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養五臟,這樣吃最滋補!關係到你每天的飲食健康

2022年10月08日14:54:16 健康 1065

五穀養五臟,這樣吃最滋補!關係到你每天的飲食健康 - 天天要聞

五穀雜糧養人,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但如何吃,就是一門不得不講的學問了。比如:小米的粥油不要撇掉;新糧比陳糧更有生命力;小米養脾,大豆養腎,大米潤肺,小麥養心,高粱養肝...


現在的人,經常每餐都是大魚大肉,卻忽略了多吃五穀食物。吃五穀食物可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增強胃腸道的蠕動能力。幾千年前,中醫就指出:「五穀養五臟。」那麼,如何有針對性地滋補五臟呢?


五穀養人因其是「種子」


對於人來說,不吃五穀生命可以延續,因為可以選擇的食物很多,但想要健康飲食、健康生活,則必須要經常吃五穀。五穀是大米、小米、高粱、小麥、豆類等種子的總稱。


黃帝內經》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五穀從種植到收割,根系吸收大地的營養,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天地的精華,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是為了養育這些種子,所有的營養最後都集中到了種子身上。因此,五穀是最有營養的,五穀的營養也是最全面的,因為一粒種子就是一個生命。


五穀養五臟,這樣吃最滋補!關係到你每天的飲食健康 - 天天要聞


維持人的生命,僅僅靠蛋白質和脂肪是遠遠不夠的,中醫認為,最主要的還是靠有生命力的種子,種子是生命力的源泉。中醫的所謂吃五穀,其實就是吃各式各樣的種子。除了食用外,中醫裡面也有很多種子入葯,比如車前子、枸杞子、覆盆子等。


有些所謂的營養學家宣傳「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的「健康理念」是錯誤的,人要想獲取全面的營養,就必須吃五穀。


一谷養一臟各有側重


五穀雖然都含有很多營養,但也各有偏性,中醫認為五穀所入的內臟是不同的。在中醫的觀點中,五穀所入的五臟不同,各有側重。所以在飲食上,也各有側重。


小米重養脾。小米是五穀之首,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是進補的「上品」。粥油具有保護胃黏膜、補益脾胃的功效,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煮小米粥時,新米的補益效果比陳米好。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五穀養五臟,這樣吃最滋補!關係到你每天的飲食健康 - 天天要聞


黑豆重養腎。豆類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能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特別適合腎虛的人食用,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潤肺。大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潤肺、除煩渴的作用。古代的養生家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同時,常喝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髮,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皮膚乾燥等不適。


小麥重養心。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躁,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每天早中晚服用。


高粱重養肝。高粱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麵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


本文合作作者:若 琦

編輯:大 V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 天天要聞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今天進入立夏節氣象徵著春天的告別與夏日的開啟然而立夏並不等於入夏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為夏季開始所以瀋陽離真正的夏天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近日冷暖空氣在天空下展開拉鋸戰把日子切成了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明天沈城是多雲有時晴的天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 天天要聞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著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