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這才是你愛上一個人的根本原因

2022年12月06日22:41:03 心理 1462

人與人之間相遇可能會是偶然的,但兩性間彼此產生好感,相互喜歡,然後發展升級為愛情,從來都不會是盲目的。

換句話說,好感對於雙方來說,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強烈的目的性。

因此哪裡來的命中注定,都是心中利弊下的驅使導致的結局。

比如說像《愛的二八定律》中的秦施和陽華,因為一個謊言,兩人在一次宴會上不期而遇,荒唐的偶遇,另類的「合約」但卻讓兩個相差6歲的男女產生了愛情,那麼我們究竟怎樣才會產生愛情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這才是你愛上一個人的根本原因 - 天天要聞

看到對方,猶如在鏡中看到了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心理可視性」,也被稱為「心理可見性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

和這個人相處時,對方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在對方身上,你能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察覺到自己的另一面。

秦施和陽華看似在截然不同家庭環境下長大,又生活習慣大相徑庭的情況下,但同樣也會出現類似的情緒感受,尤其在工作方面,陽華看著秦施,像極了曾經在職拼殺的自己,因此才會苦口婆心規勸秦施,工作是干不完的,沒有任何工作值得傷害自己的身體。

尤其在秦施問陽華,如果自己不幫這個人對方會代價慘重,而幫對自己又沒什麼好處時應該怎麼選,那一刻陽華的神情其實就非常直觀可以讓人猜想到,他當初在職場受到的挫敗,相信也做過類似的「善舉」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這才是你愛上一個人的根本原因 - 天天要聞

因此,能夠讓人產生這種感覺,首先兩人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似度。

這其中就包括,性格的相似,人品的相似,以及三觀的接近。

當不被大多數異性接受的陽華,遇到不按套路出牌的秦施,兩人卻莫名的有著不可控的吸引力。

言談間的默契,以及無理由的支持與信任,會在尷尬時有人解圍,在欣喜時有人分享,在這種感受之下,不管是年齡,家境又或者是物質間的差距,都難以抵擋兩人產生愛情。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這才是你愛上一個人的根本原因 - 天天要聞

其次,生活習慣以及口味的相似。

最普通的飲食男女,最多接觸就是衣食住行間的互動。

所以生活習慣以及口味的契合程度真的非常重要,是讓彼此產生好感的誘因,也是未來是不是可以長久和諧相處的關鍵。

試想你無辣不歡,他一丁點辣不能沾,他喜歡烤肉,你看到油膩膩的肥肉就反胃,一方面很難相互吸引,就算激情之下,覺得飲食不是問題,可以讓餐桌多一個口味,但時間久了衝突對立的瑣事,都會成為導致生活疲憊感的重要原因,而彼此的感情也會逐漸成為造成自己辛苦的誘因。

相反,彼此相似,甚至一致的人,則會讓自己多一個同伴,也讓日子裡多一些契合與省心。

再比如說,你的生活習慣在大多數人嘴裡都是奇葩,是潔癖,但在一個非常注重生活品質,同樣注重細節標準的人來說,就是無價之寶,也會相互配合,有遇到同類的驚喜,也有省心省力後的輕鬆。

之所以會愛上這個人,是因為好像與遇到了另一個不同性別的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這才是你愛上一個人的根本原因 - 天天要聞

因為沉沒成本

​《小王子》中的王子,之所以熱愛屬於他的那朵玫瑰花,不是因為玫瑰是獨一無二的,而是因為他在玫瑰身上傾注了自己太多的精力和心血。

​所以在不經意的相處中,哪怕最初產生的並不是愛情,隨著交往接觸的增多以及沉沒成本的增加,這份獨一無二的感情也會在心中生根發芽。

當我們在和一個人相處時,點點滴滴的付出,都會成為愛人對方的誘因。

愛上一個人,是遇到了「缺失的自我」

女主秦施比陽華大了整整6歲,但依然不妨礙兩人的愛情讓人感受到幸福和甜蜜。所謂「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說穿了就是內心缺失的一種彌補。

根據相關劇情介紹,陽光的前女友姚遙就是一個叛逆有個性的學渣,而這對於被規矩管束的陽華來說,就是最大的魅力吸引力,因為那份洒脫和我行我素的樣子,是他內心深處一直渴望成為的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小缺少父愛的女性,很容易被老男人,甚至偽裝體貼的渣男欺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讓我們產生愛的,不是對方相同,而是對方身上具備自己缺失且希望成為的自我。

愛永遠不會是偶然,而是價值或缺失滿足下的彌補,才會產生的愛慕。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這才是你愛上一個人的根本原因 - 天天要聞

END

文/感情中轉站

(作者:筱雨,心理諮詢師,專註情感領域),擅長戀愛關係挽回修復,婚姻矛盾分歧,以及原生態家庭導致的心靈創傷療愈。孤獨的人生旅程,傾聽你的委屈和壓力,幫來訪者提升兩性相處的技巧,挽回自己的愛人,經營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成為更幸福的人。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