的引導之下,從模擬拿筷子、取杯子,最終過渡到能自己吃飯、喝水、走路、上下樓梯,作為醫生,我們倍感欣慰。」黃曉琳教授說。

「盔甲手臂」結合虛擬現實遊戲,同濟醫院的這項研究運用人工智慧助力腦卒中康復 - 天天要聞

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外骨骼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

目前,在康復領域投入臨床使用的機器人以外骨骼機器人為主。此外,還有外科手術機器人,自動穿刺機器人、人工智慧閱片系統、即將進入臨床試驗可工業化批量生產的人工膀胱,以及正在研發的青少年脊柱側凸康復機器人等。「機器人+大康復」的能量正在醫療領域廣泛運用,幫助患者完成一個又一個治療心愿,實現一個又一個康複目標。

醫學創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面對空前激烈的科技制高點競爭,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原創性、引領科技攻關;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國家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產醫融合、突圍高端,一個接一個地攻克「卡脖子」難題,讓更多 「中國智造」惠及更多百姓。

(同濟醫院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它是女性衰老的開關,卻被你每天反覆「虐待」 - 天天要聞

它是女性衰老的開關,卻被你每天反覆「虐待」

今天是母親節。在這個充滿溫暖與愛的日子,我們想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致敬每一位母親——講講女性身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卵巢的健康。卵巢,雖然低調小巧卻承載著女性生育與健康的諸多關鍵使命,它像是女性身體里一個神奇而精妙的「生命花園」,既孕育著生命的種子,也影響著女性的生理平衡與美麗。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個了...
女性更應多吃它!一碗湯幫你美容養顏補氣血~但你頓頓離不開的它,卻有致癌風險 - 天天要聞

女性更應多吃它!一碗湯幫你美容養顏補氣血~但你頓頓離不開的它,卻有致癌風險

生活中一些人群比較排斥吃肉認為吃肉會導致肥胖不利於身體健康但其實合理攝入肉類更有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女性,更應充足吃肉每天吃多少肉合適?哪些肉相對來說更推薦食用?一起來看看吧~01就沖這4點女性也一定要多吃肉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鐵:肉類是血紅素鐵含量較為豐富的食物,在補鐵方面吸收率較高,有證據表明,增加...
早上能吃香蕉嗎?一文說清真相與講究 - 天天要聞

早上能吃香蕉嗎?一文說清真相與講究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房間,飢腸轆轆的你打開冰箱,目光落在一串金黃的香蕉上,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疑問:「早上可以吃香蕉嗎?」有人說香蕉是早餐的絕佳選擇,有人卻認為早上空腹吃香蕉不健康。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藏著不少學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探
全國中醫藥創業者的家——高久恆說藥材產業服務平台 - 天天要聞

全國中醫藥創業者的家——高久恆說藥材產業服務平台

高久恆說藥材中醫藥產業服務平台--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大的中醫藥行業創業(奮鬥者)平台「高久恆說藥材」中醫藥產業服務平台(聯盟),成立於2019年4月,由安徽佰惠堂葯業有限公司、亳州市順森葯業有限公司、亳州廣恆中醫有限公司等多個行業企業發起成立
「肺幾乎消失」是氣胸的典型影像學表現!高發於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肺幾乎消失」是氣胸的典型影像學表現!高發於這些人群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曹宇悅)近日,「高三學生突發胸悶,經檢查左肺幾乎『消失』」的話題引發關注。5月10日,專家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有肺部基礎疾病的人群、體型瘦高的青春期人群、長期吸煙者、有既往氣胸病史者、特殊職業人群(如潛水員和高空作業人員),都是氣胸的高危人群。「體型瘦高的青春期孩子(...
民法典中的衛生健康權責 | 民法典宣傳月 - 天天要聞

民法典中的衛生健康權責 | 民法典宣傳月

民法典中的衛生健康權責清華大學法學院 申衛星民法典作為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成就,是回應現實問題、指導社會行為的重要指南。民法典通過明晰醫患雙方權利義務、規範醫療執業行為、完善醫療責任制度,為醫患雙方建立了更加公平、理性和法治化的互動框架。患方視角法律保障更清晰 權益維護更有力設立人格權編,為患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