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口吃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2022年10月07日02:38:36 健康 1537

矯正口吃,我們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對於要矯正口吃的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兩個字,「認知」。


因為,我們做一件事情,或者說我們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我們腦子裡得有東西,即,觀點、框架、系統、流程、方法論等。


這些是什麼?


這些是知識,是認知。


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腦子裡沒有這個東西,我們如何去做成一件事情。第一步不知道怎麼做,第二步不知道怎麼做,第三步不知道怎麼做。


就會胡亂做,或者,就會只針對錶面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現象去做。這些都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正如我們矯正口吃一樣,它絕不是解決一個難發音就可以的問題,也不是解決所謂的換氣難的問題,更不是解決心慌、緊張的問題。


這些,都是口吃呈現出的表面的現象問題而已。


如果,你只針對錶面去入手,那麼,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講,別說你解決不了它們,就是你能解決它們,那麼,新的表面問題還會出現。


要知道,所有的表面的問題都是從根上延伸出來的。


所以,我經常講:要解決問題,我們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矯正口吃,解決的不是一個現象問題,而是一個系統的問題。


這句話,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1


認知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成功,是認知決定的。


一個人的失敗,是認知決定的。


要知道,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它們只是一個結果。而結果是從哪裡來的?我經常給學員們說:結果是從我們的動作中來的。即,動作生結果。


那麼,動作是從哪裡來的?


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會做一個動作或者行為?這個是從哪裡來的?


是不是從我們腦子裡發出的指令來的?


而這個指令是從哪裡來的?


是不是從我們的思維深處,也就是認知里發出的?


比方說,今天武漢下雨了,你要出門,你會帶上雨傘。


那麼,我請問,是什麼讓你有帶雨傘的這個動作?


是不是你認知里發出的信號?


認知是什麼?


認知既是生活中的常識,又是看待問題的高度和角度。


同樣,這幾天很多地方都是降溫了,我們是不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穿上厚一點的衣服?


那麼,我請問:是什麼讓你添加厚衣服的動作?


是不是也是認知發出來的常識的信號和信息?


同樣的道理,我們矯正口吃也是一樣,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訓練時間短的,付出少的,容易的?


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矯正口吃就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也會有不同的動作和結果。


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選擇動作和不同的結果?


是不是跟他們腦子裡的東西有關,也就是他們的認知有關?


為什麼我寫文章很少寫矯正口吃的方法,而是寫很多的認知?


是因為,你要用對的矯正口吃的方法,首先,你得有正確的認知來支撐,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知,你只有正確的方法,你是走不遠的。


換句話說:好的東西,對錯的人來說是一種壓力。


#2


先有知識,再有練習


我時常會想起我的學生時代,那個時候的我們都知道要好好學習。那時候的我們都是每天跟知識和練習打交道,最後跟考試來檢驗我們掌握的程度。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就是,是先有知識,還是先有練習?


很明顯,沒有知識怎麼去練習知識?


所以,我們成長的第一步首先是往自己的腦子裡裝知識,再去理解和練習,通過練習,不斷地練習,最終融合成自己的一部分。


最後,通過考試來驗證自己的掌握程度。


那麼,假如說,你是學了語文的知識,而你要解決數學的試題,你需要解決數學的試題的方法,我給了你解決試題的公式,請問,你能解決掉這個試題嗎?


也就是說,我只給你提供公式,剩下的就是你只要套公式就能解決試題,請問,你會套嗎?


答案是你依舊是解決不了問題。


為什麼?


因為,你不理解這個公式呀,你不知道這個公式是代表什麼呀,你更不知道這個公式的邏輯是什麼?


請問:你如何解決?


要想用好這個公式來解決這個試題,我們是不是要先學會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它都代表了什麼,它的邏輯是什麼?


而這些是什麼?


是不是知識?是不是認知?


我們矯正口吃也是這樣,你對矯正口吃和選擇的認知到底對不對?


我不知道。


這個,你自己去品。


#3


成功,是有順序的


我們都知道:健康是一,後面都是零。


這句話,我們都知道,這就是順序。


什麼順序?


做事情的順序呀。


如果沒有了健康,沒有了身體,後面的所有的事情,都跟你無關了。


這個能不能理解?


為什麼我總是會寫一些認知方面的東西,你們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可能有很多人說:我缺的就是矯正口吃的方法和路徑。


那麼,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即使把我的方法都教給你,你也學不會。不是方法很難,方法很簡單,我用一天時間就能給你講透。


但是,你做不到,你掌握不了。


為什麼?


因為,你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方法之前的認知。對改變的認知、矯正口吃的認知。其中,矯正口吃的認知又包括很多個認知。付出的認知、過程的認知、學習和融合的認知的等等。


而這些,都是需要去學習的。


所以,我們先有認知,再有行動,再有結果。


沒有認知,我給你認知;行動,你自己給。結果,是老天爺從你我做的事情中給的。


成功,是有順序的,沒有所謂的一步到位,我知道你很想矯正口吃,但是,你不符合標準,沒事,慢慢來。


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教和給、練習、融合。






如果,你有口吃;如果,口吃給你帶來了影響;如果,你想要改掉口吃且已做好了付出的準備,可以隨時找我聊聊。

矯正口吃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上周四川衛生健康領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 天天要聞

上周四川衛生健康領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健康周報2025年第17期 總第125期(4月28日—5月4日)1.省衛生健康委醫院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順利召開4月29日下午,省衛生健康委醫院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在成都召開。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醫院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徐斌出席會議並講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冰主持會議。會議指出,要聚焦中央要求,落...
從「田孝坤的尿袋」看醫德與私德 - 天天要聞

從「田孝坤的尿袋」看醫德與私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私德與醫德,從來都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著名婦產科專家田孝坤的最後一台手術,是在自己年逾80且「身上插著尿管、血管造瘺管,掛著尿袋」的情況下做的.當時在手術台上躺著的是一名山區農婦。她因子宮切除手術損傷造成了尿瘺,在當地做過兩次修補手術都沒成功。不想墊著尿片度過餘生的患者,抱著最後一絲...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 天天要聞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人類的壽命更長了,但生活質量也更好了嗎?數據顯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數量眾多,人們的生活質量堪憂。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習慣改變,讓身體年齡比實際更年輕?如何讓提升你的健康壽命,既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好?如何從零開始學做人生的健康規劃,讓你從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 天天要聞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眼睛乾澀、打不起精神,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沒熬夜、也沒喝咖啡,卻總是覺得腦子像糊了一層漿糊——這可不僅僅是「年紀大了」那麼簡單。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虧虛,身體就像缺了一桶「潤滑油」,眼睛乾燥、睡眠難安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 天天要聞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有位朋友跟華子說,他現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壓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劑量或是換成其他降壓藥物,比如氨氯地平呢?華子告訴他,增加劑量或是換藥,都不算最好的選擇,其實可以考慮在替米沙坦的基礎上,增加氨氯地平進行聯用,很可能會出現「1+1>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