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患者生命底線!這家醫院裡,有醫生才剛支援外地歸來就投入重症「主戰場」

2023年01月13日18:02:05 健康 1383

守住患者生命底線!這家醫院裡,有醫生才剛支援外地歸來就投入重症「主戰場」 - 天天要聞

近日上海急診就診高峰逐步放緩,救治工作的重心轉向「降死亡、防重症」。危急重症救治的「主戰場」上,醫護團隊奮力奔跑,為患者爭取每一分生的希望。

記者從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獲悉,醫院充分發揮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在「大上海保衛戰」積累的寶貴經驗,專業規劃,應對有序。在原有分級分流轉診原則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重症監護,加快重症患者收治、轉診速度,採用「一人一方」的救治指導,切實增加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

每分每秒都在與「死神」賽跑

急診和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倩是「主戰場」中的主心骨。在每日全院大交班前,她一定會帶著重症隊伍進行每日查房,她對每個重症患者情況瞭然於胸。而重症「戰場」上,每位醫護都已「陽過」,卻沒有一個退縮。還在哺乳期的陳敏,將幾個月大的孩子斷奶,送回了老家;「拚命三郎」諸炳驊剛退燒就回到工作崗位,並一再推遲了婚期……

守住患者生命底線!這家醫院裡,有醫生才剛支援外地歸來就投入重症「主戰場」 - 天天要聞

「通過肺泡灌洗可以查出一般痰培養查不出的病原體、細菌……部分重病人因為免疫屏障被破壞,本來靜默在體內的病原體、細菌也會發出來,」王倩說,「我們要儘早調整用藥,為他們儘可能搶奪時間。」看著一個個危重症患者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近一個月了,這個統管急診重症區的「鐵娘子」臉上終於有了笑容。

「戰場」上,每名重症醫師都是三頭六臂的多面手,除了擅長膿毒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多發傷、各類中毒等多種危急重症的診治搶救,還能獨立完成人工氣道建立、動靜脈穿刺置管、呼吸支持、血液凈化、血流動力學監測等重症醫學的常規操作技術以及超聲等各種輔助檢查。

「目前東院重症監護室有2位患者正在進行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治療,對於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體外呼吸與循環,為他們打開了生命之門。等到患者能順利離線,意味治療最終成功。我們竭盡全力,不放過任何一個挽救生命的可能。」歐陽洋副主任醫師說。

剛操作好ecmo,歐陽洋又在指導護士幫助一位87歲患者進行俯卧位通氣。「俯卧位通氣對改善患者通氣質量至關重要,但也要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本身一側肺功能就有問題,俯卧通氣效果可能不如側卧。」查房結束,他為年輕醫生和護士們講解俯卧通氣改善通氣質量的原理。

定點醫院積累寶貴經驗派用場

曙光西院十樓重症監護室里,急診和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淑芳帶領團隊組織搶救:老年患者突然氣道大出血,「側卧位,吸引器吸引……準備氣管插管」醫護團隊迅速反應、密切協作,通過局部止血和全身止血藥物結合運用,又一次把患者從危險邊緣拉了回來。

「現在監護室里13張床和17張亞重症床都滿員,這樣的搶救每天都會有幾場。監護室一共5位醫生都經歷過感染,高峰時大家就咬緊牙關硬扛。」副主任醫師張濤正在對一位即將拔管的患者做評估,他剛剛經歷了近50天的支援外地工作,回到上海隔離一結束,就投身另一個戰場。「我們有做定點醫院時的寶貴經驗,這波高峰來臨時,全院就迅速回到備戰狀態,床位統一管理,保證患者轉運效率,保證設備藥品供應,給重症患者的救治贏得了寶貴時間。」

守住患者生命底線!這家醫院裡,有醫生才剛支援外地歸來就投入重症「主戰場」 - 天天要聞

不大的監護室里,護理姐妹們腳步穿梭在各個床位間。定期的俯卧位通氣是對他們體力的考驗,通常需要5-7個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一次下來汗水都會濕透衣衫,一天下來,這樣的操作往往需要幾十次。

而外科重症醫學科(sicu)副主任施榮,剛結束援藏工作,經過短暫休整就投入到重症「戰場」中,「目前外科監護室里大多是內科重症患者,全院統一安排,我們都是『重症人』,義不容辭。近幾天情況逐漸平穩,床位周轉也快起來了。」

重症肌無力患者因重症肺炎進來的,一開始預後並不樂觀,但老先生非常配合治療,對醫護完全信任。昨天已成功拔管,現在各種指標都恢復得很不錯,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振奮。施榮道出大家的共同心聲,「有醫生護士的堅持、有患者的配合信任,我們相信能打贏這場新冠病毒的硬仗!」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體內有癌,吃飯先知?吃飯若是出現3個異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 天天要聞

體內有癌,吃飯先知?吃飯若是出現3個異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咱們要聊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關乎大家的健康呢!在日常生活中,進食時的一些異常情況,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這可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搞不好就是癌症在悄悄靠近。可不是嚇唬大家,這可是真真切切
醫生疑似飲酒上班?院方通報 - 天天要聞

醫生疑似飲酒上班?院方通報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長壽區人民醫院訂閱號」5月4日發布情況通報稱,當天,有群眾反映我院醫生李某某疑似飲酒上班的情況。我院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調查核實。目前,李某某正在接受相關調查。我們將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我院將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感謝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支持...
巴蜀映巷: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熱鬧啟幕 - 天天要聞

巴蜀映巷: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熱鬧啟幕

5月3日,位於凈月高新區的巴蜀映巷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由巴蜀映巷攜手吉林省康復養老聯合會合力打造的「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在這一天正式啟幕。此次活動以「傳承國粹,健康同行」為主題,致力於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活動為期3天。一大早,巴蜀映巷就迎來了眾多滿懷期待的市民,他們有序排隊,渴望得到資深中醫專家...
高血壓最怕缺鉀?5種癥狀暗示你缺鉀了,日常多補充4種高鉀食物 - 天天要聞

高血壓最怕缺鉀?5種癥狀暗示你缺鉀了,日常多補充4種高鉀食物

王阿姨今年65歲,平時除了照顧孫子,喜歡出去跳跳廣場舞,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但最近她感覺自己身體明顯不對勁,跳舞沒幾分鐘就累得氣喘吁吁,有時候還頭暈腿軟。「難道年齡大了真的不行了?」她心裡犯嘀咕。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癥狀都是因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著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