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沒看見手機上說嗎?盡量少吃大豆油,你們年齡大了,應該把錢花在健康上,我之前不是給你買了橄欖油嗎,你怎麼不吃的呢?是不是都過期了」。王女士苦口婆心的勸說自己的父親。
「我和你媽都吃了一輩子大豆油了,也沒看健康出現什麼問題。再說了,你買的那個橄欖油我也吃不習慣,我們還是喜歡吃大豆油,覺得有油香味兒」。
「爸,我這不是為了你的健康考慮嗎? 你要是吃不習慣橄欖油,我就再給你買點玉米油吧,那個對心腦血管好」。
王叔叔看著一臉認真的女兒,無奈的點點頭說道:「好吧,你買吧,我們把家裡那半桶大豆油吃完,以後就不吃大豆油了」。
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是王叔叔一直認為大豆油是於健康無害的,於是他給做醫生的老同學打了一個電話詢問起此事,沒想到得到的結果與女兒說法截然相反,那麼大豆油是否對健康有害呢?我們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專業知識帶你了解,大豆油是否有不健康因素?
王叔叔的同學告訴他,大豆油其實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植物油脂。只要正確食用它,不僅對健康無害,還對身體有益處。
1.大豆油有害論出自於哪裡?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說大豆油不健康呢?這種理論來自於哪裡呢? 大豆油是一種用大豆加工而來的植物油脂。其實大豆的出油率其實並不高,如果採用傳統的壓榨手段,那麼大豆的出油率只能達到16%-24%左右。
因此後來就出現了浸出油的製作工藝,而大豆油的不健康論就是由這種工藝而引出的。
那麼什麼是浸出油工藝呢?它又為什麼不被大眾所接受呢?
傳統的壓榨工藝屬於物理手段,而浸出油工藝屬於化學手段。在浸出油工藝的進行過程中,會採用溶劑油對原料進行浸泡,從而起到出油率高的效果,但是一旦使用化學手段就不可避免會出現有化學殘留的可能。
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食用大豆油的主要原因,其實一部分人對這種工藝有了解,但是了解的比較片面,從油脂的質量檢測方面來看,每1公斤大豆油只有不到10毫克的溶解劑殘留。
而這些溶解劑在烹飪的過程中還會揮發一部分,對人體的傷害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綜上所述,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浸出大豆油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2.你是否了解大豆油的營養價值
我們都知道食用豆製品有利於健康,我們常見的豆腐、豆皮當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對健康非常有好處。那麼食用大豆油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食用大豆油對女性非常友好,它能夠起到一部分美容養顏的作用,這是因為大豆油中維生素D的含量非常的豐富。這些維生素D能夠隨著人體的代謝,滋潤肌膚,延緩皮膚衰老。
其次,大豆油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適量的食用大豆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功能。
因為大豆油裡面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以及亞油酸和油酸,這些物質進入到身體內後會將體內的膽固醇分解排泄,從而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最後大豆油還有益智健腦的功效,眾所周知大豆裡面含有大量的豆類磷脂。而這種豆類磷脂非常的寶貴,它被人體吸收後可以直接營養人體的大腦,增加大腦細胞的活性程度,同時增強人的記憶力,起到益智健腦的作用。
3.大豆油的這些弊端,你需要了解一下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大豆油是有很多好處的,但是作為一種很多家庭餐桌上常用的油脂,大豆油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項,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比如,品質上乘的大豆油是呈淡黃色的,但是由於大豆油當中含有一部分的磷脂,所以它容易發生酸敗的情況,因此,我們常見的大豆油保質期都只有1年。如果在食用大豆油的過程中發現大豆油的顏色越來越深,那麼就說明大豆油已經開始進入酸敗的過程,應儘快食用完,不應該再繼續存放。
再如,生榨的大豆油會有很大的豆腥味,因此,在食用的時候很多人習慣把大豆油「熬熟」,這個過程可以將豆腥味去除,而且方便下次繼續食用。但是要注意一點,經過高溫加熱之後的大豆油不易被長期儲存,在與空氣中的水分充分接觸後,大豆油容易發生酸敗的反應,因此需要儘快食用。
在充分了解了大豆油的利與弊之後你會繼續選擇大豆油嗎?其實在合理食用的情況下,大豆油對健康是完全沒有害處的,而接下來的三種油脂則需要我們格外注意。
二、注意!這三種油才應該少吃!
油脂是我們日常飲食當中的必需品,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里認為,多放一些油脂菜肴才會更美味。其實不然,下面這三種油脂一定要注意控制攝入量。
1.人造油脂
人造油脂是一個範疇,它通常包括起酥油、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精鍊植物油等等。 這一類油脂經常出現在精加工食品里,在一些蛋糕和零食的配料表裡經常會出現。
那麼為什麼這一類油脂不能多吃呢?
這是因為這一類油脂裡面會含有反式脂肪酸。眾所周知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曾經有國外的專家形容反式脂肪酸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
因為它很難被人體接受和消化,一旦人體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勢必因為不易消化,在人體內累積。而這些反式脂肪酸喜歡在人體的腹部堆積,引起腹部脂肪超標,導致肥胖的發生。
不僅如此,這些反式脂肪還會攻擊人類的血管,造成血液內的膽固醇升高,長時間的累積後,就會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
2.動物油脂
餐桌上常見的動物油脂有豬油、牛油等,在我國的一部分地區現在仍然保持著主要食用動物油脂的傳統,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健康的。
大部分動物油脂裡面都含有一種物質,叫做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對人體血管的危害很大,長期超量食用容易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因為飽和脂肪酸喜歡附著在血管的內壁上,造成血管狹窄,引發高血壓、冠心病等問題。同時它們還喜歡附著在肝臟上引起脂肪肝等疾病。
因此,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應該盡量的減少食用動物油脂的次數。
3.反覆高溫加熱的油脂
反覆高溫加熱的油脂在們的餐桌上也比較常見,很多家庭喜歡吃炸食,在油炸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油,很少有家庭會把這些廢油倒掉,大部分會選擇繼續食用,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這是因為食用油在高溫的情況之下會發生一種「劣變」,產生一種叫做丙烯醛的物質,這種物質可能會誘發肺癌。
還有一點是,在油炸烹飪的過程中,會發生水解反應,油炸物當中分解出的水分會在油中被溶解,產生一部分脂肪酸。
這些脂肪酸會讓食用油更加容易變質,產生毒害物質,因此,反覆高溫加熱的油,不建議再進行食用。
沒想到在選擇食用油當中有這麼多的禁忌,那麼我們要怎樣健康的食用油脂呢?
三、了解一下,怎樣健康地食用油脂!
關於健康食用油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食用量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當中給出的數據,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油脂量應該控制在25到30克左右,如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羹匙來做比較,大概是每人每天2-3匙食用油。
2.注意烹飪溫度
在對食物進行烹調時,食用油的溫度最好控制在60-80度左右,這樣不僅可以保留食物的營養,還能夠很大程度上保留油脂本身的營養。如果烹飪的時候油脂溫度超過120度,則會有產生致癌因子的風險。
3.注意選擇多樣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選擇食用油的時候,應注意選擇的多樣性。盡量少吃或者不吃人造油脂,動物油脂每月吃2-3次為宜。選擇植物油脂時,可準備2-3個品種交替食用,保證營養均衡。
總之,在對於食用油脂的選擇上,我們應該從科學、健康的角度出發。更加關注油脂對健康的影響,而非完全偏重於口感。
參考資料:
【1】大豆油不飽和脂肪酸熱致異構化機理友產物 安全性分析農產 品 加 工研究所研究2013.5
【2】大豆油流通質變規律潛在風險研究 食品科學 2008.4 儲洋洋
【3】大豆油生產中生物及化學性危害的分析和控制 藏小丹‚牟光慶
(大連工業大學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2020.3.5
【4】豬油真的百害無一利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馬冠生 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