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2022年10月09日09:03:49 健康 1279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人體在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各項機能就會慢慢衰退,有些體質差的人就會生病,生病之後就需要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系列下來,最終的結果就是拿點藥物幫助自己減輕病痛的折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餐桌上的飲食越來越多樣化,聽這樣的飲食容易使自己的血壓慢慢升高,現在高血壓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而他也慢慢趨向於年輕化,得了高血壓之後就需要長時間服藥,才能使自己的血壓趨於平穩。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吃降壓藥主要有三個原則,血壓降到正常合理的範圍之內,藥效能夠在體內維持較長的時間,一天只需吃一次就可以,三是能夠平穩降壓,血壓在24小時內都能保持比較平穩,不會出現過高或過低波動過大的情況。

但是我們身邊一些中老年患者在服用一些短效或者臨床非首選的降壓藥時,不但不利於身體臟器的保護,而且血壓還可能會出現大幅度波動,血壓波動越大,心腦腎炎等靶器官的損害也就越大,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三種常見的降壓藥,因為副作用過大,已經被淘汰了,但是仍有很多高血壓患者在長期服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是哪三種降壓藥。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01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1、利血平和其復方製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服用過復方利血平片北京降壓0號,利血平這個藥物不但能抑制中樞神經消耗外周交感神經末梢的兒茶酚胺,還能增加胃酸分泌引起嗜睡,口乾反酸燒心等不良反應,尤其是長期或大量服用時也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這個藥物只有降壓的作用,對心腦腎等靶器官沒有保護作用,禁忌還特別多,包括活動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嚴重腎功能障礙者,抑鬱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高尿酸血症或痛風者都不能服用,而高血壓患者在臨床上,往往會合併一些併發症,這就會給用藥帶來了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現在不推薦服用利血平片,作為高血壓治療的一線用藥。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2、硝苯地平普通片:硝苯地平片藥效作用強,半衰期短,清除率高,起效快,服用後15分鐘就能起效,就是因為起效快藥效作用強,在服用後血壓會快速下降,從而容易導致大腦血流灌注不足,造成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情況嚴重的可能會誘發腦血栓。

硝苯地平半衰期短,所以藥效在體內的維持時間也比較短,高血壓患者一天需要吃好幾次,才能保證藥效長久,服藥非常不方便,特別是老年人經常會出現漏服旺福的現象,這樣血壓就會忽高忽低,很容易引起血管內皮損傷,不利於血壓的平穩。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所以硝苯地平現在不再用於常規高血壓的治療,已經逐漸被硝苯地平緩釋片或控釋片取代,緩釋片和控釋片有獨特的胃腸膜控制技術,和零級釋放模式,可以使藥物在24小時內都保持均勻釋放,從而能夠達到長時間控制血壓平穩。

3、復方羅布麻片:這種藥物是一種復方製劑,含有多種中藥和多種西藥成分,具有降壓作用的是氫氯噻嗪和雙肼屈嗪,而雙肼屈嗪只是一種單純的血管擴張劑,對心腦腎等靶器官沒有保護作用,不但會導致心率增快,長期服用還會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程度的損傷。

還可能會引起狼瘡樣皮膚改變,所以現在不推薦用於常規的降壓治療,為了安全起見,建議正在服用硝苯地平片,復方羅布麻片,含利血平復方製劑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物。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02

高血壓的發病誘因有什麼?

1、肥胖:肥胖是高血壓的常見危險因素之一,體重越胖需要更多的血流量為細胞和組織提供氧氣和營養,隨著血管中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動脈內的壓力也隨之增加,肥胖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膽固醇,糖尿病關節炎,慢性腎臟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許多其他疾病。

2、缺乏足夠的運動:久坐不動,缺乏足夠運動的生活方式,會使高血壓的風險更高,運動會增加人體動脈的血流量,進而導致天然激素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激素有助於放鬆血管,最終降低血壓,體育鍛煉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進行30分鐘鍛煉,有助於預防高血壓。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3、壓力大:壓力不會直接導致高血壓,但可能導致反覆的血壓升高,最終可能導致高血壓在壓力,下身體釋放的激素會使心臟肌肉緊張,還會增加心率,收縮血管導致高血壓增加患心臟病、胸痛心律不齊的風險。

4、高鹽攝入:飲食中的鹽過多是高血壓的另一個常規因素,過量鈉會使身體保持更多體液,還會使動脈收縮,這兩個因素都會導致血壓升高,減少飲食中鹽的攝入,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水平,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攝入5克的鈉鹽,但是我國居民卻每天攝入8~15克的鈉鹽,所以說這是高血壓的一大因素。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5、鉀攝入量過低:飲食中鉀含量過少也會使高血壓的風險增高,鉀是一種重要的礦物質,有助於平衡細胞中的鈉含量,鉀攝入量低,會導致血液中鈉的積累過多,導致高血壓,鉀也可能引起動脈平滑肌細胞鬆弛,從而降低血壓,增加鉀的攝入量及低鈉飲食,對保持正常血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6、維生素D缺乏症:維生素D可改善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對心臟正常運轉至關重要,缺乏維生素D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維生素D抑制酶促過程,這個過程可收縮動脈並導致高血壓,某些慢性病也可能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03

現在一般服用的降壓藥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可歸為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

1、利尿劑:常用的有氫氯噻嗪,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合併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合併心衰和老年人高血壓有較強降壓效果,主要不良反應是低鉀,影響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謝。推薦小劑量,痛風病人禁用。

2、β受體拮抗劑:常用的有美托洛爾,使用於不同程度高血壓病人,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病人或合併心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者,主要副作用是引起心率減慢和一些影響生活質量的不良反應,急性心力衰竭、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病人禁用。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3、鈣通道阻滯劑(CCB):常用的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降壓起效迅速,降壓療效和幅度相對較強,主要缺點是開始治療時有的鈣通道阻滯劑可能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紅、頭痛、下肢水腫等,有的鈣通道阻滯劑不宜在心力衰竭、竇房結功能低下或心臟傳導阻滯病人中應用。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降壓起效緩慢,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少尿蛋白的作用,對肥胖、糖尿病和心臟、腎臟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病人具有較好的療效。

提醒:這3種降壓藥已被淘汰,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吃,建議及時更換 - 天天要聞

5、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常用的有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等,降壓作用起效緩慢,但持久而平穩。直接與藥物有關的不良反應較少,治療對象和禁忌證與ACEI相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喊你來減肥 一起「享『瘦』生活」 - 天天要聞

國家喊你來減肥 一起「享『瘦』生活」

自2024年6月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多部門正式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行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體重管理"議題已引發廣泛討論,成為社會關注熱點。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顯著提升,科學管理體重、維護體態健康逐漸成為全民共識。
七旬老人胃腸「越獄」腹壁撕開31厘米 醫生妙手修補成功 - 天天要聞

七旬老人胃腸「越獄」腹壁撕開31厘米 醫生妙手修補成功

兩年前,七旬老人張阿姨因多次腹部手術後腹壁形成長達31厘米的切口疝,腸管、胃等臟器「越獄」脫出腹腔外,在皮下形成「第二腹腔」生活備受影響。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疝與腹壁外科團隊多學科協作,最終成功修復。該院疝與腹壁外科主任鄭燕生強調:「腹壁切口疝早期易被忽視,但拖延治療將導致手術風險倍增,患者需抓住黃...
早睡1小時,變化有多驚人?第一個就沒想到 - 天天要聞

早睡1小時,變化有多驚人?第一個就沒想到

1.早睡一小時,躺著就能瘦瘦瘦! 一項來自26個國家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睡得晚和睡得少都與全身肥胖和腹部肥胖風險增加有關。習慣晚睡,還必須早起的人,胖上加胖。簡單來說,睡眠與肥胖的關係是:睡得少,吃得多;睡得多,吃得少。早睡,只要早睡1小時
今天起,戴手套!戴口罩!(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聞

今天起,戴手套!戴口罩!(不是所有人)

近日一名乳腺癌患者發布了視頻提醒大家關注購物小票中含有雙酚A可能會影響生殖發育並致癌該內容登上了熱搜並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什麼是雙酚A?雙酚A對身體有哪些影響?雙酚A真的會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嗎?如何減少雙酚A對身體的傷害?雙
知名歌手睡覺時離世,原因曝光!有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知名歌手睡覺時離世,原因曝光!有醫生提醒……

5月7日凌晨,成都歌手杉籽伽發文,稱「我的好朋友苟偉先生於今日(6日)下午離世,願你一路走好」。隨後,歌手張傑、袁成傑也發文悼念苟偉:不少網友猜測,苟偉生前飽受抑鬱症困擾,死因可能與抑鬱症有關。苟偉的圈內好友林俊宇闢謠,苟偉並非網傳抑鬱症自
指南首選療法竟會促進腫瘤生長! 癌症患者慎用「升紅針」 - 天天要聞

指南首選療法竟會促進腫瘤生長! 癌症患者慎用「升紅針」

貧血是腫瘤治療中的一個常見問題,而EPO是目前《CSCO腫瘤相關性貧血臨床實踐指南(2024)》中最高級別推薦的首選治療方法。然而這一腫瘤相關貧血治療的首選方法卻存在一個重大隱患——可能促進腫瘤生長。近期斯坦福大學一項研究發現,EPO竟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